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论文_蔡小兰

诠释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论文_蔡小兰

尤溪县第五中学 福建 三明 365100

摘 要: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没有阅读,学习无从谈起。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目标所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阅读的提练、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阅读与写作同时绽放异彩,互相促进呢?笔者有以下两点体会:一、民主教学:激发兴趣、展示个性;二、巧用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民主 兴趣 个性 仿写 改写 简写 补写 悟写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以本教本,应该注意润物细无声地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指导学生的写作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能运用好“阅读”与“写作”这两把利剑,我们的教学将充满乐趣、充满激情、充满力量。只有这样,阅读才会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写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民主解读——激发学生兴趣、展示学生的“个性”

1.巧设课堂导语,激发兴趣。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一部精彩乐章,那么导语就是演出之前的序幕。好的导语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朱自清的《春》一文,我这样设计导语“春天到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我们会想到春天的哪些美好的景象呢?……”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再引入新课,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2.善于质疑,激活思维。新教材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教会学生质疑,要引导学生能逐渐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不断的质疑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趣。教师应变过去的传授者为现在组织者、合作者、探究者。

3.提倡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发展,语文同社会、同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抛弃以往教学中老师照搬教科书、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要拥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和意见,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审视分析问题,发散思维,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灵活的思维能力。

4.以生活激趣,尝试语文的实用性。学习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语文信息。新教材更是把课堂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应该利用生活这部书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联想公司曾推出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广告语巧用双关,达到了宣传联想电脑的目的。通过让学生分析这则广告的妙处,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再如学完《社戏》一文后,我让学生举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巧用“练笔”方式,提高“写”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了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学生对积累的运用,而我们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这种融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写作迁移训练:

1.仿写。首先是能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为写作提供范例。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就是这样的范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类的阅读积累,能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语言素材库。阅读之后,让学生进行微型作文训练,或仿写文章的开头,或仿写春天的景色,……在润物无声的训练中,学生的作文能力会不断提高。

2.改写。譬如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或现代诗,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翻译。如在教学《望岳》一诗时,就让学生紧紧抓住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会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并不限体裁地将之改写成精美短文。结果学生们既深刻地理解了诗作,又拓展了自己的思维,真是一举两得。

3.简写。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语言组织结构形式,概括提炼课文的内容,字数一般为原文的三分之一左右,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

4.补写。抓住课文中那些概括抽象但与主题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对于那些比较简短的文章,可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写:或给句子加修饰成分,或给人物加外貌和心理活动描写,或扩充情节等。

5.悟写。学习文章,我们要以参与者的身份和文中的人物同欣喜、共悲伤,在感情上融入,用心灵去感受,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课文,再结合自己对课文、对人物的感受撰写成文,这样才能写得入木三分。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文练笔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从而将课文练笔拓展成为阅读练笔,乃至生活练笔,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

学生一旦养成了练笔的习惯,就会主动观察社会、关注社会,并会提出自己的观点。若持之以恒,学生便会从思想、观察、选材、组材等方面得到迅速提高,写作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你的语文教学也将会充满激情,光芒四射。

论文作者:蔡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诠释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论文_蔡小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