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影响论文_李建芳1 郑建清2 郑生英3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三钢分院康复科)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价值。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接受专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进行良肢位摆放,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经过1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中,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良肢位摆放能明显减少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偏瘫肢体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良肢位摆放;脑梗死偏瘫;康复

脑梗死是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高的最常见脑血管病[1]。肢体功能障碍是其首要致残原因,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良肢位的摆放是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实施康复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行良肢位摆放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135例,收集于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观察组73例:男39例、女34例,平均年龄(68.5±10.2)岁;对照组62例:男34例、女2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均为P>0.05,可行比较。

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3d,格拉斯昏迷积分≥8分,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表示愿意配合;明确排除了合并身体其他重大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排除了大面积梗死、脑干梗死、小脑梗死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专科常规治疗、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早期接受良肢位摆放并贯穿于康复训练全程。

1.2.1患侧卧位,头稍前屈,躯干略后仰,背后软枕支撑,患侧肩前伸外旋,肘伸直,前臂旋前,手掌向上。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上肢放于软枕或躯体之上,健侧下肢呈迈步位,置一软枕上,避免压迫患肢。

1.2.2健侧卧位:头部良好支持,躯干与床面垂直,前后各放一枕支撑。患侧上肢放软枕与躯干呈100度角,肩部前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呈迈步位,置软枕上,健侧上下肢取舒适位。

1.2.3仰卧位:患者平卧,头偏向患侧,患侧肩胛及上肢垫一软枕,肘部及手指伸展,手掌向上,患侧髋部及大腿外侧垫一软枕,防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下垫小软枕,使膝关节微屈以缓解踝关节下垂和内翻。

良肢位摆放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完成,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良肢位摆放的作用和意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期间尽可能减少用仰卧位,任何时候都应避免半卧位,防止躯干屈曲及下肢伸展姿势强化痉挛模式。同时注意不要在患者足底放置物品,防止出现伸肌模式反射活动[2]。护士加强巡视,每2小时更换良肢位摆放体位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同时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3]。

1.3临床观察指标

1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观察评定患者有无肩关节半脱位、髋关节外旋、足内翻、下垂和肌痉挛等并发症情况发生;应用巴氏指数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共包括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 1)

2.2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巴氏指数评分平均为(72.08±12.65)分,对照组平均为(55.14±14.36)分,两组对比t=7.286,P=0.000。

3讨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急性期大部分患肢呈弛缓状态,此阶段不正确的体位和异常姿势都会导致消极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可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痛、肩手综合症等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由于长时间的错误体位造成关节挛缩,僵硬,同时也会加重患侧的偏瘫痉挛模式[4]。

良肢位的摆放能早期诱发分离运动和抑制异常姿势,建立随意、协调、分离的正常运动模式。在减轻痉挛,预防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患肢主动运动等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是预防众多并发症,提高康复疗效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次研究观察组经过1个月的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肩关节半脱位、肩疼痛、肌痉挛、髋关节外旋、足内翻、足下垂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尤其良肢位组发生肩疼痛、肌痉挛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早期采取良肢位摆放能够较好地预防瘫痪肢体挛缩、抑制痉挛,在促进脑梗死所致的偏瘫肢体康复,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较高价值。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恢复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早期良肢位摆放在恢复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成功的康复不仅取决于各种康复训练手段,更取决于患者如何度过每天治疗之外剩余时间。而良肢位的摆放不需要过多的设备和器械,在病床就可实施,从而使康复成为患者24h的管理或生活方式,促使患者更加愿意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缩短疗程,顺利重返家庭和社会[5-6]。

结语:

综上所述,良肢位摆放能早期诱发分离运动和抑制异常姿势,有助于保护关节,防止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脑梗死偏瘫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早期行良肢位摆放,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预防肌肉痉挛、关节挛缩、足内翻、足下垂等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对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致残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春蕾,颜秀红,颜峰等.品管圈活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干预效果[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3):303-305.

[2]葛芳,黄丽晴,毛美琴等.良肢位及中医辨证健康教育对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3):190-191.

[3]王丽,杜少萍,鲍丽等.早期良肢位摆放对偏瘫患者肢体并发症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8(6):831-832.

[4]姚瑶.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7,12(5):197.

[5]钟捷,张月娟,余艳兰等.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病人瘫痪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23):2115-2117.

[6]白洁.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7):3,7.

论文作者:李建芳1 郑建清2 郑生英3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影响论文_李建芳1 郑建清2 郑生英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