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创新能力论文,教学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收集资料,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或独立探究,或协作讨论,或在教师指导下,最终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得出问题结论,获取新知识。同时也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
二、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认真构思,精心选题
运用“问题探究”模式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是教学的主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均应围绕着问题展开。因此,问题的选择和设置是至关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具有如下特征:
①典型性。即抓住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设置问题,如处理问题的典型思路和方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易错易混的问题等,要使问题击中要害,使学生在发展能力方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②针对性。一是针对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从学习内容的重点出发,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维的内容设问;二是问题要根据学生实际,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使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三是要抓住知识的逻辑关系准确设疑。
③层次性。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分层次、有梯度的问题,适合由好中差学生回答,问题的设置程度应与思维的发展相一致。
④启发性。首先,提问的语言应有启发性,如“戊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不妨改为“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次,问题内容本身要有启发性,要能唤起各种知识的联系。如教材只提供资料而没有展示结论的问题等。
⑤开放性。问题的解答应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以利于学生拓宽思路,发散思维。如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问题,农民战争评价问题等。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①利用教材本身内容设疑。教师应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于学生无疑处设疑,使其思维产生矛盾,从而创设问题情境。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已有维新思想,那为什么中国当时不进行维新变法而搞洋务运动呢?”
②通过教材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如“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又存在幻想,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
③利用不同观点的争论设疑。例如关于戊戌变法,史学界有两种基本意见:改良无出路,作用不大;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巨大。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应怎样认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意义?
④在对中外历史事件、历史史实的对比和联系中设疑。如“17、18世纪是历史的大变革时代,面对这种情况,中俄各采取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⑤转换视角设疑。如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常规设问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若变换个角度,则又创设新问境。其一,“有人说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是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句话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概括说明。”其二,“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发生在意大利,为何工业革命却首先发生在英国?”。
⑥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如关于“美国霸权政策”一节中引入时事热点设问:联系北约轰炸南联盟,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等事件,谈谈你对美国霸权主义根源、实质和后果的认识?我们应该如何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
⑦引入课外有关史料或现行高中教材围绕重点问题插引精选的历史资料来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如对“罗斯福新政‘问题,结合教材并提供《美国通史简编》《全球通史》中相关史料后设问如下:罗斯福新政与以前资产阶级统治政策比较有何特点?罗斯福新政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比较有何本质的区别?1929年,首先发生经济危机的美国为什么没有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第三、激励探索,培养能力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上。因此在问题设计后须加强探索,以疑引思、以思解疑、点燃学生创造火花,进而达到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①横向设疑,拓展思维的广阔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根据问题情境和事物的本质特征,横向设疑探索,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拓展思维的广阔空间。如关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专题,我设计了下列问题: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各持何种态度?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从而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问题多层次的展开,使学生的历史知识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既使学生拓展思维的广阔空间,又使学生思维在广阔性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②纵向设疑,强化思维的深刻性。根据问题情境确定发散源,由浅入深,层层设疑,在思考探索中揭示事物变化发展内在联系、规律及本质特征,强化思维的深刻性。如以儒家思想为发散源设疑。生前周游列国十余年相继碰壁落魄的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什么死后能成为“至圣先师”呢?由“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待遇?如何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来分析上述变化?如何看待儒家思想与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既激发兴趣,又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使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③逆向质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往往表现在敢于提出问题、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维创新和实践之中。如隋唐经济的繁荣,涉及“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大量开辟荒地”、“人口大大增加”等,其论其史均事出有典,但在教学中有学生质疑:从环保的角度,它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从人口论观点分析,导致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失衡,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又如中英鸦片战争是因鸦片问题引起的,为什么战争后在《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这些突破常规思维方式的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启动和深化,展现思维的层次性、综合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
④多向设疑,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把知识广泛迁移,多方面灵活的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以开拓思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教学中尤其要加强从史学理论角度设疑。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阐述历史事件的原因及实质。从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原理分析欧洲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各自特点和方式。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角度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进步性和局限性等。
⑤设疑假想,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诱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在不违背历史真实性和规律性的前提下,多角度地展开想象假设,以培养其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如在学习二战时,可设问如下: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对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⑥启发讨论,激发思维的独创性。任何创新都是由于受某种启发而形成的。因此,在问题提出后要对学生加强启发,引导学生思索讨论创新。如中国近代史“落后要挨打”这一命题,可以质疑反问“落后一定要挨打吗?”教师可以先启发两种结论:a落后一定要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b落后可以不挨打,如隋唐对待日本政策,辽夏金元入侵中原等;接着让学生思考、讨论,发散思维,分析出创新的结论。教材中引入的一些史学界有争议的思考题或学术界的新观点,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拓宽思路,发散思维。如教材中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三种不同评价,洋务运动、美国西进运动、农民战争评价问题等。启发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提炼出有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使与书本中定论不符,也应该大胆的鼓励,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四、点拨思路,教授方法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堂需要及时引导和点拨思路,以帮助学生确定思考的方向与线索,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如关于“中国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的问题分析时,可设计系列问题点拨思路:①中国资本主义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发展态势如何?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有什么特点?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③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④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于何时?情况如何?⑤如何看待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启发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在教学中结合有关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分散思维、聚合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逆向思维等的思维方法训练和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思维活跃,不拘于现成的结论,获得顿悟与突破性的成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讲授世界史“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节时,重点让学生明白当时资本主义世界针对1929-1933年的空前经济危机,采取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两种,即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日法西斯专政。在此基础上,有学生提问: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方式不同的道路,在历史上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有学生则提出独特见解:无论是法西斯的国民经济军事化还是美国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都把计划机制引入了国民经济管理中,说明计划经济和市场从来就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坚定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心和信心。这就是联想、类比等思维方法在知识创新中的具体运用。
第五,延伸拓展,余音绕梁
在运用“问题探究”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时所设置的问题,一般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课堂上不一定能彻底解决。同时,通过对问题的引伸拓展,深入探讨,还会引发新的更多的问题,需要留在课外让学生反复思考争论。因此,应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有意识地留问题给学生,使教学延伸到课外,把探究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引向深入,形成余音绕梁之势。
最后还需强调的是,“问题探究”教学不能搞“突然袭击”,除相对简单的问题外,凡涉及知识面广、对思维活动要求较高、内涵丰富的问题,宜先公布给学生,让学生有必要的思想和知识准备,以便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探讨,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标签:思维品质论文; 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