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进行造价管理的主要形式,普遍得到人们的认可。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建设设计中运用该造价管理模式相对普通的设计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所以在设计阶段运用造价管理模式应该重视方案设计、计算周期造价及设计软件的开发上,使该造价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建筑设计;应用
1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
1.1必要性分析。
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不是简单的将建设成本、采购费用、人工成本等进行累加,而是要运行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建筑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进行融合并深入分析,才能进行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具体就是结合经济学的原理、应用数据建模工具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预测来进行全面的管理。一般来讲,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运维过程中以及后期报废阶段的总的成本最低。针对建筑设计,应用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能够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从而提升整个建筑设计方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重要意义。
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能够提升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摆脱了由设计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手工成本数据计算和分析的状况,而实现利用现代的计算机建模技术,充分参考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外部条件、经济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经济、高效的方案设计和材料选型。另一方面,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能够充分考虑到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或处理手段所需要的成本,促使施工人员主动选用节能材料、环保材料,提升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水平。因此能够实现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等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2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建筑设计流程分析
2.1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建筑设计流程
在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建筑设计主要包括方案规划、初步设计及图纸制作。这几个过程的执行设计人员要紧紧围绕业主单位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有效的数据为支撑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流程图中的每个阶段的方案设计、分析及确定都是基于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完成。估算设计概算是否超出为基本原则。传统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从工程决策到竣工为止,进行合理的造价确定和控制,造价的最高限额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为主,后期的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都不得突破设计概算。以决策和设计阶段为核心的造价管理,使得设计过程的造价控制特别重要。
2.2进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建筑设计不足之处
从设计的理念来看,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的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就是要进行建设成本的合理控制,对运营维护的相关成本控制可能不太重视。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来进行设计规划,对设计人员进行建筑设计的成本规划和运营成本规划都有一定的严格要求。在管理模式上,建筑设计阶段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世界管理模式没有很好的衔接。传统的定额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使得建筑造价管理中的建设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的管理导致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设计阶段以事后和静态成本控制为主,无法借助信息系统进行造价人员准确信息的提供,所以无法与国际模式进行良好的衔接。从设计流程来看,在进行建筑的三个阶段设计中,只是一味的强调施工监理,而缺乏对设计阶段的监理,这与国际上的设计监理原则不符。且设计的三个阶段没有涵盖运营维护设计,这就导致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比较粗放,严重的可能带来资金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造价管理应用的优点
根据经济学角度考虑,把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可指导设计人员的设计,使其综合考虑项目的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使更加科学的选择项目,更全面考虑的设计方案,在项目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使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降低。从保护环境的方面考虑,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应综合考虑社会和环境成本的控制和计算,使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优先考虑节能、环保的材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项目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3.2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设计
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在单个设备必选和整个建筑物设计方案优选过程中运用此理论,可以使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得到规避,如不用考虑运维阶段的成本。把当前的设计流程作为管理的基础,并结合该理论对设计流程实施再造设计。该设计流程包括方案、初步及施工图等三个设计阶段。其中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流程为:
(1)方案设计阶段。综合考虑建筑选址、选材、类型、设备等内容,为了使建筑更加可靠,应该在维修设计阶段重视防尘防震措施的制定。在设计应该考虑其节能的作用,使其动力成本降低。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应该选择便于后期维护的设备或材料,使项目后期维护的成本尽可能降低;应该合理的加入混合型方案的设计,以选择方案竞赛的途径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案。
(2)计算全生命周期的造价。完成方案的设计之后,应对每个方案全生命周期造价进行合理的计算,在此过程中不仅需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成本,还应该考虑其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计算全生命周期的造价主要包括:①确定计算的参数,包括基期、生命周期、折现率等。基期指的是全生命周期造价计算的建设期和起始期;生命周期又分为建设期和运营维护期;②确定各项成本发生的成本和时间大小,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组成内容包括建设阶段的造价和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尤其是需要提前预算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并明确每项成本发生的时间,否则不能折现;③根据相应的公式把所有的成本折现,汇总所有折现完的成本,得出各方案的全生命周期造价。
(3)设计方案的优选与优化。全生命周期造价方案计算出以后,按照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确定生命周期造价最小化的的原则优选各方案的造价结果,至少选出三个候选方案。候选方案确定之后,根据相关原则和流程对待选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主要做法:①详细分析组成的待选方案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确定优化对象为择出成本比重最大;②使用国产的材料和设备,降低维护成本;降低维修频率或替换材料,使运营成本减少;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可以减少具体应用阶段的成本的消耗。
(4)设计方案的优化评价。完成设计方案的优化以后,再次对完成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方案进行优化,选择较低造价的方案为最优设计方案。优选方案时没有实施优化过程的最低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方案不能作为最优方案使用。如三个没有经过优化的设计方案A、B、C,相比之下A方案具有最低的全生命周期造价,但是方案C经过优化之后,可能会拥有比A方案还低的全生命周期造价。
结束语
整个建筑工程都贯穿着工程造价控制,因此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显得非常重要。设计人员在以往建筑设计中的造价控制并没有综合考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没有全面的分析建设工程的成本,更没有测算运营维护阶段的成本,并且也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供设计软件发挥作用,对建筑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建筑设计中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应用,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建瓯,张俊丽.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6,37(02):51-54.
[2]翟颖.建筑设计中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应用实践微探[J].门窗,2016(09):150.
[3]杜群忠.建筑设计中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措施[J].建筑与预算,2016(09):20-23.
论文作者:张树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生命周期论文; 造价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成本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方案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