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总医院 杨雨晶 138000
【摘要】 目的: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治疗糖调节受损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6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治疗糖调节受损,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对比两组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糖指数:对照组30例,空腹血糖5.73±1.04(mmol/L)、餐后血糖9.12±1.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指数6.9±0.65(%)、治疗有效率18(60.00%),观察组30例,空腹血糖5.53±1.43 mmol/L,餐后血糖 9.03 ±1.9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指数6.85±0.85(%)治疗有效率27(90.00%).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观察组糖调节受损患者治疗后其血糖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压氧治疗糖调节受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关键词】高压氧 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临床上以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为特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持续的高血糖是基本的生化特征。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的前期,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TFG)和糖耐量减低(IGT).高压氧是指超过1 ATA压力的氧气。研究高压氧治疗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疗效,我院将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6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进行研究,以下就是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60例糖调节受损 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进行研究。诊断标准:符合糖调节受损的诊断标准;
(1)空腹血糖受损(TFG):空腹血糖(FPG)6.1-<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PG)<7.8(mmol/L)
(2)糖耐量减低(IGT): 空腹血糖(FPG)<7.0(mmol/L),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PG)》=7.8(mmol/L)- <11.1
对照组糖调节受损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5.21±1.08)岁;合并高血压24例。
观察组糖调节受损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8.04±1.42)岁;合并高血压23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糖调节受损患者,采用常规控制饮食和运动治疗。
观察组糖调节受损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常规治疗压力为2-2.5ATA,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总疗程30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糖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和治疗的总有效率,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糖调节受损患者治疗后的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两组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总有效率用百分率(%)表示,并用t和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糖调节受损病患者之间,对比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效率指标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糖指数:对照组30例,空腹血糖5.73±%1.04(mmol/L)、餐后血糖9.12±1.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指数6.9±0.65(%)、治疗有效率18(60.00%),观察组30例,空腹血糖5.53±1.43 mmol/L,餐后血糖 9.03 ±1.9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指数6.85±0.85(%)治疗有效率27(90.00%)。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有效率(%)
对照组30例5.73±1.04(mmol/L)9.12±1.05(mmol/L) 6.9±0.65(%) 18(60.00%)
观察组30例5.53±1.43 mmol/L 9.03 ±1.92(mmol/L) 6.85±0.85(%) 27(90.00%)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
3 讨论
氧为人体代谢所必须的物质,生命活动中不断摄取氧气,排除二氧化碳。氧气由血液运送到组织后,与酶系统一起参与细胞的生物氧化, 氧气在糖、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有氧代谢的优越性在于能产生最大限度的能量,这些能量先形成高能磷酸基团,高能磷酸基团与而二磷酸腺苷(ADP)结合,形成三磷酸腺苷(AFP),能量储存供细胞生命活动中需要,糖调节受损的病理基础是三大物质代谢异常,因此,高压氧治疗非常必要,不可缺少。
高压氧对糖调节受损的治疗作用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肯定。高压氧治疗糖调节受损的机理如下:
(1)高压氧使血氧含量增加,有氧代谢旺盛,葡萄糖消耗增多,可使高血糖降低。同时无氧硣解受到抑制,乳酸生成减少,酸中毒得以纠正。
(2)高压氧治疗糖调节受损的机理,可能是高压氧抑制了抗胰岛激素(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的作用,增加了S-肽的分泌,使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
(3)高压氧下机体组织氧供充足,ATP生成增多,有助于胰岛功能恢复,使胰岛素分泌增多。
(4)在糖调节受损高危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增多,其与血氧亲和力增强,离解度却降低,因而末梢血管血液的物理溶解氧量下降,导致血氧含量处于血红蛋白高度饱和而物理溶解氧量下降的状态,造成组织缺氧。高压氧下氧分压增高,物理溶解氧量大大的增加,可纠正糖调节受损高危人群组织缺氧状态,也可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因此,高压氧对糖调节受损引起的并发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归有三种:一种发展为糖调节受损;一种仍为糖调节受损状态;一种转为正常。第三种情况使我们所期待的,因此,临床上我们要抓住这一最佳时机,给于糖调节受损高危人群(IFT)(IGT)进行干预,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可延迟或预防糖调节受损的发生,因此高压氧治疗越早越好。
研究发现, 对比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和总有效率;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联合饮食和运动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肖春田主编的高压氧治疗学 2009年6月
论文作者:杨雨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血糖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高压氧论文; 患者论文; 有效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