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形式,诗歌翻译历来被翻译界争论较多。而许渊冲先生对诗歌翻译提出了新的理论、策略与方法,许渊冲教授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自提出以来引起了中国翻译界广泛的讨论并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实践有很大帮助。而目的论这一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为翻译评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目的论的三原则探讨许渊冲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策略与方法,并认为许渊冲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是由翻译目的论决定。
关键词:诗歌翻译;翻译方法;目的论;三原则
1.引言
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在汉语古诗外译方面成就斐然,是中国古典诗歌外译的大家。他的译文韵律丰富,节奏感强,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好评。他将大量的唐诗、宋词、元曲译成英文,并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由“三美、三化、三知”论,创优竞赛论,译诗观构成的翻译思想体系。本文将从目的论视角探究许渊冲教授的翻译思想。目的论把翻译置于人类行为理论的范畴中进行研究,指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与人类其他行为一样,亦有目的,且翻译的目的在翻译开始之前就要确定。
2.许渊冲翻译思想理论概述
许渊冲教授把自己的诗歌翻译理论概括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他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译诗“三美说”,具体来说,美是指“音美、意美、形美”,其中“音美”指的是译文要尽可能的和原文一样有悦耳的韵律,尤其是在诗歌当中;“意美”是说译诗要和原诗一样传达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而所谓“形美”是说译文诗歌要和原文在形式上尽可能的统一。在三美之中,“意美”居于首位,音美次之,形美更次之。也就是说,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和“形美”,努力达到三美齐备。三美的基础是“三似”,即“形似、意似、神似”,指译文除了要在字面和形式上与原文相似,还要在精神和内容上与原文一致。“三美说”是其文学翻译的本体论,尤其适应于诗歌翻译,该理论自提出后,受到译界广泛好评。
“三化”即深化、等化、浅化。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浅化指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而为一等译法;等化指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译法。“三之”理论则来源于孔子说过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即“知之、乐之、好之”。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之中,不但要使读者知道原文讲了什么内容,而且能够让读者喜欢原文并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本人认为,“三似”与“三之”是其翻译的目的论,“三美”是本体论,翻译要能开卷有益,使人知之,翻译也应该怡性悦情,使人乐之,好之。
翻译首先要忠实准确,主要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在可能的情况下也要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其次是要求通顺流畅,符合译文语言的习惯用法;最后还要注重修辞,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许渊冲教授在1981年首次提出要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他认为,在忠实通顺的前提下,是否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是判断译文好坏的标准。他认为中西文化差距较大,各有优势,译文对等未必能取得最佳效果,所以翻译过程中要发挥语言的优势,甚至不妨和原作者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的表达原文的内容。如颠倒词语在汉语中算是短处,那么容许颠倒就可以说是英语诗歌的长处,所以在汉诗英译的时候要注重发挥英诗可以颠倒的优势,要学会扬长避短。对此,翻译界大多持批评和反对的态度,有的学者认为各族语言应为平等,绝无优劣之分,更谈不上竞赛。将两种规律性不同的语言放在一起搞竞赛,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会破坏和削弱原作的审美价值,从而剥夺读者追求异国情调的审美期待。许渊冲教授还认为翻译中存在三种基本态势:优势、劣势和均势。一般来说,原文多占优势,很少占劣势,而译文则占劣势,因此我们应该扭转劣势,争取均势,尽量发挥优势。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发挥创作优势,创造原文内容所有而形式所无的深层含义。本人认为,许渊冲教授的优势竞赛论的精神实质应该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很多在汉语中有的表达在英语当中并没有,很多在英语当中的表达用汉语也很难实现,这种优势如果能被译者很好的加以利用,则可能达到比原文更好的效果。在优势竞赛论中,创造如果运用得当,会在表达原文内容等目的方面得到更好的实现,甚至超过原文。
许渊冲教授至今仍是“诗译英法唯一人”,他提出以诗译诗的观点。他认为诗词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因此许渊冲教授的诗译往往精雕细琢,三美齐备。许渊冲教授诗译的另一特点就是选词精当,准确性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诗人作诗填词是十分讲求精炼准确的,并常常进行“推敲”,而许渊冲教授几乎所有的诗译都韵脚工整,音部整齐,选词精当。
3.翻译目的性分析
根据许渊冲教授的诗歌翻译理论,一方面三化和“发挥译语优势”是方法论,另一方面三似与三之是目的论,三美是本体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最高级的善就是美 , 最高级的乐趣就是美的创造。求美显然也成为许渊冲教授翻译生涯的动力和所追求的境界。正如翻译是有目的性的这一特征,许渊冲教授的翻译理论必然也有其对应的目的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具体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从目的论这一新视角来研究许渊冲教授的诗歌翻译无疑为翻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与手段,许渊冲教授的翻译理论又体现了哪种目的性,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汉斯.弗米尔的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以源文为基础的翻译行为,像其他任何行为一样,翻译也受翻译目的的支配。弗米尔认为任何一个翻译活动都有其目的,每一种翻译活动所要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必须要以服从目的为标准。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的实现要在译者、委托人、译语接受者和作者四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时可以不必完全按照拘泥原文的表层结构,而是应该考虑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及交际需求。此外,翻译目的还具有多层次性,翻译行为的一切选择无不有其内在的目的性,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即翻译行为的目的都要受到文本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根据弗米尔,目的论包括三个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及忠实性原则。后来诺德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并将忠实性原则发展为忠诚性原则。在这三个原则之中,目的原则居于首要地位,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从属于目的性原则,即译文在一定程度上要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取决于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即“结果决定方法”。这种目的有三种解释:
(1)译者的基本目的;
(2)译文的交际目的;
(3)特定翻译策略或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因而也可以说目的论是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理论体系。
4.许渊冲翻译中国古诗的目的
早在1984年,在《翻译的艺术》前言中,许渊冲教授就提出“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就是把一部分外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中国文化中来,同时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世界文化中去,使世界文化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光辉灿烂”。有来有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而且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翻译高峰对外国科学技术以及文学的译介相比,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明显滞后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渊冲教授选择了翻译中国古诗,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最大最持久的贡献之,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换句话说,许渊冲教授之所以选择中国古诗是因为他将目标定位在了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的文化成果,从而使得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此外,许渊冲教授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源于他对古诗翻译“三美”“三化”“三之”的追求。为了使译文与原文形似、意似、 神似,从而翻译出具有意美、音美、形美的译文,进而使译文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以便最终达到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为世界文化的辉煌灿烂做出贡献这一目标。
5.结语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许渊冲教授的中国古诗翻译理论与他的翻译目的紧密相连。而他的翻译目的从“三似” 到“三美”到”三之”,再到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有诸多层次的翻译目的体系。可以说,许教授的中国古诗翻译理论与实践之所以与众不同,而且成就斐然,除了其本身“精通汉、英、法语,因受多种语言的熏陶,他对语言的敏感程度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之外,是因为他有明确的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卞建华. 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25-28
[3]林家修.许渊冲翻译理论在《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中的再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20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5]许渊冲.翻译的标准[J].中国翻译,1981,(01):1-4
[6]许渊冲.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02):70-77.
作者简介:苗丹妮(1994年—),女,山东省青岛市人,青岛市崂山区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
论文作者:苗丹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目的论文; 目的论论文; 译文论文; 原文论文; 教授论文; 理论论文; 诗歌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