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治疗实施颅内压监测的分析论文_李卫峰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院区 湖南怀化 4184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治疗实施颅内压监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44例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颅内压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3.61%,出现残疾、植物人以及死亡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距明显(P<0.05)。

治疗前5天,两组患者的肌酐、血浆胱抑素C以及尿素指标相比较,无较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治疗20天后,观察组患者肌酐、血浆胱抑素C以及尿素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有助于掌握患者颅内压变化,快速发现病情,从而开展相对应治疗,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水平。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重度颅脑外伤;急性

急性重度颅脑外伤属于重症急症疾病,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诱发患者出现脑部灌注压与脑血流量低的情况,甚至对肾功能还会产生损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急性重度颅脑外伤可应用甘露醇进行治疗,但是若应用方法不当会诱发急性肾功能损伤等其他重症疾病,患者颅脑损伤后,颅内压数值会发生变化,对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在临床中应用率非常高,可准确的将患者 病理变化反馈出来,从而为医师提供诊断依据,制定正确治疗方案,减少对颅脑损伤[1]。因此,本文就针对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观察其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月-2018年1月 144例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将其划分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72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18至74岁,平均年龄(55.74±1.67)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19至75岁,平均年龄(55.98±1.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距(P<0.05)。

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②无休克以及器官损伤;③肝肾功能正常;④受伤到入院不超过4h;

剔除标准:①肿瘤;②精神系统疾病;③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④瞳孔扩大;⑤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先对两组患者进行止血、降压以及脱水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与生化血气指数。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患者瞳孔、神志以及基本检查结果,开展综合分析后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单独应用脱水剂或者适当应用呋塞米交替应用。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颅内压监测。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是实施颅内压监测,在患者前额中端旁2-3cm处实施开颅手术,通过减压骨窗硬膜下或者脑侧端前角放置感应器,对患者应用5-15d。当 颅内压超过25mmHg时,给予患者甘露醇治疗,当颅内压低于20mmHg时,需调整床头角度,对患者实施脑脊液外引流术;当颅内压超过30mmHg时,对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如果发生继发性出血,血肿量高达40ml,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肌酐、血浆胱抑素C以及尿素指标变化。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是否残疾、植物状态、死亡情况进行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3.61%,出现残疾、植物人以及死亡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距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 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n,%)

3讨论

急性重度颅脑创伤会诱发机体出现功能性障碍,使血管紧张素、肾素大量分泌,诱发肾血管出现痉挛,最终导致神经源性肾功能障碍[2]。颅内压监测可减少急性重度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率,还获得医学研究者的认可。

颅内压监测有着非常理想的辅助治疗效果,通过颅内压监测数据,医师可制定治疗方案,针对颅内压升高的患者立刻实施相关制定从而减少颅内压重度损伤,避免出现其他不良反应。颅内压监测可以客观指导医师应用正确脱水剂剂量,以免过多或者过少应用脱水剂导致对患者肾脏产生损伤[3]。所以,颅内压监测对应用脱水剂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未应用颅内压监测,医师多是根据自身临床经验盲目选择脱水剂剂量,过多应用脱水剂会导致患者出现脱水情况,剂量过小又会出现脱水不足的情况。这不仅是医院资源浪费,更对机体产生一定损伤。

血浆胱抑素C是由很多低分子量构成,属于碱性非糖化蛋白质,也是半血浆氨酸酶抑制剂的一种,有核细胞可以恒定产生[4],可存在各个核细胞体液中。循环中的胱抑素C可有效反应出患者肾小球过滤情况。胱抑素C通过肾小球过滤后会被清除,近曲小管会对其进行吸收,代谢分解之后不会出现在血液里。所以,肾小球滤过可显示血液中胱抑素C的含量,不会因为性别、年龄以及饮食问题产生误差。再对尿素和肌酐进行检查,更可确保检查结果[5]。

综上所述:对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颅内压监测,治疗前5天,两组患者的肌酐、血浆胱抑素C以及尿素指标与未实施颅脑监测,无较大差距;治疗10天、治疗20天后,观察组患者肌酐、血浆胱抑素C以及尿素指标优于未实施颅脑监测;应用颅内压监测患者预后良好率91.67%高于未实施颅脑监测的73.61%,出现残疾、植物人以及死亡例数低于未实施颅脑监测,这充分表明了颅内压监测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对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有助于掌握患者颅内压变化,快速发现病情,从而开展相对应治疗,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曹合利,田恒力,陈世文,等.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2,17:342.

[2]王伟,江普查,俞苏寰,等.持续颅内压监测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控制.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565-566.

[3]李进京,罗光东,曹宴宾,等.中重度颅脑损伤后CT影像特点、颅内压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7):307-310.

[4]陈天宝,甄云,古磊等.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颅内压监测对判断病情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3):10-12.

[5]任力,赵亮,魏子龙,等.颅内压监测下重度颅脑外伤伴双侧瞳孔散大的手术治疗[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59-61.

论文作者:李卫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治疗实施颅内压监测的分析论文_李卫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