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摘除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论文_朱劲

核工业416医院眼科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摘除术对泪膜稳定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129例行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2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则采用角膜缘切口,比较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高于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缘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能有效保持术后泪膜稳定性,减少术后不适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角膜缘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泪膜稳定;影响

泪膜自内向外分为黏液层、水样层和脂质层三层,它能防止泪液直接与空气接触而减少蒸发,从而保持角膜、结膜的湿润,其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填平角膜上的一些细小的擦痕,使角膜变得光滑,改善眼睛的屈光系统,视物时会更清楚。但白内障摘除术会不同程度造成泪膜稳定性改变,从而影响术后眼部舒适性,严重者甚至术后出现干眼症。为比较不同切口对手术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不同切口应用于白内障摘除术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9例行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81例,女48例,年龄在57-79岁之间,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12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男38例,女23例,平均年龄(64.9±2.2)岁,患眼共计72只,其中左眼35只,右眼37只,核硬度中Ⅳ级15眼,Ⅲ级24眼,Ⅱ级33眼,发病因素中外伤性白内障18例,并发性白内障7例,代谢性白内障36例,观察组68例,男43例,女25例,平均年龄(64.2±2.1)岁,患眼共计83只,其中左眼39只,右眼44只,核硬度中Ⅳ级19眼,Ⅲ级27眼,Ⅱ级37眼,发病因素中外伤性白内障21例,并发性白内障9例,代谢性白内障38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术前联合用药控制眼压,对于存在炎症患者可加用类固醇静脉滴注或局部滴眼,术中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观察组则采用角膜缘切口。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基础泪液分泌实验、下眼睑中央泪河高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述指标观测时间均为术前、术后1d、1周、2周及4周,泪膜破裂时间采用裂隙灯进行测量,窄钴蓝光观察发现最后一次眨眼,直至泪膜出现黑线或黑斑点的时间即为泪膜破裂时间[2]。将荧光素滴入患者结膜囊内,要求患者眨眼6-10次,确保角膜上能够均匀分布荧光素,观察患者角膜染色面积大小及程度进行积分计算,染色积分在0-12分之间,积分越高说明角膜荧光素染色效果越好。术后2周观察后囊破裂、混浊、角膜水肿、前房虹膜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均较轻微,经简单治疗后均痊愈。观察组术后发生角膜水肿2眼,后囊破裂1例,前房虹膜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8%(4/83),对照组术后发生后囊破裂2例,角膜水肿5例,前房虹膜炎2例,12.5%(9/7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则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角膜缘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可有效保持术后泪膜稳定性,减轻患者术后眼部不适感,降低术后发生干眼症的风险。手术不可避免导致眼部损伤,这些机械性损伤、炎症反应和水肿等,会严重影响泪膜黏液层对角膜、结膜的黏附作用,黏附作用降低会减弱泪膜水样层对结膜和角膜的湿润作用[2],临床表现为眼睛干涩、不适等症状,此期间患者泪膜破裂时间会明显降低,泪膜稳定性破坏则会影响其对角膜细小擦痕的填平效果,粗糙的角膜改变了眼睛的屈光系统,导致视物模糊和不清晰,因此术后泪膜稳定性越高,患者出现眼部不适及视物障碍的机率越低[3],所以临床应选择利于保持泪膜稳定性的术式,本文选用的角膜缘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就能有助于提高泪膜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灵波.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摘除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94-95.

[2]张秀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4):58-59.

[3]王哲,赵俭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核出囊袋的手术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3):152-153.

论文作者:朱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6

标签:;  ;  ;  ;  ;  ;  ;  ;  

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摘除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论文_朱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