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干贮条件下冬小麦和夏玉米高效栽培技术_玉米论文

冬小麦—夏玉米贮墒旱作高效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冬小麦论文,高效论文,栽培技术论文,旱作论文,米贮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贮墒旱作指在冬小麦浇足底墒水和夏玉米浇好出苗水的基础上,常年两作生育期内不再灌溉,依靠自然降水和土壤贮水来进行生产的栽培模式。本技术生产指标是在适宜条件下,全年每亩产量实现吨粮(≥1000公斤/亩),水分生产率≥2公斤/立方米,氮肥偏生产率≥40公斤/公斤氮,比当地常规灌溉生产田全年每亩节省灌溉水≥100立方米。

      适宜土壤条件为沙壤、轻壤和中壤土,土地平整。有良好的耕作基础,地力中等或中等以上,一般有机质含量≥1%。全氮≥0.1%,碱解氮≥60毫克/千克,有效磷(

)≥15毫克/千克,有效钾(

)≥100毫克/千克。年降水量≥500毫米。施肥水平为全年每亩施纯氮(N)25~28公斤,有效磷(

)14~16公斤,有效钾(

)14~16公斤,硫酸锌(

)2~3公斤。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一、冬小麦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合当地种植的节水型品种,要求品种具有种子根较多、穗容量大(一般穗容量应≥45万穗/亩)、株高中等、穗型紧凑、灌浆快、耐寒耐旱性强的特征。

      2.种子处理。商品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自留种应精细选种,淘汰碎瘪粒,使籽粒大小均匀。播前晒种,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药剂拌种参照GB/T83212执行。

      3.前茬秸秆还田。前茬玉米收获后立即用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秸秆粉碎两遍,粉碎成碎丝状,长度小于10厘米,均匀散开铺撒于地表,覆盖还田。

      4.浇底墒,保证足墒播种。通过浇底墒水把2米土体土壤贮水量调整到田间持水量的90%左右。一般年份每亩灌水量50立方米,秋季多雨年份灌水量可小于50立方米,秋季少雨年份灌水量应大于50立方米。

      5.施基肥。在秸秆还田基础上尽可能增施有机肥,每亩施用优质有机肥1~2立方米。基施化肥用量为每亩纯氮(N)10~12公斤、有效磷(

)7~9公斤、有效钾(

)6~7公斤、硫酸锌(

)1~1.5公斤。

      6.整地。采用深松加旋耕方法。深松可隔1~2年一次,深度30厘米以上。旋耕每年进行,旋耕2遍,深度15厘米左右,保证作业质量。旋耕后适当耙压。为防土壤害虫和当地主要土传病害,用药剂拌土或拌麦麸,耕前撒施,进行土壤处理。

      7.播期与播量。适当晚播,越冬主茎叶龄4~5.5片叶为适宜的播期范围,冬前积温要求4000℃~5400℃。常年适宜播期为10月8~18日。播量与播期应协调。河北低平原区10月8日播种每亩基本苗要求28万苗(一般种子量约为14公斤),每晚播一天增加基本苗1.5万(种子量约为0.75公斤)。

      8.播种。采用窄行匀播,行距13~15厘米;或采用宽幅沟播,行距20厘米,每行播幅4~8厘米。播前应严格调整好机械和播量,播深一致(播深3~5厘米),下籽均匀,确保播种质量。应先横播地头,再播大田中间。

      9.播后镇压。窄行播种的,播后全面镇压;宽幅播种的,播种行内压轮镇压,形成垄沟。务必保证镇压质量。

      10.冬前管理。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出苗后注意防治土蝗、蟋蟀、灰飞虱,防治麦田阔叶杂草及雀麦草等禾本科杂草。药剂使用参照GB/T8321.3,GB/T8321.4、GB/T83215、GB/8321.6。出苗后禁止麦田放牧。

      11.春管。小麦返青后及时锄划,增温保墒。返青期至拔节期,以防治麦田杂草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以防治吸浆虫,麦蚜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抽穗到灌浆期防治重点是穗蚜、白粉病、锈病。药剂使用参照GB/T8321.3、GB/T8321.4、GB/T83215、GB/T8321.6、GB/T8321.7。分别于起身期、孕穗期和灌浆前中期,叶面喷施0.4%的磷酸二氢钾和0.05%的硫酸锌混合液3~4次,喷液量50公斤/亩。也可将杀虫剂、杀菌剂与上述营养液混用,实施“一喷多防”。

      12.适期收获。完熟初期及时收获,割茬高度不高于15厘米。收割时秸秆粉碎均匀铺田。

      夏玉米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用经国家或省级部门审定的、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抗逆品种,要求株型紧凑、耐密性好、生育期适宜、抗病抗倒,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种子包衣处理,应符合GB/T15671的规定。

      2.播种。冬小麦春季不灌溉,其成熟期比常规灌溉田提早5~7天,夏玉米播期也相应提前,应在冬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方式采用免耕贴茬机播,等行距,行距60厘米。每亩定苗密度为4500~5000株。依此密度,并按品种实测千粒重和发芽率、出苗率计算播种量。为提高植株整齐度需要进行间苗处理的,实际播种密度应比计划密度增加5%~10%。用精粒播种机播种,确保播种质量,要求行直,播深一致(3~5厘米),落粒均匀,覆土严实,覆土深度一致。应控制播种机作业速度≤4千米/小时,防止漏播、跳播和露籽。播后镇压,压碎、压平播种沟上土块。

      3.施肥浇水。种肥每亩施纯氮(N)5~7公斤,有效钾(

)7~9公斤,有效磷(

)6~7公斤,硫酸锌(

)1公斤。随播种同时施入,种子和化肥间距10~15厘米。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亩灌水量40立方米左右。

      4.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苗前,在土壤水分适宜下喷洒封闭型除草剂,可采取化学除草剂同时加入杀虫剂混喷进行虫草兼治;或在玉米出苗后4叶期之前,采用除草剂均匀喷洒行间地面进行除草。除草剂使用按GBB/T83212、GB/T8321.4、GB/T8321.6、GB/T8321.7执行。

      5.间苗、定苗。需要间苗的应在3~5叶期间苗、定苗。定苗应去弱留壮,保证群体内个体整齐。

      6.喷施营养调节剂。在5~6叶展期和11~12叶展期,将化控防倒剂和磷酸二氢钾、硫酸锌混配成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混合液中磷酸二氢钾浓度0.4%,硫酸锌浓度为0.05%。

      7.追穗肥。玉米10叶展到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纯氮(N)7~8公斤,一般距玉米行15~20厘米条施,施肥深度10~15厘米。

      8.病虫害防治。出苗后注意防治二点委夜蛾、地老虎、黏虫、蓟马、灰飞虱等害虫。穗期注意防治叶斑病、茎腐病、玉米螟。花粒期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药剂应用按GB/T8321.6执行。

      9.收获。在玉米苞叶变白,上口松开,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即达到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防止霉变。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

标签:;  ;  ;  ;  ;  ;  ;  

土壤干贮条件下冬小麦和夏玉米高效栽培技术_玉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