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_技术转移论文

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成果转化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日益引起各国产业界、科技界和政府的重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创新主体是企业,创新活动是市场行为。政府在创新过程中负有促进和引导的责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发育程度较低,政府的干预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就更加举足轻重。

一、技术创新的实证调查及主要结论

为了采集、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实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和国家统计局(SSB)决定在具有代表性的沿海省(福建)和内陆省(甘肃)进行各类企业的技术创新调查。这次调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和国家统计局社会与科技统计司联合设计问卷,并于1994年12月12日正式下文请福建、甘肃两省统计机构协助实施。

(一)二千家企业技术创新调查的实施

为了保证填报问卷的质量,在两省、两市(福州、兰州)的精心组织下,1994年12月和1995年2月先后在福州、白银专门举办了培训班,由DRC、SSB派出专家解释问卷含义,培训调查人员及填报表格人员。参加调查的各家企业按问卷认真填报后由当地统计局进行初审,1995年4月、5月再由DRC、SSB专家携带自行研制的问卷处理软件前往当地复核,对处理数据中发现的质疑问题,就地与企业填报人员进行对话、核实、验收。通过上述比较严格的程序,保证了问卷填报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可信度。

经过一年准备、半年实施的覆盖两省全部大中型企业和两市全部小型企业的较大规模调查,在国内尚属首次。在两省、两市共发出问卷2100份,收回有效答卷1947份,回收率高达92.7%。其中大中型企业问卷回收率为95.2%,小型企业问卷回收率为92.0%。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企业概况、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技术创新政策等三部分,含13个提问单元、27个问题,约150个设问,其中40个设问需要定量回答。通过调查使实施调查的部门和被调查的企业,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方方面面及其成效和问题,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改善创新、支持创新、激励创新,推动企业、产业和国家的创新活动探索了道路。

(二)二千家企业技术创新调查的总体结论

根据这次调查所获得的30万个数据,对两省大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问题有了较多、较深的了解。调查证实: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都比以往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两省432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占82%,实现技术创新的占73%,两省1515家小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占41%,实现技术创新的占38%。大中型企业的创新覆盖和效果都优于小型企业。

调查显示:无论沿海地区(福建省)和内陆地区(甘肃省)都在谋求市场竞争优势,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但两省工业构成、技术装备水平、职工文化素质、资金投入强度等存在明显差距,创新绩效也呈现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程度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实绩比较

对调查所获的30万个基本数据,经分析软件处理结果:福建省的创新投入约为甘肃省的1.8倍,人均年总收入及人均年利税也相差1.6倍和2倍。如果把覆盖两省各类大中型企业的统计数据与创新活跃的全国各地高新技术企业相比较,差距就更加鲜明和突出。据深圳市的统计,1994年该市的59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人均利税是甘肃省大中型企业的7倍,并且人均总收入达到甘肃省大中型企业的10倍。经专门机构按1994年经营情况评定的“1995年度中国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其人均总收入和人均利税大体是甘肃省大中型企业的11倍和10倍。由此,我们得到一组数据,即甘肃大中型企业(176家)、福建大中型企业(252家)、深圳高新技术企业(59家)、全国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的主要绩效之比,呈现出1∶2∶7∶10的明显差距。

这组数据鲜明地提示我们:从微观看,企业的创新状况及产品高新技术含量是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的基本原因;从宏观看,企业的绩效又是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原因。政府有责任引导企业提高效益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全面强化创新活动,包括加大创新经费的投入,改善技术装备状况和提高职工的科技文化水平,特别是要不断加大产品中的高新技术含量。

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信息分析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动因和方式

1.“开拓新市场”“降低成本”是两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首要目标。大型企业由于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因此“降低成本”高质量地生产产品成为许多大型企业发展的战略。中小企业规模小、反应快、产品转换的灵活性大,“开拓新市场”和“开发新产品”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流,目标是赢得更高的市场地位。

2.推动两省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一位因素是“市场需要”,这表明企业创新活动的动因与市场经济相关性较强,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同时,“企业内部的研究与发展”和“高层次管理人员推动”这些企业内部因素支持着创新活动的展开,也显示了两省大中型企业在较高层次上开展创新活动的潜力,以及高水平管理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3.“本企业独立进行”是两省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虽然两省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都是以企业独立进行为主,但创新的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提高企业创新活动的水平,既需要企业增加资金、人才方面的科技投入,又应积极利用外部的力量,加强与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密切联系与合作,使产学研一体化,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1.目前,政府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推动因素作用较小,在推动创新的10个因素中将“政府计划”列为推动因素前三位的企业数很少,远远落后于“企业内部R&D”“市场需求”及“高层管理人员推动”等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的自主行为。从企业规模和经济类型分析,国有大中型企业比小型企业受政府计划及信息直接推动技术创新的仍较多。

2.大型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时比较重视“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和“减少环境污染”,相比之下,小型企业则较忽视这方面的工作。

3.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83%企业了解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政策,但对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有了解的企业只有47%;17%的企业聘用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顾问,4%的企业聘用了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顾问。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的法律意识明显高于小型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涉外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国有企业位于中间。有6.5%的企业知识产权遭到侵犯。在被侵权事件中,商标侵权现象最为严重,其次是专利侵权,版权侵权列第三位。

4.“成本增加”“流动资金不足”和“国内企业竞争”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三大因素。关于“进口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的问题,有1/3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反映强烈,因为进口产品技术含量较高,这些产品与大中型企业的产品存在对峙竞争局面,而与小型企业竞争关系较弱。受冲击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医药制造业和机械工业。这些行业技术密集,但在世界大市场中则属于较幼稚的行业。产业政策中实行政府采购保护,将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5.因受“产品定价无自主权”而影响创新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大型企业,特别是甘肃省大型企业。“无权降低或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这一因素,除了影响甘肃省大型企业外,对其它类型的企业无影响,甘肃省大型企业受行政部门管制程度仍然较高。

(三)企业的研究与发展(R&D)活动

1.企业的R&D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已有所开展,但还不够广泛且行业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机械和化工行业。

2.从事R&D活动的企业与其规模高度相关,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越强,支撑的能力越大,开展R&D活动越普遍。

3.目前我国企业R&D活动还很薄弱,技术创新仍处于较低水平上。只有在今后不断增加R&D活动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技术创新的水平和层次,从而使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四)企业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获取

1.两省两市各类企业的技术获取率为29.9%,即在全部1947家企业中有29.9%的企业从企业外部进行了技术获取。企业规模与技术获取的相关关系是:大型企业的技术获取多于中型企业,中型企业多于小型企业。行业分类与技术获取的特征表现为:机械工业的技术获取率最高,轻纺和电子行业次之,原材料工业最低。

2.省外技术是中小企业技术获取的主要外部技术源,国外技术是大型企业的重要外部技术源。大型企业对国外技术的获取明显高于中小型企业。创新的技术起点大型企业较高,中型企业次之,小型企业较低。港澳台地区技术是小型企业的重要技术源。机械、电子行业中有1/5的外部技术来自国外,轻纺工业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技术明显高于其他工业,化学工业最主要的外部技术源是国内技术,特别是省外技术。

3.在企业技术获取方式构成中对发明使用权的获取比例不高。大型及小型企业对发明权的获取比例远远高于中型企业。电子工业比其他工业更多地倾向于获取专利权。对于外部R&D成果的获取,大型及小型企业明显高于中型企业,并且国内技术是大型企业利用外部R&D成果的主要对象。电子工业较其他工业更多地倾向于获取R&D成果。获取含新技术(工艺)的图纸、技术手册和软件是中型企业技术获取的主要方式,表明了在技术创新链中,中型企业较多采用直接跨入产品设计阶段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化学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在工艺创新中,大中型企业较多地采用购买关键设备,而小型企业更愿意购买成套设备。轻纺工业和能源工业的技术获取过程中,成套设备的购买远比其他工业高。技术培训已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通过提高人员技术水平获取技术的重要手段。技术培训施教方的80.5%是国内的相关单位,电子工业通过接受技术培训获取外部技术的比例最高,为33.5%。目前,两省企业通过技术培训获取技术的比例过高,两省技术获取的层次偏低。

4.政府对企业技术获取的整体影响不大,但对大型企业的影响强于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强于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在政府作用中,重要性程度位居前三位的是“为技术项目提供资金”“帮助获得进出口许可证”和“提供有关技术信息”,表明企业在技术获取中较多面临资金缺乏、进口限制和技术信息不足的困难。对于大型企业,政府对创新外部环境的支持比提供技术信息更重要,而小型企业面临的技术信息不足比大型企业突出,因而政府对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支持更重要。在企业的技术获取过程中,政府较多地参与了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获取技术的确认工作,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确认获取技术的自主权低于中小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因此,政府还需要进一步转换职能,强化提供信息支持等服务功能,减少对纯属企业行为的直接干预。

(五)企业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转让

1.两省两市企业的技术转让率为4.7%,即在全部的1947家企业中有4.7%的企业对外部进行了技术转让,平均每家企业仅转让了0.3项。企业技术转让的规模很小,与从外部获取技术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达29.9%的情况相比,两省都是技术的净输入省份。

2.企业规模与技术转让的关系表现为:大型企业的技术转让高于中型企业,中型企业高于小型企业。按行业分析:机械工业的技术转让率最高,电子工业次之,能源行业较低。各行业技术转让的总体规模也较小。

3.外省是企业技术转让的主要方向,转让技术的一半以上是向外省转让。向国内转让的技术占全部转让技术的93.8%。两省企业的技术总体上还不具备大量向国外和港澳台地区转让的实力。

4.小型企业向港澳台地区及国外转让技术的数目较大中型企业多。小型企业的技术转让强度虽然低于大中型企业,但其创新技术却有一定的竞争力,成为创新技术的一个重要源头。小型企业的发明使用权、R&D成果、含高新技术(工艺)的关键设备和成套设备已向港澳台地区和国外进行了转让。因此,小型企业既是产品创新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工艺创新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

5.两省企业的技术转让方式采用向外单位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对外单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比例高达55.4%,即1/2以上的转让技术是“软”技术。机械工业的技术转让中,“软”技术近2/3,原材料工业1/2以上也属于“软”技术转让。

6.在对含高新技术(工艺)的图纸、技术手册和软件的转让以及对含高新技术(工艺)成套设备的转让中,原材料行业的比例较其他工业高,并且大多数转让到外省。这表明两省原材料工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技术已成为该行业国内创新技术的扩散源。

7.各行业向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技术转让比例不高,但相对而言,轻纺行业和电子行业的转让比例高于其他行业。轻纺工业和电子工业对发明使用权和R&D成果的转让数目较多,并且已向港澳台地区和国外进行了转让。这表明轻纺工业和电子工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已有向大陆以外国家和地区扩散技术的能力。

(六)企业创新活动与职工素质及技术装备水平

1.标志企业技术创新人力及物质两大要素指标的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和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呈现正相关,即职工文化素质高的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强,生产设备技术水平高的企业技术创新的手段多、条件好。

2.职工的文化素质在两省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企业职工的整体文化素质过低。大中型企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比例不到职工总数的10%,小型企业只有4.8%。创新人力要素薄弱已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原因。

3.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福建明显优于甘肃。企业生产设备老化是甘肃经济效益较福建低、创新效率较福建小的重要原因。即使是生产装备稍好的福建,仍有1/3以上的生产设备属70年代及以前的技术水平。甘肃更低些,80年代以后的生产设备不足1/2。

4.国有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不比三资企业差,但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差距明显,再加上国有企业负担沉重、制度创新滞后等因素,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使国有企业的创新环境明显比三资企业恶劣。两省国有企业装备水平过低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七)企业技术创新的费用

1.两省被调查的企业中,有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971家。1994年共投入技术创新费用37.72亿元,占销售额的5.3%。企业规模不同,创新投入有明显差异,较大规模的企业,创新投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技术创新经费中,与新技术和新产品有关的“机器设备购置费”占最大比重(约68%),“R&D经费内部支出”为第二位,“购买外部技术”居第三位,“新技术新产品试制费”排在第四位,“新产品销售费用”为第五位,“与新技术新产品有关的培训费用”最低。

2.关于“与新技术新产品有关的机器设备购置费”,大中小型三类企业的趋势是一致的,但企业规模越小,比重越低。R&D支出也有相同现象,大中型企业R&D支出比重高,小型企业比重低,大中型比小型高出1倍以上。在“购买外部新技术”方面,企业规模大,趋向于支出比重小,这说明小型企业更多地依赖引进外部技术,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进行独立的R&D。

3.两省企业在支出比重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福建大中型企业生产设备硬件投资较多,比甘肃高出31个百分点;而甘肃企业则在R&D支出、购买软技术支出、新技术新产品设计费用、新技术新产品试制费用与新技术新产品有关的组织建设费用等各方面,都比福建企业高,特别是在R&D方面,高出4倍。所以,甘肃企业重在自主开发上下功夫,而福建企业则较多投资于设备的更新。福建工业企业创新投入是甘肃的2.8倍,其中大、中、小企业的投入分别是2.2倍、2.7倍、10.2倍,所以,福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比甘肃高,特别是福建小型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比甘肃大得多。

4.行业技术创新费用分布有较大的差异。化学工业的R&D支出和购买技术支出都最高,而购买设备支出最低;电子工业R&D支出也较高,购买设备支出也较低,其新产品销售费用则大大超过其它行业;机械工业介于化学工业和电子工业之间。上述三大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较高,较多地依赖于R&D,并注重购买技术和新技术、新产品的设计试制活动。原材料工业的R&D支出也高于平均水平,购买技术和新技术、新产品的试制活动低于前三大行业,技术密集程度略低,其设备购买费用则大大高于前三大行业,故原材料工业的资金密集度较高。轻纺工业的R&D支出最低,其创新费用的绝大部分用于设备购置。煤、气、电、水供给业的创新费用支出结构,介于轻纺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之间,该行业的技术创新速度比较缓慢。

5.中国企业与意大利企业的技术创新支出结构大体相当。主要差异是:中国企业生产性投资比重大,而意大利企业R&D投入比重大。这与两国工业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的差异密切相关。

(八)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

1.两省中型企业、两市县以上独立核算的小型企业中,有874家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产品创新或工艺(技术)创新,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4.9%。

2.大型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占比例高于中型企业,中型企业高于小型企业;机械工业中的技术创新企业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化学工业,第三是电子工业,三者所占比例高于其它行业。

3.智力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平均技术创新成果数普遍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中电子行业的企业平均创新产品数最多,其次是机械行业,第三是化学行业。电子行业的企业平均重大创新产品数大于渐进创新产品数,其他行业的企业平均重大创新产品数均小于渐进创新产品数。

4.技术创新使企业生产因素发生了比较显著的正效应变化。从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总体上看,原材料消耗和产品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企业所占的比例,均达到1/2以上。更进一步分析不难看出,在一部分企业中,技术创新使某些产品的性能、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变或提高。由于技术创新的实现,使部分企业扩大了再生产,这种增量性创新势必使企业增添新的生产设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成长,这也正是技术创新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正效应。

5.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的产品结构明显优于尚未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的产品更加“年轻化”,在市场竞争中更加充满活力,而尚未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的产品品种数和销售收入都在下降,这是因为其产品已处于成熟饱和阶段和衰退(萎缩)阶段。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果,首先体现在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上,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则最终体现为实现利税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九)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阻碍因素

1.“资金缺乏”是阻碍创新活动开展的最重要因素。“创新项目成本太高”和“创新风险大”与“资金缺乏”有一定相关性,也分别排在较重要位置。“技术人才缺乏”是阻碍创新开展的第二位因素。“市场信息缺乏”排在第三位,这表明市场发育程度和技术信息的通畅性在创新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在企业战略中无创新地位”仅排在第8位,说明企业已普遍重视创新。“缺乏同外部合作机会”“上级主管部门限制”“无法取得进口许可”等因素已不重要,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已经为企业创新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2.大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对阻碍技术创新因素的评价是相当一致的。在“技术人才缺乏”和“市场信息缺乏”方面,小企业更突出一些,这与大中型企业技术力量较雄厚、市场网络较完整有关。在“企业战略中无创新的地位”这一因素中,小企业比大中型企业多一些,说明大中型企业创新意识相对较强,小型企业相对较弱。

3.甘肃企业比福建“资金缺乏”更严重。由于地处西部地区,在“缺乏技术信息”“缺乏合作机会”等方面,甘肃企业都比福建更严重。福建企业在看待“创新风险”“创新项目偿还期”以及“创新成本费用”方面,比甘肃更关注,表明其市场意识更为强烈。福建企业“人才缺乏”程度略高于甘肃。

4.按企业经济类型分析,在“资金缺乏”方面,公有企业最为严重,私营企业情况最好,但私营企业对“创新风险”和“创新成本费用太高”因素更加看重。在“市场信息缺乏”方面,股份制企业较差,而联营企业较好。在“缺乏技术信息”方面得到一个似乎反常的结论,即无境外经济成份的企业总体上比有境外经济成份的企业情况要好。股份制企业和联营企业在“企业战略中无创新地位”方面,比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情况好一些。有境外经济成份的企业同外部合作的机会要普遍好于无境外经济成份的企业。

5.有技术创新的企业经济状况比无技术创新的企业要好。如果进行交叉比较,则有技术创新企业经济状况并不一定比无技术创新企业强。这说明,尽管资金缺乏是阻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决定企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因素并不仅仅是资金。甘肃小型企业资金缺乏最严重,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比福建高出近10个百分点,这可能与福建小型企业经济类型丰富,有大量“三来一补”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关。

三、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基础及其周边关系

从本次问卷调查所获的具有政策意义的信息和数据着手,我们可以从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政府与企业关系等方面,讨论促进企业创新的若干政策基础及其周边关系。

当代科技和国际经济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产业发展链”起于“技术创新”。经过“转移辐射”“市场开拓”“规模生产”“结构调整”等环节,进入“国际运作”。其后,又有一批新的“技术创新”经过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的筛选,沿着“产业发展链”形成产业。应该强调,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创新”都能发展为产业,其中大部分将在“市场化”过程中消失。

“产业发展链”的6个环节及其链式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事)业的作用(见图1)以及每个链节的要点如下:

图注:实线箭头表示直接作用;虚线箭头表示间接作用

图1 产业发展链与企(事)业及政府作用

1.技术创新 这里所说的“技术创新”是广义的,是具有“观念创新”“动作创新”“实效创新”三个方面内涵的、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其中包括:战略、策略、政策创新;研究、开发、设计创新;工艺、技术、产品创新;体制、组织、管理创新等。

2.扩散辐射 技术创新所获得的科技成果,一般表现为知识形态。知识是易于扩散和共享的信息。创新性的成果可以是现有技术的改进、移植、组合与集成。

3.市场开拓 市场是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指挥棒”。忽视市场的企(事)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事)业,忽视市场的政府是不明智的政府,企(事)业和政府都要同心协力不断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份额,具有真正竞争力的产品不仅可以占领现有市场,还可以开拓崭新的市场。

4.规模生产 没有规模生产就不能形成生产能力,规模生产是以适当的生产规模取得最佳的投入产出比、最好的效益。中试是规模生产的前奏,一些复杂的技术和系统,需要多次“中间试验”以严格验证其技术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不可忽视“产业发展链”中的规模生产环节及其中试过程。

5.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技术创新群落实现产业化后的必然结果,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重上升,通常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和相应而来的效益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的走向是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从而保证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6.国际运作 产业运作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运作的国际化已是当代的大趋势。超级公司之间,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等各个层次上的协同与合作比比皆是。这种国际化的运作并不排斥它们之间的商业性竞争,但却能够节省“竞争前”的研究费用和智力耗费。

在当今世界的经济技术格局下,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及其增长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合理性、完整性、有效性。针对当前的现状与今后的前景,中国的创新政策需要完成以下五项使命:

1.创建良好的R&D基础设施 包括安排R&D的合理布局,建立国家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发展公共图书馆、科技馆,建立现代化通信网络和信息中心等。

2.支持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 包括对R&D的财政支持,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税收支持,对创新风险和创新成果推广的金融支持以及维护良好的创新经济秩序等。

3.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文化 包括反对产业垄断开展市场竞争,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的风尚,建立重视科学技术、尊重人才和鼓励创造的社会环境等。

4.消除创新过程中的障碍 包括放松产业方面的管制,实行适度监管、适度竞争的方针,减少创新过程中的政府官僚程序,清除既得利益集团抵制创新的阻力。

5.改革和发展教育体系 包括普遍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发展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注重培育创造型人才,使教育体系在传授现有知识与发挥创新潜能方面达到匹配协调。

为了科学地制定和有效地运作国家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处理好政策及其周边的六个关系:

1.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创新政策应体现通过干预市场增加企业创新活力。政府可通过定向采购增加市场需求,从而产生技术创新的“市场拉动”效应。这种为激励创新的采购政策,只针对重点发展的、创新活动频繁的某个或几个产业部门,以期带动经济成长,提高国际竞争力。采购政策还应扶持本国的民族幼稚产业,保护国内工作机会。

2.财政资助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政府直接通过研究拨款和减免税赋鼓励创新,这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此外,由于财政税收部门与科技工业部门在创新方面的政策目标不尽相同,在资助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中应加强部门合作。在我国,由于有多种所有制(国有、集体、私营和外资)企业和不同规模(大、中、小型)的企业交叉并存,选择资助对象时既要保持政策平等,又要向潜在的创新成功者倾斜,以提高政策效率。

3.产业管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市场环境中产业管制是常见的、必要的。产业管制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主要集中在通信、交通、食品、药物、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应在管制与竞争之间寻求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最佳匹配。

4.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知识产权保护是鼓励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激发自主开发者的创新热情,才能吸引大量投资和技术。

5.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科技经费和人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企业应该承担主要投入。我国的创新活动必须依靠相对独立的R&D体系,技术引进只能是我国技术体系的补充。失去自主性的技术引进,最终将影响经济发展。

6.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创新文化首先是企业家精神和发明家精神,其次是公众的科学技术素养,第三是尊崇创新的社会环境。只有创新文化的形成,才能孕育出一个不断创新进取的国家和民族。

四、改善创新环境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中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任务之一。在近期,中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取向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全社会创新意识,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技术进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战略 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提高企业、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各种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切切实实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尽快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 现代企业必须是创新活跃并卓有成效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和健全技术开发机构,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难以独立组建技术开发机构,政府应支持建立为中小企业群体服务的创新后援组织,向中小企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供信息、咨询、培训和中介服务,帮助它们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了给企业注入创新活力,要鼓励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生产要素(人、财、物)的优势组合,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

3.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更新,瞄准具有普遍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的总体水平 科技机构与生产企业要紧密配合,围绕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更新组织攻关,认真解决好量大面广的共性技术问题。当前,要重点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以新一代技术取代日益落后的传统技术。要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参与引进技术的选择、论证、分析、消化、吸收,将技术引进与研究开发结合起来,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基础上着重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产业创新水平。

4.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逐步确立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产业群中的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品产值只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9%,但高技术商品的产出势头有增无减,大约每年可以递增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的产值扩大和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是高技术产业化水平提高的体现,也是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国际资本与技术冲击下,应该珍惜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开发与生产能力,扶持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创新活动。只有不断强化本国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与境外、国外实行中外之间的“强—强合作”。如果政策得当,本世纪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0%~15%是完全可能的。

5.努力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其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和推动全社会技术创新的基地 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5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几年来已显示了较强生命力,这批高新区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也是促进全社会技术创新的示范区。高新区中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员素质都更能适应创新活动和创新管理。努力办好、严格考核、积极扶持各地高新区将对周边相邻地区的企业和产业创新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6.加快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为大规模利用国内外创新信息资源铺平道路 正在筹建的“中国国家信息化基础结构(CNII)”,其目的是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建成的CNII将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相联通,从而成为全球信息的共享者。要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借助CNII从世界各地的数据库、信息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加快CNII建设是跨世纪前后我国走上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措施,只有实现了CNII向所有技术创新者提供三维多媒体信息,我国大规模利用国内外信息的时代才算到来。

7.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的投入是强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保证,“九五”计划对这种投入应有明确的体现 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期的我国企业,常常为创新资金的缺乏十分困惑。此外,因税制改革未对创新产品给予相应的考虑,也未对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相应的考虑,几乎所有的创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均失去了政策保护和优惠,而它们所承受的风险都不会因税制改变而降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要把发展高技术产业摆到优先位置,在财税、信贷和采购等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因此,在“九五”计划制定中,应认真体现《决定》的精神,恢复经国家或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及其他创新产品的原有优惠政策,并建立一笔数量可观、有投入力度的高技术创新基金。基金的使用需经过严格的项目评审,以有偿贷款或无偿拨款的形式注入创新项目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后,获益企业应向基金上缴适当比例的风险投入回报,以保证基金能够持续运作。

8.技术创新需要大量人才,人才是科技知识和力量的载体,是发展新一代生产力的关键 我国现有的1800多万科技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要充分发挥各类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我国劳动大军中的科技人才比例偏低(每百万人口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发达国家的1/10左右),还需大力培养、造就一代立志献身科技进步事业的跨世纪人才。此外,在海外居留,我们还应以灵活、务实的办法,吸纳大批在海外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归国服务或留驻国外为祖国服务。

五、产品创新的选择与评估

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基本体现。产品的生命循环与企业的生存活力高度相关。

(一)国际产品的生命循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产品被市场的接纳程度、销售状况都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变化有如生物的生命历程:诞生—成长—成熟—衰亡。世上不存在永远畅销的产品,任何产品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循环,都要在这个循环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

在各国研究技术创新的热潮中,1968年,美国学者韦烈(L.T.Welle)对美国工业发展形态的产品生命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国际产品生命循环理论”(International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IPLCT)。

IPLCT指出,一项国际性产品的生命循环周期,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见图2),即:

图2 TPLCT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制期。美国率先开发出某种创新产品,首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当其他国家和地区相继产生了对该产品的需求,并向美国购买时,美国创制的该产品独占国际市场。

第二阶段——设厂期。由于国内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增加,市场规模扩大,美国开始在国内增设工厂。同时,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和便于占领国际市场,美国也在国外设厂,就地生产、销售。

第三阶段——争夺期。美国在国内外设厂生产,促进了该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扩张。由于市场利益的刺激,其他发达国家也竟相仿效、生产和销售该项产品。当许多国家都能大量生产该产品时,美国和其他国家在市场上进行激烈争夺。

第四阶段——再创期。各国普遍生产销售该产品后,市场日趋饱和,利润水平日趋下降,美国退出这一低效益的领域,不再生产该产品而宁愿向其他国家购买。此时,美国把人财物力倾注于新的产品创制上。

如上述,一项国际性的创新产品,通过创制期——设厂期——争夺期——再创期四个阶段完成了一个产品生命循环,并进入新的循环。

IPLCT认为,大量的创新产品循环,首先是由美国引发的,然后向发达国家扩散,最后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在创新产品不断从美国经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的过程中,美国不断淘汰旧产品,创造新产品,保持不衰的创新势头,引导世界创新产品的潮流。

(二)IPLCT的不足和补充

IPLCT给人启示,但也存在不足。

首先,当代若干新技术及其产品不一定创始于美国,谁拥有先进的技术,谁就可以率先开发出创新产品进入国际产品生命循环,并占据领先地位。在这方面可以列举许多例证。例一,获1973年诺贝尔奖的美国勃兰恩·约瑟夫逊发明的“约瑟夫逊器件”,经日本改进后率先进入了各国电子市场;例二,1967~1971年,日本首先在计算机中采用IC(集成电路)代替晶体管,使日本生产的计算机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由14%上升到54%,同期,发明IC的美国却由25%下降到3%;例三,获1979年诺贝尔奖的英国乔弗莱·斯菲德发明的CT扫瞄仪,经美国的后续开发和改进后,技术及产品不断创新,为美国赢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其次,在国际贸易空前发达的现代,新开发的创新产品不一定以国内市场为基础。日本彩色电视机的应市就是一例。70年代日本开发出彩电后,最初5年几乎100%出口美国,5年之后日本国内市场对彩电才有了较强的需求。再次,经济水平较差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生产合作中不一定要等到最后才参与创新产品的生产。近几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往往在发达国家刚开拓某项创新产品时,便以合作者的身份,承接某些零部件或原材料的生产而投入创新产品的生产活动。例如,目前我国的航空工业企业与美国公司合作,承接新型喷气客机的机头、尾翼、机身及其他零部件的生产。

尽管IPLCT存在若干理论缺陷,但对其不足进行补充和修正,仍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有益的认识:

1.创新技术,特别是工业化的创新技术的扩散,一般都依照由“创新技术发源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逐步推进。

2.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能力低下是可以改变的。要改变现状必须打破IPLCT的自然顺序,为夺取某些新技术的领先权,要选好突破口,积极有效地投入人财物力。强化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转化机制,使循环起点向我国转移,或把我国在循环中的地位提升,避免成为发达国家廉价劳动力的主要供应者。

3.充分利用我国的某些技术优势,形成一批新的IPLCT循环源。例如,我国的水稻良种培育、汉字信息处理、人工晶体材料等,使我国成为某项技术和产品在国际上领先进行创制和再创的国家。

4.掌握IPLCT的轨迹,适时引进新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突破,实现技术的跃迁发展。

5.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创造适合本身技术经济基础的新技术及其产品,占领某些IPLCT的有利地位,系统、持续地进入国际技术经济循环。

(三)产品开发的选择与风险

产品创新是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基本表现。成功的企业必然是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产品一代胜似一代的企业。创新产品必须与国内外市场实际、本企业能力实际相联系,在确定产品创新计划时必须慎重选择。

一个企业创新产品的成功率与该企业产品方向的匹配性高度相关,按原有产品方向开发相关产品容易取得成功。开发非相关产品难度大,成功概率小,实际成功率比开发相关产品的成功率低50%。

开发创新产品的成败概率,可以通过事先周密的成功可能性评价来预测。不少案例还说明,充分地进行成功率可能性评价,容易在实际的创新产品实践中取得成功。

开发创新产品应考虑本企业在该产品所属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以及该产品的特性与本企业技术能力、销售能力是否相适应。一般说来,产品的特性与本企业的能力相适,且本企业在该产品的所属行业中占有优势地位,则开发该产品的成功概率大,即风险小;反之,成功概率小,风险就大。理论上存在一个成功与失败概率相等的“临界线”。在此线附近存在一个“中等风险区”,在“中等风险区”的两侧分别是“低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一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承受风险的能力,在适当的风险区内决策(见图3)。

图3 产品开发风险分区

为了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建立常设的直接由企业决策者分管的技术及计划评审组织,并吸收企业内外的专家进行预先评估、筛选和推荐若干产品创新项目及实施计划,供企业决策。评估的内容包括技术、经营及总体三个方面,其要点有:

1.技术评估要点

(1)人力资源:数量、质量、技术熟练程度;(2)群体状况: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人际协调;(3)投资强度:投资总额、投资时序、投资速度;(4)装备水平:基础设备、试验手段、运行状况;(5)技术前景:技术障碍、技术趋势、成功概率。

2.经营评估要点

(6)财务潜力:销售、税费、利润、资金回收;(7)竞争地位:商业渠道、产品价值、企业声誉;(8)市场分析:销售形势、市场份额、市场拓展及萎缩。

3.总体评估要点

(9)产品战略:目标、重点、步骤;(10)资源动员:生产要素集结、动员项目的时空分布;(11)计划协调:新老产品衔接、生产能力利用、效益状况优化;(12)组织管理:计划实施、跟踪监控、调度调整。

上述12项要点,可作为企业开发创新产品的基本思路。当我们具体处理某项或某一类产品的开发计划时,应根据实际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决策者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标签:;  ;  ;  ;  

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_技术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