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开发的思考_柴达木盆地论文

柴达木盆地开发的思考_柴达木盆地论文

开发柴达木盆地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柴达木盆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柴达木盆地简况与开发的历史回顾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部,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宽约350公里,面积25.66万平方公里,是国内海拔最高的封闭型内陆盆地,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洪积平原,多咸水湖和盐土沼泽;盆地中部偏北断续分布着什腾山、缘梁山、锡铁山、牦牛山等山脉。柴达木盆地从边缘至中心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湖沼5个地貌类型,呈环带状分布,形成独特的资源分布特点,发育成各具优势的经济区域。四周边缘山地,生长草原植被,适宜发展畜牧业经济;山前冲击平原,海拔2800至3000米之间,部分地区水土资源和气候条件相对较好,适宜发展绿洲农业;中部谷地平原,盐湖资源极为丰富,可大力开发盐化工业。

柴达木有得天独厚的盐湖资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因为资源丰富,柴达木素有“聚宝盆”之称,所以很早就引起国内外学者浓厚的兴趣。他们以各种名义组织各种各样的考察队、探险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最早进入柴达木地区进行考察活动的是外国学者。俄国探险家H·M·普烈热瓦斯基于1872年开始考察,在5年时间内4次进入柴达木盆地,足迹遍及盆地大部分地区,对柴达木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之后又有匈牙利、印度、英国、瑞典、德国等国家的考察队和探险队先后对柴达木进行了考察。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11年),我国和瑞典共同组成“中瑞科学考察团”深入盆地进行广泛地质调查,掀开了我国对柴达木开发研究的第一面。1938年我国地质学家孙建初独自进入柴达木盆地考察。1944年宋家泰先生撰写并出版了《柴达木盆地》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盆地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社会文化的专著。作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盆地的概况、地形与山水、气候、土壤、植物、农垦、畜牧、宗教、人口、市镇、交通等各方面的情况,得出了一系列至今仍具有科学价值的结论。之后,中华民国政府于1946年和1947年又两次组织考察队进入盆地考察,对盆地西部的地质风貌、民族分布、交通、气候、自然、人文情况以及地质矿产资源等进行了全面考察,收集了有关资料。民国时期柴达木开发只停留在有限的考察阶段,复杂的地理环境,闭塞的交通,恶劣的气候,成为开发的天然障碍,加之当时国家正面临着山河破碎、战事纷繁、国力衰微的局面,难以形成开发的政治经济环境。时代的局限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决定了当时开发柴达木事实上的不可能。

真正将开发柴达木付诸实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新中国的成立,使沉睡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终于苏醒,也使柴达木迎来了黎明。50年代初,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大量的石油资源和产品。1954年3月,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根据民国时期在柴达木发现的石油资源情况,决定进军柴达木开发石油,并于当年6月组织了有苏联专家在内的3个地质勘探队,首次到达盆地西部地区,对盆地的地质及重力进行勘查、详查和细测。经过4个月的野外工作,首战告捷,在茫崖西部发现了18个可能储油构造和9处油苗。从此,柴达木的神秘面纱第一次被揭开。随后,各路大军陆续进入盆地大规模进行地质普查,又有不少可能性储油结构先后被发现。1958年,石油工业大发展、大丰收,已经实现一年普查,二年钻,三年出油,四年炼的目标。各地喜讯不断传来,使柴达木开发达到高潮。地质工作者在普查盆地矿产资源找石油的同时,对盆地铅锌及盐资源进行了全面综合勘探,探明锡铁山铅锌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优。中外专家断言,锡铁山是一座宝山,将成为中国未来的铅都。1952年在无技术、无资金、无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了铅锌的开采。1960年随工业下马而停产。通过几年的考察,初步发现有大大小小盐湖达30多个,面积之大、种类之多实属罕见。人们称盐湖是“大聚宝盆”中的“小聚宝盆”,因而在50年代盆地开发中,盐湖开发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柴达木,瀚海八百里,茫茫戈壁无人烟。开发前是一个“天空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黄羊四处跳,风刮石头跑”的世界。开发几年后这里发生翻了天覆地的变化,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上找到了石油,发现了近60多种矿产资源。办起了工厂,建起了城镇,修筑了道路,开垦了荒地,种植了树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柴达木人用汗水、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是用战天斗地的精神干出来的。成千上万的柴达木向往者,响应党的号召,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柴达木盆地,当时是一卷行李一口锅,高举红旗战沙漠,渴了吃口昆仑雪,饿了啃口青稞馍。老一代柴达木人在人们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下,发扬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历经艰辛,甚至献出宝贵生命,使柴达木开发取得巨大成就。更可贵的是,在开发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集体和个人,可歌可泣,称颂千秋。也正是他们,谱写了时代新曲,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务实,开拓进取”的柴达木精神。

二、40年来柴达木开发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50年代以来的柴达木开发,为柴达木资源大规模的后续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别值得深入研究,以资今后借鉴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开发柴达木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两个文明一起抓。从1950年新中国的科学考察队相继开进柴达木盆地算起,建国后柴达木开发已走了40多年的艰难路程,其中一波三折无不与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密切相关。

从1954年到1959年,柴达木开发成绩卓著、硕果累累。据当时有关资源报道,此间先后共发现了64种矿产。紧随矿产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绿洲农业,成为开发柴达木稳定而有力的后盾。其间交通、建筑、文教、卫生等方面也都发展迅速。即使在58年开始的“大跃进”年代里,尽管柴达木曾一度陷入“突飞猛进”的困惑之中,但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方针激励下,柴达木综合开发还是取得了较大进展。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还没有偏离经济建设。

进入60年代以后,柴达木开发基本陷入“断层”。大批开发大军被撤出盆地,大批开发项目停产“下马”。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柴达木的工农业经济只能是部分在维持50年代开辟的基础上缓慢发展。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偏离了经济建设,而以“阶级斗争为纲”,使柴达木与全国一样遭受到十年灾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柴达木盆地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盆地内外一派繁荣景象,各行各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以盐化工业为龙头的地方工业体系和初具规模的绿洲农业开发体系。同时,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今昔对比,都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柴达木开发40年的历程告诉我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务实、开拓进取是柴达木开发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在发扬“柴达木精神”的同时,还必须记取那些特殊历史时期在极“左”思想指导下造成的“脱离实际,盲目蛮干”、“头脑发热,吹牛浮夸”、“只抓革命,不管生产”等深刻教训,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柴达木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发扬光荣传统,体现时代特色,争取更大成果。如今,大规模开发柴达木盆地资源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几代人的期冀必将梦想成真。

(二)开发柴达木盆地必须与省情相结合。我省基本省情的两大特点是:资源富省和经济穷省。柴达木开发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大规模开发柴达木势在必行,但必须实事求是,讲究科学。以往40余年的柴达木开发史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宝贵经验,提醒我们在开发柴达木矿产资源的同时,要积极充分利用盆地绿洲农业资源,做到优势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并重。

1、发展“绿洲农业”是开发柴达木的物质基础。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其潜在价值约占全省的70%。早在公元前845年左右的诺木洪时期,就有先民在诺木洪、香日德一带进行农牧业生产。但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史却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才开始的。当时,国家对柴达木农业的开发主要有两个目的:近期目标重点解决进入盆地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远期目标是开荒垦地,发展农业,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为大规模建设准备条件”。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家采取了两种经济模式:一是大力鼓励和支持省内外移民,特别是当地农民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二是通过国家投资,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采取兴办劳改农场和青年农场两种方式发展全民所有制的现代农业。经过40多年的垦殖和发展,这里建成了16个绿洲农业粮油产区。到1995年,全区耕地面积达3.75万公顷,粮食产量达19.8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30%,并创造了春小麦每亩单产1013.13公斤的世界纪录。其他林、牧、副、渔业发展较快。为今后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就近提供了农副产品。其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1)立足盆地,开垦土地,发展农业有较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保证,经过数十年的摸索寻找到了“绿洲农业”这条具有柴达木盆地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为柴达木资源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2)在绿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上,积累了大量农业生产经验,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垦殖、生产、经营、管理、基本建设等配套模式,为完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和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条件。但是,在农业开发上也有较多失误,主要有:(1)农业开发没有从根本上纳入全省、国家发展农业的总体战略中,农业政策缺乏一致性和连续性,农业投入不足,规划不够科学,致使农业开发横向比较效益不高,增长较为缓慢。(2)农业开发总体上处于低起点,粗放经营为主,科技投入不足,亦缺乏大农业思想、农、林、牧关系不协调,粮食与多种经营发展严重失衡。(3)没有自觉地把农业开发与资源开发,特别是水利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农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造成了不良后果。

2、尊重客观规律,开发优势资源是柴达木腾飞的必由之路。柴达木已发现的各类矿产有60多种,其中优势资源主要有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50年代第一次大规模开发柴达木,既凭科学务实的作风取得了伟大业绩,又由于缺乏经验,盲目乐观而导致了重大失误。特别是诸如“全党办工业,全民办工业,各级办工业,遍地都开花”这种过激的指导思想和盲目开采、盲目招工等过热的做法是我们应记取的深刻教训。正是在总结经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省提出了今后柴达木资源开发的新思路,充分体现了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做了切合实际的设计:(1)以钾肥为重点,综合开发盐湖资源;(2)以增加储量和扩大生产能力为重点,综合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3)以石棉、铅锌、黄金为重点,开发其他矿产资源。事实上,柴达木的盐湖等优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等特点已决定了其在综合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否真正发挥优势资源的先导作用,还要靠科学的手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开发柴达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柴达木盆地属于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建国后,经过40多年的不断努力,加强森林植被的保护,发展人工植树造林,积极治沙,封山育林,封滩育草,加强经营管理,合理耕作和科学放牧,使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得到日益有效的遏制,加速了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发展,并取得了日益明显的规模效益。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走了一段弯路,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一是随着柴达木人口的剧增和盆地交通、工矿业建设的发展,人们在日益重视农牧业的同时,忽视了环境的作用,使大面积的荒漠原生植被被破坏,或砍伐或燃烧,加之畜牧业生产方式原始,造成草场承载超负荷,使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人为的极度破坏,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草场退化。50~60年代被破坏的草原至今还没有完全得到恢复。二是随着柴达木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工、矿企业的不断增多,城镇规模扩大,人口数量急增,环境污染问题亦相应出现和加剧。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工矿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特别是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在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之后,人们才如梦初醒。从80年代开始,海西州把环保工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1987年9月,分别成立了海西州和格尔木市环境保护监测和环境保护办公室,经过积极努力的工作,不仅积累了一些环境治理和区域污染指标监控的经验,而且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制化、经常化和群众化创造了良好条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柴达木盆地开发要十分注意环境保护。首先要清醒地认识柴达木盆地地形封闭,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受污染即难以消除,要特别加以保护。其次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柴达木资源,使柴达木资源开发逐步步入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以保证柴达木乃至整个青海的可持续发展。

要保证柴达木开发的可持续性,还必须重视人才、教育和科技。从1950年柴达木盆地的新政权诞生之后,政府就把教育放在了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之内。并根据地区特点,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民族教育上。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农村牧区,通过各种方式普及小学教育,提高整个地区的人口素质。随着资源开发的大规模展开,也吸引了不少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涌向盆地,其中不乏各类人才,为献身开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如果当时没有相当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勘探、开发技术,柴达木开发就无从谈起。所以搞好资源开发,人才是关键,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吸引计划势在必行。柴达木开发不能单凭“政治热情”,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故此,必须从长计议抓好教育这个根本,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省上的高度重视,一致认为,中央和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应对青海给予支持。在教育方面,应扩大我省资源开发方面急需人才的招生规模,实行定向培养,并对我省大中专院校专业调整给予资金方面的帮助和业务方面的指导。只有这样,柴达木开发的“第二次创业”才大有希望,“科技兴省”才能落到实处。

三、实现柴达木资源的持续开发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柴达木开发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开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国家在中西部地区优先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实行向西投资倾斜,引导国内外资金向中西部转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旨在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缓解地区发展差距的对策。从国内经济环境看,目前正是我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因而对资源的需求也是极大的,这在以粗放经营或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开发,是全国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之需要。另一方面,从青海实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尽管我省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经济水平低、总量小、贫困面大等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从横向看,我省与发达省区的差距在急剧拉大,甚至与西部省区间的差距也有加大的危机。因此,加快发展已成为摆在我省各民族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加快发展,就必须要发挥优势,而在被称之为“资源富省,经济穷省”的青海,最大优势就是围绕“聚宝盆”而形成的巨大的资源优势。我们可以说,柴达木盆地是振兴青海的战略要地,青海的潜力在柴达木,青海摆脱经济困境的希望也在柴达木。因此,抓住机遇开发柴达木,既是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振兴青海之目标的战略性举措。

资源开发是个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庞杂工程。它是个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科技、信息、管理等因素,从而使潜在的资源变为现实经济成果(输出)的人工开放系统。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从系统角度出发,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以求系统运行取得最佳效果。结合青海实际和前期开发的经验,柴达木资源开发系统的运行至少应注意以下问题:

1、资源开发系统的开放性特点决定该系统的运行不能脱离外部环境,因而在开发过程中不能单凭人的主观热情或愿望,而要充分认识外部环境的制约性。任何系统与外界之间存在边界面,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源开发系统也是如此,而且由于其开放性特点,使其界面不是封闭的而是可以渗透的。资源开发的进展及其结果至少受到政治环境、经济形势、科技状况、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所以,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尽管人的主观热情不可缺少,但决不能凭热情而盲目开发,更不能象前期开发那样靠政治热情搞群众运动式的开发,不顾客观条件而盲目进行的行为将难以取得成效。因此,在新一轮开发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和谨慎的态度组织开发过程,以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并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2、资源开发系统的综合性特点决定该系统运行的目标是多元的,在开发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经济目标而忽略其他目标。资源开发不象投资办企业主要为利润那么简单,其涉及面极为广泛,所以,对这一系统结果的评价指标不能过于狭隘。这个目标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经济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两个方面。在经济性目标中,既包括总量性目标(如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的增长),同时还包括质量性目标,其中包括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切忌只追求经济总量指标的增长,而忽视经济质量的现象,否则就难免出现象前期开发时那样盲目上项目、缺乏整体规划的现象。资源开发中的社会性目标包括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基础设施的改善、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质量的提高以及就业机会的增多等。从目前现状来看,包括政府组织等在内的各开发主体更多地是关心和重视经济性目标,而对社会性目标重视不足。实际上,从资源开发的终极目的来看,社会性目标的重要性绝不比经济性目标逊色。这些目标既是构成资源开发目标体系的内在要素,是衡量资源开发结果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保证资源开发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使资源开发系统得以不断优化的重要条件。

3、资源开发的综合性特点决定该系统的运行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源开发活动首先受到市场因素的控制。这就要求资源开发活动必须面向市场,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轻视来自政府等决策系统的宏观干预和调节。这是资源开发系统的多种目标得以兼顾的重要保证,也是系统本身得以不断调整与完善的重要前提。政府行为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资源开发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动员各种资源投向开发领域;通过提供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为资源开发提供必要的服务;通过宏观协调,规划实施产业政策、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保护民族文化等。从国内外大量实践经验看,发挥政府的必要干预功能是资源开发系统得以正常运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在坚持系统观点的同时,柴达木资源开发还应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人类的发展观,是随着对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的加深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迫于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而提出的发展观。其基本内容就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态和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生态发展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内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在柴达木开发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第一、在柴达木开发过程中,首先强调经济的可持续性,这主要是指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也就是说,现时的经济发展不以伤害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从而保障人类发展的长期利益。据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好当代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形成相互适应的良性循环,从而使资源开发既能满足当代人的经济需要,又不致使后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一方面,要使自然资源基础保持在某一水平上,以使后代人不仅能获得与当代人同样的产出,而且通过提高资源利益效率满足他们更高程度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摒弃只顾眼前利益而进行掠夺式开发的短视思路,开发中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把资源视为今人和后人的共同财富。当然,我们并不就此否定目前开发利用柴达木资源的紧迫性。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国家、地方政府与资源分布地民众三者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说,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分配上,它们之间存在矛盾。这里,我们首先强调资源开发要符合国家整体利益,坚决反对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同时,还要考虑到青海和柴达木地区的特殊性。国家和政府在组织实施开发项目时,必须高度重视对当地民众利益的照顾。包括柴达木地区在内的整个青海居住着大量尚未脱贫致富的少数民族人口,资源开发对他们来讲无疑是个绝好的发展机遇。引导当地民众参与资源开发进程,既可使这些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而缺乏发展时机的少数民族人口走上致富之路,而且还利于开发进程得到民众的支持,促进社会稳定,增强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力,最终可使资源开发活动得到顺利进行。单纯从外界注入大量人力进行集中开发,势必加大盆地内的人口压力、生态压力和经济压力,使开发活动成为一种热火朝天的运动,最终将难以形成持续开发的态势。这正是前期开发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之一。

第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以生态的可持续性为基础。现代经济社会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巨大开放系统,任何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都要以外界环境为客体,所以,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柴达木地区从事资源开发活动,并欲使资源开发得以持续,就必须更加重视生态问题。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杜绝粗放、单纯消耗型的资源开发模式和由此而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柴达木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使柴达木资源开发步入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以保证柴达木乃至整个青海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又必须以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根本目的。所谓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指这种发展既能保障当今社会各因素的全面协调发展,又能为未来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基本条件。这是一种长期促进社会公正、文明、健康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社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公正的实现。为此,在安排开发项目时,必须高度重视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以及其它社会事业的建设,并在分配、就业等方面强调公平,从而带动柴达木地区乃至整个青海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综上所述,青海是资源型省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为实施资源开发战略、建立资源型经济提供了前提条件。特别是柴达木盆地是我省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依据1995年10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柴达木资源开发研讨会的精神和全省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柴达木大规模开发的新阶段已经到来。在柴达木开发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我们对50年代以来柴达木前期开发进行反思,无疑对今后开发是有指导性价值的。

标签:;  ;  ;  ;  ;  

柴达木盆地开发的思考_柴达木盆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