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石门 4153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给予系统饮食管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其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8月收治的92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46例):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46例):选择系统饮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最终就两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腹痛缓解时间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腹痛缓解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临床医师选择系统饮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护理,在降低VAS疼痛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减少腹痛缓解时间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情康复。
关键词:系统饮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
患儿在患有过敏性紫癜疾病后,过敏源主要集中于食物、花粉与药物等方面,并且对于存在过敏体质以及春秋交替季节,患有过敏性紫癜的疾病概率呈现出显著增加[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方法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护理,以此说明系统饮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8月收治的92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6例):男23例,女23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岁~13岁,平均年龄为(7.49±2.15)岁;病程分布范围为2周~4周,平均病程为(3.59±0.25)周;观察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岁~15岁,平均年龄为(7.52±2.19)岁;病程分布范围为3周~5周,平均病程为(3.62±0.29)周;此次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对于知情同意书,所有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以及家属均完成签署;对两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研究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选择系统饮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
1.2.1 对患儿给予基础护理干预
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在进入医院后,需要依据医嘱,护理人员合理选择对应药物对其展开治疗,并且就其病情改善情况认真监测,禁止对皮肤进行搔抓,此外需要积极展开宣传教育工作,禁止患儿同过敏源相接触,对于医护人员的系列工作,鼓励患儿家属可以积极配合[2]。
1.2.2 对患儿给予皮肤护理干预
因为诸多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年龄较小,表现出较弱的自控能力,所以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将患儿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加强,禁止患儿对紫癜皮肤进行触碰以及抓挠,避免呈现出皮肤破损的现象。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对紫癜皮肤进行认真清洁,以对其干燥清洁做出保证。如果患儿表现出创口现象,需要立即展开消毒,防止呈现出感染的现象[3]。
1.2.3 对患儿给予病房管理干预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求患儿需要长时间保持卧床休息,并且积极做好病房环境管理工作,并且对病房进行装饰,以将病房温馨感显著提升[4]。
1.2.4 对患儿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诸多患儿在患有过敏性紫癜疾病后,表现出的心理负担以及恐慌感较为严重,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及心理疏导工作,此外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避免因为其不良情绪导致患儿呈现出负面情绪的现象[5]。
1.2.5 对患儿给予出院指导干预
因为诸多原因共同作用导致患儿呈现出过敏现象,并且外界环境会对患儿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就过敏源防护方法对患儿家属加以指导。在患儿准备出院前,护理人员协助其家属完成出院手续办理,就系列注意事项进行叮嘱,将患儿户外活动合理加强,以将抵抗能力充分加强。
对于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同对照组过敏性紫癜患儿保持一致;此外,对患儿给予系统饮食管理干预: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而言,诸多属于过敏体质,对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将食物过敏源充分杜绝,对于牛奶、海鲜以及鸡蛋系列高蛋白食物禁止患儿食用,此外为了对患儿的营养均衡做出保证,需要合理做好均衡营养膳食工作。对于富含维C的蔬菜以及水果,需要将进食量合理增加,以对患儿的血管进行充分保护,将其韧性显著增加,将患儿皮肤出血点显著减少。此外,对于辛辣、刺激以及难消化食物,禁止患儿进食,避免因为胃黏膜刺激而呈现出出血症状。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腹痛缓解时间。
1.4 判断标准
1.4.1 VAS评分
对于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疼痛程度,选择VAS评分方法完成,最终获得分数同患儿疼痛程度表现为正比。
1.4.2 护理满意度评分
对于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选择自制问卷评分方法完成。十分满意:结果>90分;满意:70分≤结果≤90分;不满意:结果<7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腹痛缓解时间)组间比较以?x±s形式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同对照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腹痛缓解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见表1。
3.讨论
过敏性紫癜作为一种全身性血管疾病,疾病症状主要体现为在患者臀部以及上下肢表现出紫癜症状,此外往往合并表现出关节疼痛症状以及肠胃不适症状。临床治疗期间,主要集中于抗感染、止血以及镇痛等方面。在此期间,通过有效护理,对于不良情绪以及心理的缓解,患儿对于临床医师治疗配合积极性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此外,通过讲解系列注意事项以及营造温馨住院环境,对于患儿病情康复可以做出充分保证。
综上所述,临床选择系统饮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护理,在降低VAS疼痛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减少腹痛缓解时间方面获得理想效果,充分证明系统饮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田立东.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5):515-516.
[2]姚淑一.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3):244-245.
[3]邓玉秀.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3):104-106.
[4]卢贤红.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08):120-122.
[5]于海微,李丹,苏德春.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1):367-368.
论文作者:皮淑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紫癜论文; 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评分论文; 时间论文; 满意度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