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胜芳音乐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_陈辉,高鹏,师晶晶,尹红红,王晟,郝锦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胜芳音乐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_陈辉,高鹏,师晶晶,尹红红,王晟,郝锦强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050061

摘 要:冀中笙管乐是流传在北京、天津与河北廊坊、保定、衡水、任丘一代以管子为主奏,笙、云锣为伴奏乐器的一种音乐形式,约在明中后期出现在冀中地区,主要靠民间音乐会社来传承,统称“音乐会”,它曾经遍布于冀中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传统音乐会的数量已经大为缩减,但在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冀中笙管乐的音乐会仍分布较多,初步统计仅胜芳镇内就有十档音乐会,其中胜芳镇南音乐会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崔庄子音乐会等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如此丰富的音乐资源集中在一个乡镇里,这在目前我省甚至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自然也成为国内专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胜芳镇;音乐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胜芳音乐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的系列论文,项目批准号【HB17YS019】

目前对于胜芳音乐会的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胜芳镇音乐会音乐本体上的梳理,如孙茂利的《对胜芳镇“音乐会”民间礼俗用乐一致性、想通性几个问题的分析》。

2.对胜芳镇音乐会个体的分析,如李莘在《自为风气自变迁》一书中,将胜芳镇南音乐会做为其中的主要案例之一进行了分析。

3.从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来进行梳理,如项阳的《富裕了,传统就丢掉了吗?》和《传统音乐文化视野中的“胜芳现象”》,郭威的《反思“胜芳现象”》。

4.从当地礼俗方面进行梳理,如常江涛的《胜芳古镇与胜芳音乐会》、伍优政的《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今日再现》等。但上述研究大多集中围绕音乐会的演出形式和音乐本体进行分析,目前还没有出现将胜芳镇传统音乐会文化与当下我国倡导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并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

2012年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中明确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也将其推动并作用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题秉持着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敬畏,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胜芳音乐会的传承和发展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并总结其传承和发展的现状、过程、方法及重要意义,同时为更多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和应用的依据。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既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又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胜芳镇的“胜芳镇南音乐会”、“胜芳镇北音乐会”、“崔庄子音乐会”等十档传统笙管乐音乐会的历史沿革、曲牌、风格、演奏技法的研究和整理,如:

1.紫竹调。

六工六,五五六,工五六工尺上尺,六工六,尺工尺,四尺上四火,工六五五六,

工六五工六,六工六,五五六,工尺上工尺,四上乙四火,工尺上工尺,四上乙四火。

2.苏武牧羊。

六五六工尺,五六上工尺,六工尺上工尺,四上乙四火,五六上工尺工,六尺工六上,

六尺工六上,六五上五六,六五上上五上五,六工六五一六。

同时对他们的传承模式及在传授内容和传授手段、传授形式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深刻思考和梳理。如南音乐会教授学员的第一首曲牌为《东方红》,并将《国歌》等一些具有家国情怀教育意义的音乐会曲目作为新学员的必修课,由于这些曲目简单易学,通俗上口,学习者很容易能够入门,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学习音乐会的人越来越多。乐师们无任何报酬的传授模式,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背景下通过对传统笙管乐音乐会的历史沿革、曲牌、风格、演奏技法的研究,总结出传统音乐文化和传承模式以及传授内容和传授手段、传授形式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当下胜芳音乐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文化自觉、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为当下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案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对胜芳镇传统音乐会的文化历史渊源、传统曲牌等进行梳理;难点是对其音乐本体的研究,由于当下胜芳镇传统音乐会依旧使用工尺谱教学,大部分会众不识简谱和五线谱,而研究者是在现代音乐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的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师,工尺谱只是略有了解,所以研究其音乐本体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首先整理胜芳镇十档音乐会的历史沿革和创新;其次,分析音乐会文化如何在传承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再次,通过对胜芳镇传统音乐会的系统研究,为我省如何在传统音乐文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和案例。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为:第一部分,对胜芳镇内十档音乐会的介绍和梳理;第二部分,针对其教学模式形式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新的曲牌和传统曲牌的分析等(主要是以胜芳镇南音乐会为主,其他音乐会为辅);第三部分,对胜芳镇传统音乐会的功能进行分类(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第四部分,总结这些传统音乐会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如下几种研究方法:一是人类学研究方法,梳理音乐文献、当地史志等历史文化脉络,二是利用质的研究等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各个音乐会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参与到实际情境中对传承人和学员进行口述史的整理,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三,就是利用理论和实际联系的方法,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在音乐文化理论中寻找实践对应点等,才能更好的完成本选题。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音乐会的研究主要是从音乐本体和音乐功能方面进行,忽视对乐手和会社的研究,尤其是欠缺对当下音乐会文化的研究,本项则是从运用传统音乐传承模式入手,总结出如何培育乐手和受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增强参与者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传统上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文献和传统乐理进行梳理,而本选题则是利用历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质的研究等现代学科与传统研究方法相结合,开创了对于传统音乐会研究的先例。

胜芳镇的音乐会传授模式和学习模式被称为“胜芳现象”。音乐会包括传承人在内的所有乐师没有一个是专职的,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企业老板,有教师,有农民,义务的服务于大众。胜芳镇人以自己生存的这片土地上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荣,以学习本地优秀的传统音乐为自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正是这种自信和自觉,为胜芳镇的社会安定、人民富足提供了精神层级的有力保障,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特色之处。

本研究的成果将为如何传承和弘扬河北传统音乐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个良好的个案,通过科学的案例分析,厘清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关系,为我省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可行性借鉴。

参考文献:

[1]《左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2]《太常续考》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文安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4]《胜芳古镇文集》(一、二、三), 内部资料.

[5]《胜芳文史资料汇编》(一、二),内部资料.

[6]《接通的意义——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项阳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

[7]《以乐观礼》项阳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

[8]《薪传代继——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学术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

[9]《人类学的邀请》【美】卢克·拉斯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美】杰里·D·穆尔著,商务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

1.陈辉,副院长 教授,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2.高鹏,副教授,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3.师晶晶,讲师,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处。

4.王晟,小教高级教师,河北省胜芳镇东风小学。

5.尹红红,书记 副教授,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

6.郝锦强,小教高级教师,河北省胜芳镇东风小学。

论文作者:陈辉,高鹏,师晶晶,尹红红,王晟,郝锦强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胜芳音乐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_陈辉,高鹏,师晶晶,尹红红,王晟,郝锦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