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之我见论文_谷永艳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之我见论文_谷永艳

黑龙江省农垦饶河农场小学 谷永艳

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说“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于漪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故事引路激“趣”,让阅读润泽孩子的童年

培养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对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领悟到唤起孩子对语文的向往和喜爱,激活他们读书的热望,阅读才会成为快乐的旅行。

1、故事引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一年级开始我每天抽出5分钟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些故事和他们的日常见闻很接近,又延伸到生活的大千世界,让孩子们明白这些有趣的故事都是老师读书才知道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成了孩子们的课堂甜点,引起了他们阅读课外相关内容的兴趣。引发兴趣之后我又开展轮流读故事活动,每天早上都有两个孩子为大家朗读故事,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这也是孩子们的另一种阅读方式。

2、创建书香家庭积极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帮助孩子购置图书,和伙伴们交换图书,提倡家长与孩子亲子共读,共同体验阅读的快乐,努力营造有利于孩子阅读的家庭氛围。

3. 提供展示平台。在班级内经常开展主题阅读展示活动,让孩子充分展示阅读收获与成果,及时评价激励,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读书的热望与日俱增,有空拿起书看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从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

二、坚持范读引路增“趣”,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优秀的教师范读,会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课文的意境中,带入作者所描述的美丽神奇的艺术世界之中。一字、一词、一段、一篇语言文字,都需要用优美的声音去唤醒。古人云:“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识其真味。”教师范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进入意境,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朗读《长征》这类作品时,我就读得激情昂扬,突出那种气势磅礴、排山倒海之势;朗读《赠汪伦》这类古诗时,我就读得饱含深情、抑扬顿挫……每学一篇课文我一定要通过绘声绘色的范读,“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这样就使课文与师生的感情有效沟通并产生共鸣,形成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意境。所以说,优秀的教师范读是教师对文章的成功二度创作。

三、课外经典诗词积累中求“趣”,充实个性语言的库存

郭沫若曾作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可见,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语言积累十分重要。所谓厚积才能薄发,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引导学生多背一些好的名言佳句、精彩片断,学习课文的布局谋篇,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我要求孩子们每天课余时间自由背诵一首诗词。坚持晨读时请一名孩子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诵读。几年下来,孩子们经典诗文的积累相当惊人,涉及历代诗词歌赋文等多种形式。用诵读来为孩子们的精神打底,这是一种美丽的出发,这些灵动的词句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第一条金科玉律就是:给学生以劳动的快乐,学习成绩的快乐,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个人荣誉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课堂上、班会上请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诗词,放学了在家校微信群中展示。即便是寒暑假也从不间断,这样的作业既能拓展文化视野,增加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又能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每天打开微信,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像一串串悦耳的音符,奏响了勤奋好学的旋律,这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经典诗词,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师生们在经典诗词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不断地吸取知识,其间穿插着老师、家长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使每个孩子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坚持不懈的积累语言储备量日见丰盈,孩子们诵读的热情更高了。

四、下水引路激“趣”,激发写作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亲自“下水”,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教师写“下水文”感同身受,写作指导时就会有的放矢。在《XX,我想对你说》作文课上,我的下水文《同学们,我想对你说》把五年来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一幕幕,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尽述笔端,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着,一个个感慨万千,泪水涟涟。读完文章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传达着同学们内心深处滚烫的情感和浓浓的心意,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与期待。可以说这次习作从情感上打开突破口,形成了一种真诚相待、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所以,也有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谷老师,我想对您说》、《XX同学,我想对你说》的精彩文章跃然纸上。另外,下水作文还可使教师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为学生习作中的毛病开出良方,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情动而相随,进而喜欢上了作文。

总之,几年来,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做的努力为孩子们在文学积淀、文章修养和文风、情趣风格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好玩。”让知识变得好玩,让课堂变得好玩,让教学变得好玩,让语文变得好玩,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他们飞舞着“兴趣”的翅膀在语文的天空里自由翱翔吧!

论文作者:谷永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之我见论文_谷永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