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大军正从美国撤出——再谈日美经济冲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美论文,美国论文,大军论文,再谈论文,日本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美日经济关系始终是各自经济发展的国际支柱之一。进入90年代以后,美日双方不仅在经济摩擦的程度上日趋激烈,而且经济摩擦的领域也不断扩大,由以往的贸易、投资领域逐步扩大到工业、农业、金融、服务以及高科技领域。当然,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以及美日各自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两国在双边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及立场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相互冲突与摩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汇率风潮波及贸易
日元和美元的汇率最初确定于战后初期的1949年, 当时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360日元。自70年代以来,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浮动汇率制的实施,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也开始出现间断性升值趋势。 经过5次较大的日元升值风潮,日元对美元的比价已由70年代初的1 美元兑换360日元,升至90年代中期的1美元兑换80日元,升值4.5 倍。 特别是1995年,在墨西哥“金融地震”(比索贬值)、英国巴林银行倒闭、美元汇价暴跌等重大事件所引起的国际金融大动荡中,日元对美元的比价轮番上升,频频刷新纪录,短短4个月时间里竟升值20%以上, 并一度突破1美元兑换80日元的新一道“心理防线”。
在日元不断升值的情况下,日本的出口成本上升,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相对削弱, 其对美出口的增长势头也受到一定遏制, 逐渐趋缓。1986~1990年,日本对美出口增长率仅为2.53%,远远低于日元升值前1981~1985年的17.12%。进入90年代以后, 日本对美出口基本处于停滞或增长率极低的状态,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下降趋势。
在美国对日出口方面,由于美国商品因美元贬值而价格竞争力相对增强,兼之日本政府在美欧各国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部分国内市场,所以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明显增长势头。1985~1988年,美国对日出口年均增长率达19.13%,远远高于1981~1985年的1.05%。进入90 年代之后,美国对日出口仍呈缓增势头。从美国对日出口商品的构成来看,农产品、医疗保健品、个人用计算机、手提式电话、汽车以及飞机等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
汽车是美日贸易摩擦的核心所在,多年来一直是美日贸易谈判及综合经济谈判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一项谈判。1995年6月28日, 美日双方在经过紧张、激烈、艰巨的拉锯式谈判之后,终于在日内瓦就开放日本汽车和汽车零配件市场问题达成协议,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爆发的贸易战,也使美日关系避免了在经济领域的一场危机。根据《美日汽车及汽车零件协议》,日本方面将放宽对汽车配件市场的管制,增加经销外国车的经销点数目以及各大汽车公司增加购买美国产汽车零配件。而美国方面则同意放弃过去一贯坚持的在对日出口汽车、零部件及日本的车检制度改革上设定数值目标的要求。美日谈判成功的消息发表后,两国政府均表示了积极的欢迎态度。美国贸易代表坎特称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是向打开日本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
当然,汽车贸易协议的达成只不过是暂时为美日贸易争端划上一个句号。协议需要好几年时间才会有真正成果,其实施还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并且,就协议本身而言,美日双方在关键的“数值指标”问题上以并列形式写入各自的主张,尚未取得真正的共识。换言之,日本政府有可能根本不接受美国在协议中单方面列入的数值指标,有关协议内容对日本政府并无约束力。可以认为,美日协议的达成不仅远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埋下了新的火种,事实也的确如此。就在美日汽车贸易协议刚达成几天后,美日之间又于1995年7 月爆发了航空货物运输和胶卷贸易方面的争端。在同年10月底举行的第31届东京汽车展示会上,美国“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三大汽车公司的代表,以咄咄逼人之势,和丰田、日产等日本五大汽车公司进行会谈,要求他们履行所达成的美日汽车贸易协定,兑现其“增加购买美国产汽车零配件”的承诺,向美国开放市场。但日本方面却一如既往,寸土不让,结果不欢而散。由此可见,美日之间在贸易以及双边经济关系方面的严重不平衡局面,虽因日元升值、美元贬值而略有改善,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却谈何容易。
泡沫经济咽下苦果
近年来,只要一谈到日本经济,则必然涉及“泡沫经济”,说得夸张一些,“泡沫经济”似乎已成为日本经济的代名词。日本的泡沫经济形成于80年代中后期,1989年达到高峰。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显著地脱离了经济实体,金融交易过度膨胀,完全不能直接反映生产活动。1990年初,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暴跌为开端,地价随即暴跌,持续了5年时间的泡沫经济也宣告全面崩溃, 日本经济开始步入战后历时最长的一次经济萧条——“平成萧条”时期。
在泡沫经济膨胀时期,日本人曾纷纷向海外投资,在美国、西欧等地掀起一股抢购房地产的狂潮。据说1990年末,日本的土地资产价格,竟然高到可以购买4次比日本大25倍的美国; 仅东京都的皇宫所在地的价格,就可以购买作为美国第一大州的加利福尼亚州!而1989年秋日本索尼公司和三菱房地产公司分别以巨资买下哥伦比亚制片娱乐公司和洛克菲勒中心所引起的强烈震动,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可惜好景不长,自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在国内房地产价格暴跌的同时,日本投资商在海外的房地产价格也大幅度下降。日本人拥有房产最集中的美国洛杉矶闹市区,其商业楼价猛跌了40%~50%;三菱信用银团当年在夏威夷花3.6亿美元买下的一家豪华酒店, 每年亏损金额高达4000万美元,最终不得不以1亿美元出售;著名歌星千昌夫以1.51 亿美元买下的毛伊岛上的度假村,最后的出售价格仅为4200万美元。至于索尼公司在好莱坞的遭遇,就更为典型。1989年9月,该公司以34 亿美元买下哥伦比亚制片娱乐公司时,曾踌躇满志,风光一时,意欲通过好莱坞这个举世瞩目的大舞台走向全美国乃至全世界。但仅隔五载,索尼公司就亏损了其创建以来的最大一笔亏损额:32亿美元。它几乎足以再买下一个哥伦比亚制片娱乐公司。根据美国梅里尔—林奇证券公司专家们的分析,购买不当、管理不善、没有方向,是索尼公司所犯的致命错误。
金融领域丑闻频仍
90年代以来,受泡沫经济破灭的巨大影响,日本金融界的呆帐即“不良债权”问题日益严重,许多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不断恶化;信用急剧下降,筹资成本上升,资金运转困难,不少中小金融机构因无力支付而陷入危机、纷纷破产。如果从泡沫经济崩溃之时的1990年下半年算起,至1995年秋,日本的呆帐总额已高达40万亿日元(如按民间的估计则为60万亿~70万亿日元);10余家金融机构因此而先后破产;4 家金融机构和两家石油公司接连因金融交易而受损,损失金额高达5030亿日元。
1995年8月, 国际著名的金融机构资信评定机构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对日本的50家银行进行了信用评定。由于呆帐太多,没有一家银行获得“A级”,只有一家地区性银行——静冈银行获得“B级”,而三菱、东京、三和这三家大银行反跌至“C+”,第一劝业、富士、住友等10家大银行仅得“D级”。这种状况, 客观上使日本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筹资的成本增加,难度增大,一些外国银行还削减了同日本金融机构签订的融资合同金额,甚至冻结合同。
受巨额呆帐的困扰,许多金融机构开始改变经营方向,由以往的以放款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转变为到证券市场上去冒风险,获取暴利。但正如金融界一句老话所言,投资风险与获利永远成正比。大和银行纽约分行因雇员从事非法证券交易而导致1100亿日元的亏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大和事件”发生后,美国司法当局和金融当局立即作出强烈反映,不仅逮捕了井口俊英和大和银行纽约分行行长,而且还发布命令,限令大和银行在美国的17家分行及大和信托投资公司在90天内停止一切经营活动,撤离美国,并规定大和银行3 年内不得在美国重新开展金融业务。面对美国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严厉制裁措施,为避免由于关闭其设在美国的分行而造成的损失,大和银行已主动与住友银行接触,并就今年秋天合并一事达成了基本协议。
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方面在“大和事件”上之所以采取如此严厉的制裁措施,一方面是因为已经对日本式的金融体系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欲借此而“杀一儆百”;另一方面也是美日双方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中由来已久的各种矛盾和积怨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