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痛风治验一则论文_张雍德

顽固性痛风治验一则论文_张雍德

张雍德

重庆忠县汝溪中心卫生院404312

摘要: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中药治疗顽固性痛风的疗效。方法:乌头汤加减。制川乌、制草乌、麻黄、芍药、黄芪、制附片、细辛、桂枝、地龙、枸杞子、全蝎、羌活、威灵仙、独活、牛膝、杜仲、巴吉天、甘草。一疗程7剂,一日一剂,水煎早、晚温服。结果:关节疼痛消失,未再复发。

关键词:痛痹 中医中药 辨证治疗

蒋某,女,58岁,农民,2013年11月26日诊。患者肢体关节疼痛10余年,经多处医院治疗,均诊断为痛风。近因天气寒冷关节疼痛逐渐加重,经服西药、输液、针灸理疗等治疗,效虽有但不显,几天来关节疼痛加剧,不思饮食,入夜尤甚,夜不能寐,苦不堪言,求余诊治。刻诊:双侧下肢膝关节略有肿胀、手指关节变形,疼痛剧烈,得热痛减,遇寒加重,膝关节、手指关节屈伸受限,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按压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中医辨证:痛痹,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药:乌头汤加减。药用:制川乌(先煎20min)6g,制草乌(先煎20min)6g,麻黄12g,芍药15g,黄芪15g,制附片12g,细辛6g,桂枝12g,地龙10g,枸杞子12g,全蝎(焙干研未呑服)6g,羌活12g,威灵仙12g,独活12g,牛膝15g,杜仲15g,巴吉天12g,甘草6g。一疗程7剂,一日一剂,水煎早、晚温服。2013年12月2日二诊:关节疼痛大减,入夜能睡,膝关节无肿胀,关节活动好转,时有疼痛,药中病机,续前方再服一疗程,关节疼痛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体会 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其病机是邪气阻痹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关键在于“痹而不通”,不通则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痹证日久,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暢,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气血伤耗,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的症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病及脏腑,而出现脏腑痹的症候。对于痹证的辨证,首先是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的不同,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风寒湿痹则虽有关节酸痛,但无局部红肿灼热,其中又以关节酸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痛有定处,疼痛剧烈者为痛痹;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者为着痹,临床中应注意辨别。在治疗上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通经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大法不外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留者(湿、痰、瘀等有形之邪)去之,虚者补之。本病患病数年之久,由于冬季风寒之邪侵袭,闭阻经络,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故关节肿胀,疼痛较剧,痛处固定,得热则气较为流畅,所以得热痛减,遇寒则血液凝滞,疼痛加重,舌苔薄白,脉浮紧属痛属寒之征。本病中医辨为痛痹,治疗上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其大法。方中川乌、草乌配麻黄,加强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之功,为方中主药,再配制附片、全蝎、地龙能搜剔入骨之风寒,黄芪益气固表,并能利血通痹,细辛、桂枝散寒止痛,上肢关节疼痛加羌活、威灵仙,下肢疼痛加独活、牛膝以通络止痛,杜仲、枸杞子、巴吉天温补肾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功,从而收效。另在煎服药方面一定注意,如服后出现舌发麻、头晕、心悸,脉迟者等中毒反应,应即停服,迅速投以绿豆甘草汤频服,或按急救处理,不可大意。

参考文献:

[1] 鞠中斌,刘庆辉,贺克勤. 清养通痹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论要[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04)

[2] 师元明,崔爱国. 自拟宣阳通痹汤治疗冠心病48例[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1999(03)

[3] 闫洪涛. 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

[4] 代竹青. 以黄嘌呤氧化酶为靶点筛选藏药桑当抗痛风的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

[5] 杜林,秦应娟. 清热利湿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J]. 吉林中医药. 2004(04)

[6] 阎冬梅,阎小萍.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辨治[J]. 中国临床医生. 2003(05)

作者简介:

张雍德(1962.4-)男,汉,籍贯:重庆忠县,重庆汝溪中心卫生院,职称: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门诊中医

论文作者:张雍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顽固性痛风治验一则论文_张雍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