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的关联性论文_欧树荣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的关联性论文_欧树荣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东沙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提出是着眼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实践能力培养与发挥这一方面而提出的。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们需要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地培养自己的语文情愫,语文素养以及语文的实践能力。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其中就是为了着重培养学生们的语文实践能力。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引进了“研学后教”这一新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本文就是主要探讨一下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的关联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教学;“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关联性

1“研学后教”的概念

“研学后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是主要形式。教师将注意力分散到了“研学”这一部分,也就是说教师们会以《研学案》为依据,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研学后教”的理论基础包括现代教育心理学、哲学和问题学等,这些理论的发展与成熟也是促进“研学后教”这一教学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

“研学后教”是多种成功教学模式的合理内核,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目的也能促进学生们的多元化发展、提高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2观念要素的关联性

在教育方面的“观念”包括课程内涵、课程价值以及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在教育观念要素这个方面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本文主要从课程理念以及课程价值两个方面来介绍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之间的关联性。

2.1基于课程理念的关联性

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学科教学的特征。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在课程理念方面有很大的关联性。

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被运用到,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一般情况下,学生们以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要目的,并在教师们安排和指导下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活动之中,学生会成为课堂的主体,综合实践课程就成为“学生的课程”,教师们主要是指导学生们解决活动中普遍性的问题以及生成性问题。在“研学后教”的新模式课堂教育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自主解决“研学问题”,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时间留给学生的教学改革原则。学生们无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还是在“研学后教”的课堂上都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模式,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与“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在课程理念方面的关联性。

2.2基于课程价值的关联性

在“研学后教”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其中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堂模式中都是将学生们推到课堂的舞台上。一些只有在大学活动课堂中所能遇到的活动形式,如“选择研究课题”、“设计活动研究方案”等都会被运用到小学的语文课堂中。这也就表明教师们要成为课堂的幕后策划者,学生们需要成为课堂的主要承担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则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会逐渐养成终身学习的优良习惯。

3操作要素的关联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课程按照课程活动过程可以分为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以及交流活动。

3.1基于问题的关联性

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都需要以“问题”作为引导,这一特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和“研学后教”课堂共同拥有的。但是,在“问题”的核心上有一定的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的“问题”属于社会问题范畴,涉及较广;“研学后教”课堂是有一定的针对性,在本文就是主要是指小学语文方面的问题。

3.2基于学案的关联性

研学导航、研学问题、研学联系以及研学拓展是研学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在这个方面而言,综合性实践活动研学案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研学案的结构大体一致。

学案的组成部分是很符合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以及“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体现在学案结构设计符合学生们探索学习新事物的一般规律。例如,在学案的研学导航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模式都是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划;在学案的研学问题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模式通常都是设置有一定要求的学习问题,这些问题才是课堂接下来教学的推动力;在学案的研学测试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模式都是强调学习或者是实践任务的完成;在学案的研学拓展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模式都是鼓励学生进行继续地探讨和学习。

3.3基于评价的关联性

在小学教学的传统模式中,笔试考核就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自身能力的检查,但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下,教学就主要以学生们的能力发展为评价指标。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指标一般是指教学目标是否完整,是否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重难点突出,是否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新颖,是否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学效果是否符合学生们均能发展的标准。在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中,标准更加偏向于学生们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程度。这些能力具体分下来主要就是实践能力(设计与规划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与分析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结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小学“研学后教”教学模式课堂的系统构成要素有很大的关联性,两者在“操作要素”以及“观念要素”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这些相互联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小学高质量教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姬娜.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浅谈[J].才智,2018(01):114.

[2]刘焕金.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8(07):22.

[3]孙梦琪.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研究[D].沈阳大学,2017.

[4]丁华英.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的关联性[J].教育导刊,2014(08):72-75.

[5]曾素林. 论实践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欧树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研学后教”的关联性论文_欧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