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血管加压素;心肺复苏;应用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CR
心肺复苏术为临床抢救危重病患的主要手段,通过心肺复苏术恢复患者心肺功能,避免缺血缺氧造成其大脑缺氧死亡[[1.2]。不过,临床应用常规中心肺复苏术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较长,长时间缺血缺氧情况未得到有效改善,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且患者存活率未达理想水平,相关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完善。随近年来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研究指出在常规心肺复苏术基础之上,应用血管加压素进行心肺复苏可取得较好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通过82例病患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探究应用血管加压素治疗心肺复苏患者临床效果,详细内容见下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本院2017.6-2018.11实施心肺复苏的危重病患82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与血管加压素组,常规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平均59.68±5.17岁,血管加压素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平均58.97±5.04岁,两组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对比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肾上腺素、气管插管通气、心电图检测等常规心肺复苏术治疗。
血管加压素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管加压素(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04)治疗,20U/次,每隔5min施药一次。
1.3 观察指标
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血管加压素组与常规组存活率对照
血管加压素组存活率为51.2%(21例),常规组存活率为31.7%(13例)。血管加压素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x2=7.834,P=0.005;x2=36.407,P=0.001)。
2.2 血管加压素组与常规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对照
血管加压素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8.69±1.25min,常规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16.25±3.25min,血管加压素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t=14.086,P=0.001)。
3.讨论
心肺复苏术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呼吸衰竭等病患的抢救中,通过心肺复苏术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循环及血液循环,以避免长期缺血缺氧导致死亡发生[3]。
临床心肺复苏术主要利用身上腺素恢复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其属于α、β受体兴奋剂,兴奋α受体可促使患者外周血管收缩,继而提高其主动脉舒张压,兴奋β受体可提高患者心肌收缩力,继而使其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经多年应用,已成为心肺复苏术中最常使用的药剂。
为提高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相关研究指出在常规心肺复苏术基础上使用血管加压素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存活率,且已有部分研究证明在心肺复苏中应用血管加压素可取得较好应用效果。血管加压素主要通过提高患者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机体水的吸收,以调节尿液的浓缩或稀释,起到利尿作用,临床常用于尿崩症患者的治疗中,而用于心肺复苏中,其主要通过兴奋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促使ADH释放,继而对患者的血管及内脏平滑肌产生加压作用,提高其心脏收缩、泵血功能,进一步恢复患者自主循环能力。相关研究提示血管加压素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本次研究中血管加压素组较常规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更短、存活率更高,且2项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应用效果较佳,不过本次研究样本例数较少,偶发因素无法充分排除,需从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补充例数。
综上所述,血管加压素应用于心肺复苏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提高存活率,具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汤天军, 吴军, 黄忠荣,等. 纳洛酮、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对复苏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5(12):1453-1456.
[2]任洁, 刘成军. 血管加压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8, 25(3):186-189.
[3]吕颖, 李渊. 感染性休克应用小剂量血管加压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 4(3):233-239.
[4]张浩华.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 26(07):17-21.
论文作者:胡浩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血管论文; 心肺论文; 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存活率论文; 自主论文; 病患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