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富有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区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由贸易区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GDP对外贸的依存度已经达到了23%,超过了美国、日本。而且随着我国出口加工业的发展,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货物运输集装箱化程度的提高,国际集装箱货运量必将急剧增长,对港口物流服务形成了巨大的潜在市场。我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在环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竞争,迫切需要在我国北方建设一个具有自由港区性质的国际枢纽港。
青岛已具备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条件
从区位优势看,山东是我国沿黄九省区的主要出海门户,处于环黄海的中心位置,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山东可利用海运航线和空中通道联系韩国、日本、北美及世界各地。此外,在环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青岛被日韩企业称为开拓中国的中原、西北和南方市场的一个“据点”城市。青岛到日韩集装箱航线密集,并不断地增班、提速。目前,青岛正在构筑大都市的城市框架,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带动半岛城市群向都市连绵区发展。
从技术条件说,青岛港与青岛保税区能构成与日韩港口竞争的强大基础,是建设国际自由贸易区港的最佳地。从码头硬件上看,青岛的前湾港的水深和码头条件世界一流,已建成7个深水集装箱船舶专用泊位,码头岸线长达3400米左右,堆场总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泊位水深达17.5米,这样好的条件连釜山都没有。从地理位置上看,青岛港接近国际主航道,处在东北亚地区中心位置。青岛港是国内第一个国际集装箱中转港,是国内第一大船公司中远集团在沿海港口中中转箱量最大的港口。从综合运输体系看,已经构筑起畅通的海运、铁路、公路综合运输网络,为物流发展提供了畅通高效的集疏运通道。一旦青岛保税区实现与港口功能对接、区港联动,就能扩展成国际自由贸易港区,就能实现在我国北方建设成国际中转枢纽港的目标。
实施区港联动的保税区发展目标模式
青岛保税区新的功能定位从东北亚地区的竞争态势和我国北方地区贸易物流的布局出发,建设集保税功能和港口装卸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物流园区。实行区港一体,在区内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以口岸国际物流业为核心功能,发展贸易、海运、理货、船代、货代、仓储、商展、信息、金融等业务,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转口贸易提供便利、优质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经济国际化,降低国际物流成本,整合物流资源,促进国际港航服务产业与保税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使青岛港发展成为与釜山相匹敌甚至取代其地位的国际中转枢纽港、中国北方航运中心。并形成具有完整国际自由贸易区内涵的保税区,为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港转型进行有益的尝试和准备。
目前,保税区与香港招商局集团公司投资5亿美元,由7个集装箱泊位码头区和物流区组成前湾现代国际物流区,即将动工兴建了。这是山东省与青岛市的重点建设项目。为满足区港联动的需求,我们借鉴国外先进自由贸易区港模式,创造性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合乎我国现行法规与制度的“区港联动”方案,围绕畅通物流业务、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通关效率三个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服务于区港联动,覆盖广泛,功能齐全的统一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对海关监管模式、外贸进出口权、出口退税和外汇等政策进行微调,规划并构建港口、保税区和物流园区联动发展的新框架,实现高度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码头、物流园区与保税区无缝连接。整个园区规划为国际中转区、综合物流配套区、物流增值区和展示交易区四大功能区,形成集码头作业、海运物流、产业链物流及电子系统物流等业务一体化运作的模式,真正实现物流园经营与码头经营有机结合,体现区港联动的特点,实现“口岸式园区”的构想,成为我国在环东北亚地区的物流综合处理中心,推动沿黄流域省区与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全面提升我国在环东北亚中的国际中转枢纽港的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