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金针度与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针论文,要把论文,与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一次校级公开教学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了一节《细节描写——细化动作》的作文指导课。这节课是针对学生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作中以叙代描导致描写不够具体的问题进行指导。执教者眼光敏锐,选点较为独到,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具体,教学的程序设计基本到位。但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筛选不够精确,教学环节的安排不够合理,方法的指导不够具体,致使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不显明,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者为本节课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及作用,二是学习细化动作的方法,三是能够运用细化动作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课堂教学的重心在后两个“目标”上。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教者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检查预习。检查学生对课前所发的“预习案”中对“细节描写的内涵及作用”的阐释性文字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让学生明白“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语)的道理,是谓“开宗明义”。
2.问题探讨。教师出示学生两个作文片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探讨,这是较为常见的“演绎”式教学,即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从一般到个别,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3.方法探讨。这是本节课的核心部分,师生共同探讨了四种方法: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变化角度,增加层次;类比联想,添其内涵。为了使“指导”更有说服力,教者分别例举了朱自清的《背影》和丰子恺的《吃瓜子》片段,通过对两个精彩文段的赏析,由学生归纳出写好动作细节的基本方法。
4.大显身手。练习写两个片段:先让学生模仿丰子恺的笔法,运用细化动作的方法描写上课时偷吃瓜子的情景;然后又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描写“起床晚了快要迟到的情景”。
最后,教师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在写作指导课中如何增强“指导性”,这节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讨的样本。下面谈谈笔者观后的一些想法。
一、内容选择的精当是“指导”的前提
根据教者所设计的课题,教学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什么是细化动作”“如何细化动作”而展开,但教者却又安排了“细节描写的内涵及作用”的知识介绍,让学生一般性地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有哪些,这与教学的重点有较大距离;加上解说内容比较笼统而抽象,学生没有形成新的认识,印象也不深刻。
在“问题探讨”教学环节,教师出示了两则作文片段(如下),让学生分析文段中存在的问题。
1.爸爸嘱咐我要认真学习,注意保暖……他说完后,就转身而去,当我看着他那背影时,眼泪开始不争气地流了下来。——《难忘那背影》
2.我的同桌是个“小馋猫”,记得有一次语文课上,他又在下面偷偷地吃瓜子,结果被老师发现了。——《我的同桌》
教者启发引导学生分析的是“不注重细节描写”的问题如:有没有细节描写,描写得是否准确、生动等,而没有直击问题的本质——动作没有细化。
在“方法探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了“细节描写”的四种方法,其中不乏智慧的光芒,如“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师:要使“过程”得到延长,有一个方法叫“延长时间”。我们来看《水浒传》中写“武松打虎”的起始阶段。(投影出示)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师:施耐庵写了老虎的几个动作?
生:“扑”,“搭”,“掀”,“剪”,“吼”,“倒竖”尾巴。
师:写武松呢?
生:连用了三个“闪”。
师:这两者的动作具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多个连续动作。
生:这两者的多个动作,几乎在一瞬之间,一气呵成,却又写得先后相承,错落有致,过程清晰。
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生:这实际上类似于电影中的“慢镜头”,作者分别从老虎和武松两个方面,把一个短暂时间内发生的事情适度“拉长”了,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让读者为武松捏了一把汗。
师生的这段对话很精彩,学生对如何“细化动作”也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但是接下来的师生研讨,却将“细节描写”与“细化动作”混淆,将探讨“细化动作”的一些方法,偷换成了探讨“细节描写”的方法。就人物描写方法而言,“细节描写”涉及的方面很多,“细化动作”只关乎“细节描写”中的“动作描写”。而师生共同归纳出的另外三个方法“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变化角度,增加层次;类比联想,添其内涵”都不是“细化动作”的具体方法。
“教什么”永远是我们的第一选择,“教什么”的问题得不到明确,课堂教学就只能是盲人骑瞎马,胡冲乱撞;“教什么”的问题得不到集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枝节横生,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二、环节安排的合理是“指导”的基础
教者为这节课安排的四个教学环节,粗略来看还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但在具体操作上却有不少欠缺之处。
在“检查预习”环节,教者检查了学生对“预习案”中介绍的“细节描写的内涵及作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而言,写作指导课的预习,应该是让学生去自我阅读与发现作文中(自己的或他人的)所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指出其形成的原因。这叫“有备而来”,“打有准备之仗”。如果预习只停留在对知识的一般了解与掌握上,那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关系就仍然很隔膜,因为预习作为一种前置性学习,其主要任务是为课堂学习“服务”的。
在“问题探讨”(正确表述应为“问题分析”)环节,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得出“不注重细节描写”的结论,而问题到底出在何处并没有作具体分析。这一阶段应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师生共同探讨以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
在“方法探讨”环节,多数情况是教师讲解一些“常规”方法,而对如何才能“细化动作”缺乏有效指导。比如:教师出示了朱自清《背影》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比较其中的优劣:
原稿: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修改稿: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生:原稿中只是笼统地说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但怎么“艰难”却没有描写出来。
生:修改稿中朱自清先生写父亲“蹒跚”“慢慢探身下去”,“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加进了许多动作描写,增强了父亲“穿过铁道”的“艰难”程度。
师:你们说得很好,经典的作品就是这样的通过细节描写,写出了人物的形貌。
这里教师却没有因势利导,抓住这一契机,启发与引导学生去揣摩对动作进行“细化”的方法,体会经典作品中对动作描写的高超艺术,以给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其实,教师只需略加点拨就可以了:
师:这是“细化动作”的一种方法,叫做“分解动作”。朱自清对父亲下月台、上月台的动作进行了分解,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分解动作,其实是一种动作图解,如初学太极拳的人,必须了解动作的套路、动作的一招一式;这也是优秀武打片中打斗场面显得“好看”、能够吸引观众的一个原因。
在“大显身手”环节,教师安排学生运用细化动作的方法写作两个片段。因为学生对如何“细化动作”的认识仍然很模糊,所以写出来的片段还是老问题——以叙代描,即使有一些动作描写,但显得很俗套而缺乏鲜明的个性。最大的问题是教师要求学生统一写“上课时偷吃瓜子的情景”,一是不少学生缺乏这样的生活经验(自己有过的或观察到他人的),二是在进行“方法探讨”时,师生已共同欣赏过丰子恺的《吃瓜子》片段,再安排学生写同样的片段(尽管作家所写的不是“偷吃”的场景),既容易雷同,也不利于对学生写作自信心的培养(学生怎么写也不可能写到作家的那个水平)。
还有,由于课堂上学生只是口头交流所写的片段,师生没能进行充分的讨论,所发现的问题也较为笼统,学生并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认识,有的认识还停留在初始水平上。这致使接下来的“作业布置”仍然不会落到实处,只会是原有水平的一种反复呈现。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是教学内容一一得以落实、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保证,更是教学目标能够有效达成的主要途径。紧密有序,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逐渐提高,应该作为教学环节设计的正常追求。
三、具体方法传授是“指导”的关键
如何“细化动作”,学生提供的方法是“延长过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需要具体、深入的教学内容不能一带而过,语焉不详。其实,所谓的“过程”是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变化所经过的程序,要使人物动作得到“细化”,除了“延长时间”与“分解动作”之外,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下列方法:
1.多棱视角。丰子恺在《吃瓜子》(《中国现代十家幽默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一文中写女人们、小姐们咬瓜子,采用的是“多棱视角”的方式,多角度地去写她们的动作,堪称绝笔:
从人的身体部位(器官)看,丰子恺写女人们、小姐们的手、门牙、头、嘴巴。从不同部位的动作看,他又写了她们的手如何“摘住”瓜子、“塞在门牙中间”、“转”动瓜子,写她们门牙“咬”瓜子、“拨开”瓜子的“两瓣壳”,写她们的头“微微地一侧”,写她们的嘴巴如何“吃”瓜子。可谓栩栩如生,形象生动。这种“多棱视角”的描写方法,说白了就是对某些动作要领的具体描述。
2.曲折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对人物描写的笔法要有变化,有曲折,有波澜。
这两处的细节描写很有意思。一是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一处缓慢,一处快速;一处悠闲,一处匆忙;一处轻松,一处紧张。二是具有准确的表现力:一处怅然若失,心有所系;一处情形危急,沉着镇定。作家孙犁准确地描写出了不同情景之下人物的动作。
这种变化,有时表现为常态下的“非常”,在他人为一般的景象,作家有时却写出了不同。如《祝福》中鲁迅写沦为乞丐的祥林嫂:
对于一个乞丐而言,讨饭碗和打狗棍是必备的两项工具,但鲁迅却没有写它们的一般作用。讨饭碗之“破”且“空”,说明她已连一个乞丐也不如了;打狗棍之“长”说明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一个“拄”字形象地告诉读者它已成了祥林嫂孱弱身体的支撑,至于其下端的“开裂”,说明这种状况已有很久了,暗示祥林嫂将不久离世!这里的一只破碗、一根竹竿,是祥林嫂人生遭际的形象反映,是她悲剧命运的生动再现。鲁迅先生运用“点染”的方法,对人物的悲惨景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这样的描写,是非常独特的。
3.丰富内容。细节虽是生活的细部,但其中却蕴藏着生活的秘密。笔下有细节,心中就要有生活,要折射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就要丰富动作描写的内容。如施耐庵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描写鲁达的三拳: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作家施耐庵可谓曲尽三拳之妙。拳打镇关西不是劈头盖脸乱打,而是由轻到重,由易到难,这与生活中会打架的人的动作几乎一致,有选择,有步骤,有节奏。作家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经验,对三拳的效果,全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写去:打鼻子,写嗅觉;打眼睛,写视觉;打太阳穴,写听觉。油酱铺、彩帛铺、水陆道场,比喻形象,生活感强;既有联想,又有想象;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三拳既各有分工,又贯通一气;既各尽其妙,又酣畅淋漓。不仅刻画了鲁达的神勇,也使读者拍手称快,为作者对英雄鲁达热情赞颂的情绪所感染。
当然,“延长过程”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闪回”艺术,改变叙述顺序,变换叙述人称,变化叙述视角等,此不赘述。
本节课在课堂小结时,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作如下说明: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不仅能够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作用,而且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等的描绘中也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它将人物、事物、景物的情状生动、形象、鲜明、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当然,由于它着重描写生活中最为细微的一面,所以,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就较少了,这也许是这种写法的“不足”吧。
作文指导课的核心是“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最大帮助也就是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懂得积累,运用想象,准确表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某种“道”是很重要的,但要鲜明、准确、生动地把“道”的内容表达出来,将“道”的要求体现出来,不能离开“术”的具体演绎与准确把握,而教师的金针度人之功往往就在其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