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材“找规律”的设计特色与编制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教版论文,教材论文,特色论文,建议论文,找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对“找规律”的内容进行了合理选择和精心设计,除结合相关内容安排一些简单规律的探究之外,还在第二学段有计划地安排了独立的“找规律”单元。这是教材编写的一次尝试和创新,也是苏教版教材的特点之一。探索规律的过程实际上是合情推理的过程。虽然合情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但是在推理过程中,大胆的猜想往往孕伏着发明创造的潜质。让学生在给定的事物中探求发现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突出探究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和发现规律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对数学的兴趣。
一、目标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是一种被动的吸收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存储知识的过程,而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处理新的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小学数学中含有大量的规律、公式和法则,要求学生自主发现、积极探索,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把握数学的精髓。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把探索规律置于一个重要位置,要求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在小学阶段提出了如下具体目标:
1.第一学段目标
具体描述是: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这一学段由于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等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只要求学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以及事物的简单变化规律。通过寻找与发现规律,不仅能逐渐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这些能力,而且对于发展论证推理能力也是有益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可先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再解决稍复杂一些的问题。苏教版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特别是学习加减法、乘法和认数时,教材巧妙地设置了许多找规律的题目,教学时要充分地挖掘其中的探索性素材。如,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练习十第8题:
你能根据每一组数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写吗?
(1)0.1,0.3,0.5,0.7,______,______。
(2)0.1,0.5,0.9,1.3,______,______。
(3)8.1,7.2,6.3,5.4,______,______。
这三组数都成等差数列。要引导学生发现每一组数的公差是多少,再依据规律填写出后面的数。
2.第二学段目标
具体描述是: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与变化趋势。
在找规律的教学中,第二学段提出的“探求规律”与“探求变化趋势”的要求比第一学段“发现”的要求有明显的提高。因为在“发现”阶段,往往规律已经存在,并具有确定性,只需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或类比等推理活动去发现,而在“探求”阶段,规律虽然存在,但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能会“合情”地获得不同的规律。
如,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
1,2,4,______,______。
由于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答案:(1)1,2,4,;(2)1,2,4,……可见,有的规律不是一定的,只要解释合理就是对的。碰到这一类的“找规律”,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在运用合情推理探索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时,有的还可以借助计算器进行。在计算中体会探索规律的必要性。
二、特色解读
1.苏教版教材“找规律”的设计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找规律”主要是寻找数、式、形的变化规律。一方面,苏教版教材在四、五年级以主题单元形式编排“找规律”的内容,把探索规律的教学作为培养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在各个学习领域的教学中,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分散渗透形式穿插编排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从而把发现规律、探索规律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1)主题单元式
四、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该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时加强“找规律”的教学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苏教版教材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单元,具体内容设计如下表:
这些单元内容的编排都注意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获得对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经历规律的再认识,感受规律的应用。
(2)分散渗透式
苏教版教材在具体内容的学习中穿插编排了许多“找规律”的内容,大体上包含以下8个方面:
数列中找规律。这种形式的找规律在低年级出现较多,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找规律了解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感,并培养观察、归纳、推理等能力,为第二学段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与变化趋势做好准备。
图形中找规律。在图形中找规律主要出现在一、二年级中,通过让学生观察简单的不同图形的排列,发现规律。这样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找规律的方法,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
算式中找规律。这一类找规律也在低年级出现较多。通过一组或多组相似的式子,让学生从中发现式子与式子之间有规律性的变化。
运算中找规律。这种形式在二、四、五年级中出现的较多。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不仅有利于培养观察、合情推理和探索发现的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学会简便计算的方法。如,二年级(下册)《乘法》复习的第9题:
计算下面两组题:
①45×9②63×9
450-45630-63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下面各题可以怎样计算?
27×956×99×789×49
画图中找规律。画图中找规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如,四年级(上册)《角的认识和度量》“想想做做”后面的思考题:
学生经过画图和推算,可归纳总结出规律,体验通过实际操作探索规律的过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单元安排了一些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的问题,同时又在四年级(下册)设置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单元,让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在小数计算中,教材也安排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问题。
在实验中寻找变化规律。如,在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用两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看看表面积有没有变化?用3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有什么变化?用4个、5个、6个呢……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规律。
通过找规律学习公式、法则、定律。小学数学中包含大量的公式、法则、定律等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是培养合情推理和论证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发现、探索的过程,从而把发现规律、探索规律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2.苏教版教材“找规律”的设计特点
苏教版教材对“找规律”进行了精心设计,在素材选取、结构安排、呈现方式等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
(1)素材选取生活化
苏教版教材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设计了许多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教材更加生活化、趣味化,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样更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生活化是一种手段,不能忽略甚至丢失数学性。
(2)情境设置趣味化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苏教版教材中很多探索规律的问题是开放性的,如:“你是怎么想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究,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
(3)呈现方式多样化
苏教版教材探索规律的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有表格、图形、漫画、文字等。学生探索规律时需要从题干、表格、人物之间的对话中获取信息,有时信息多余,需要学生去选择;有时信息不足,需要学生设法间接获取。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现实题材—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或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4)知识建构合理化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找规律”的编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主题单元和问题渗透的形式,将之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在规律探索的过程中,总是先从产生“想法”和出现“问题”开始,然后对他们进行思考并加以归纳整理,发现规律,将其逻辑化和一般化。其中四、五年级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利于教师系统地讲解,确保学生有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机会,从而牢固地掌握这些规律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每册教材中分散编排的“找规律”内容,有的以例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则以练习题、思考题的形式出现,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找规律方法的启迪,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编制建议
苏教版教材“找规律”的设计总体来说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能促进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等能力的发展,但仍有值得商榷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1.设计“找规律”主题单元的前置性
教材可以在低中年级适当设置一些简单的“找规律”单元或活动板块,这样可以突出找规律的方法训练。
2.增强“找规律”单元设计的层次性
教材的层次性包含三层含义:教材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教材内容的编排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发展的阶段相适应;教材内容的编排要做到现行知识的学习能促进后继知识的学习。教材中有些规律的安排时间显得较晚,与学生知识发展程度不相匹配。整体上看,“找规律”的独立单元在编排上缺少一定的难度递进性和层次性,因此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3.增加“找规律”问题的发散性
教材中设计“找规律”的问题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发散性的题目不多,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通过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注重“找规律”过程的探索性
找规律重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形成对规律的认识和体验。找规律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操作和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思考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
上述思考和建议是否恰当,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教材、教学研究,才能探索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