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邓霄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邓霄

南宁纵横时代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在项目流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项目的完成效率和盈利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建筑行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这就对项目的顺利进行产生了消极影响。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预算限额的设定不够合理以及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都是工程预算管理的常见问题。本文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常见问题;对策分析

引 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多种机遇,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建筑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发挥巨大作用的预算管理工作。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大多数企业预算管理工作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会导致企业发展受阻,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常见问题

1.1施工单位报价高估冒算,管理人员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奖罚制度不够完善,没有确定的评价标准,对编制报表的控制力不够,再加上实施单位素质问题和错误行为,导致报价超过预定标准,最终导致项目盈利受到影响。此外,企业内部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达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无法满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具体的,预算管理人员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改正,预算能力太差,后续处理工作不断堆积,最重要的一点是,管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够全面,对于法律问题处理方法不恰当,处理索赔事件能力差。这两个因素对项目预算有很大影响。

1.2建筑企业缺乏全过程综合治理的意识

一个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多个单位都需要参与其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参与方越多,所产生的问题也越多。比如,参与方之间不能有效的进行沟通,隐藏的问题日积月累,却不提出有效的建议,到最后导致工程进度停滞不前,影响盈利水平,使企业的后续工作难以进行。设计单位即使在初始设计阶段对工程进行了预算,但由于相关单位对造价控制力不够,导致企业对项目的投资过高,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资金流动困难,投资管理无法控制,进而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时竣工,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一个项目在实行过程中,各个参与单位分别管理不同的工作,只关注某个过程的管理和治理,对项目顺利进行的帮助很小,甚至会适得其反,一个项目就像一条河流,某一流域非常顺畅,但其他地方堵塞严重,一段流域顺畅并不能保证整条河流的通畅。

1.3工程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通过对企业项目的统计和分析,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对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不同,前者的影响大致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七十五,而后者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五。当前的管理体制对设计阶段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监管工作不到位,导致设计没有落到实处,限额设计的质量无法提高,导致预算管理出现问题。有关调查表明,不健全的预算定额体系会引起在设计制度时普遍存在的借用定额问题。各种类别的工程与实施环境还有施工水平选择的是一样的定额标准,这全面展示了建立完善的预算定额系统已经迫在眉睫。当下社会形式,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异地承揽和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项目也有所增加,使之造成工程成本预算出现一定的误差。

1.4预算管理方法不先进,没有良好的管理组织

回看我们国家现在的建筑项目,大部分的工程预算监管模式仅仅局限在项目管理上面,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管理不够重视,缺乏综合性,不利于全面管理项目工程的所有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方法不能突破固有思维,仍然使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无法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新变化和新形势,企业相关人员并没有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管理形式。当前管理从业者的热情程度不够,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一般都没有完善的管理组织的现象,这并不符合建筑工程行业科学化管理标准。多数工程项目为了节约资金支出,会大大减少预算管理人员的数目,这就会引起管理组织不够完善,考虑不够周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的落实没办法得到保障。中国除了一部分大型建设单位拥有专业水平很高的人才实施预算管理工作外,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并没有高配置的预算人员,大多是临时聘用的,他们的工作随着工程项目的竣工而结束。

二、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预算管理和监督管理

从工程设计阶段的图纸审查、人员管理、限额制定,到工程实施阶段的合同管理、设计变更、施工现场造价的控制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系统的建立,最后工程款结算时的决算管理等等,要实行全过程的控制。通过对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对于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对其进行各个指标的测试和计算,确定项目投资的标准和设计概算的依据。不能只关注某些阶段,从全局进行把握,将管理工作确确实实落实到整个过程的内部,加强组织管理,实时监控整个流程的管理工作。监管方面,不仅要注重制度的制定,还要重点关注对工作的监管,保证工程项目无错误的实施,加强对监督人员的管理,提高专业素养,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

2.2动态造价信息系统是投资控制的有效工具

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系统(Dynamic CCIS),是工程造价信息系统CCIS发展的前沿。它也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够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和使用的系统,此系统可以动态的分析过去和当前的数据信息,并对未来的形式进行预测,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工具,有了它,企业就可以更好的对工程的实施进行控制和改进。它将有助于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行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制定出紧跟企业管理技术发展水平的指导定额,并可以及时补充、修改,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最终使工程造价符合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工程造价的“静态控制,动态管理”。在目前的建筑市场经济下,这对于不断变化的投资方在选择项目时具有积极作用。

2.3对工程预算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在工程项目进行中,工程预算人员对工程的影响很大。如果相关人员出现素质差、专业水平不达标、责任感差等问题,项目将会大程度受到影响。设计人员必须树立经济核算的观念,不断培养自己克服技术难题的能力。管理人员应该和相关单位密切合作,严格按照规划的投资估算做好多方面的技术比较,在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上下功夫。还有,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应在设计图出来后及时做出施工图的预算,并与概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当出现较大偏差时与设计单位沟通,找出原因,及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培养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不断组织学习活动,取长补短,提高专业水平,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只有对预算管理工作加强重视,保证项目的质量水平,项目的顺利进行才能得到保障。所以,建筑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实施,充分的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还要将工作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应该针对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吸取教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吕伟,黄长洪,保证建筑工程预算准确性的措施[J],中华居民(下旬刊),2013(02):256-257.

[2]臧若男,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成本控制问题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35):285.

[3]李晓玲,基于工程应用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研究[J].财会研究,2016(09):54-55.

论文作者:邓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_邓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