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的内外部原因及其互动_心理发展论文

论德育的内外部原因及其互动_心理发展论文

论德育的内外因及其相互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因论文,相互作用论文,德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育过程离不开德育内、外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德育内、外因相互作用并不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形成和提高。从效果论角度辩证地看,品德内化是德育内、外因相互结合后,在又统一又斗争中达到正向平衡和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德育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德育内外因的积极因素,努力克服和消除其消极因素。这样,德育实践才能自觉地步上“内化”之路。

(一)德育内因与内因培植

1.德育内因:学生内在因素及其矛盾运动。个体内因由认识、需要与动机、情感与态度构成。行为科学理论认为,认识、需要与动机、情感与态度是构成人行为的内在根据。如果把认知系统活动看成是感受信息,处理信息,得出一定意义的操作活动,那么人的需要与动机、情感与态度对一定行动则起着激励、促进和维持的动力作用。

学生内因在矛盾与冲突中增强。首先,学生思想发展是新需要与原有思想水平矛盾运动的结果。个体内在因素发展,必须要有新需要,且这种新需要必须同原有心理水平构成矛盾运动。在这里,新需要是矛盾活跃一面,表现为兴趣、爱好、欲望、动机、目的、理想、信念等;而原有心理水平是矛盾稳定一面,主要包括原有知识经验、智力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和当时心理状态等。由于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构成了矛盾,就产生了心理发展的动力。其次,学生内在品质是知、情、信、意、行各要素均衡发展的产物。当思想政治道德认知向学生输入时,他开始接收外来信息,其思维沿着“知道——理解——认同”层次发展,逐步掌握起“认知”;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反复心理体验(特别需要在实践中体验),逐渐丰富起情感;良性心理体验又激发着其内在需要层次升华,从而发展成为品德需要,产生出对品德的追求,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又反过来强化良性的心理体验;随着品德需要升华和情感增强,学生对非道德因素干扰的抵抗力不断加强,这时就具备了顽强意志,形成了坚定品德信念,实现了认知“内化”。再次,学生内在品质是内部思想道德环境扩展的反映。个体“内部思想道德环境”,是其长期生活的心理体验和经验积累,带有感性成分和混杂性,所以,一方面学生有接受外部信息的要求和愿望,他们非常需要有人帮助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这是一种“期待心理”,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是完全被动地接收任何外来信息,而会对外来思想道德信息进行有选择接收和接受,甚至会消极抵制,这是一种“抗拒心理”,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阻力。

2.德育内因培植:发展主体个性。德育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克服和消除其消极因素,需要教育去培植和开发其内在优良品质,促进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形成完善的个性。个性指个体在其自身条件和环境影响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使其成为它自己而不是别人的所有综合特性。个性是个体内在的但又在行为时表现出来的倾向性特点,是人在情境中作出反应时,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结构性质和动态性质。个性非先天具有,是在后天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即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连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个性要注重发展后劲和开发动力,实现个性发展中的质与量统一,提高个性价值。对此现代社会提出了教育个性化要求。所谓教育个性化,是指从人的个性出发进行教育的思想,是相对于传统强制划一的教育思想而言的,是对划一性教育的否定。它强调在共性基础上发展个性,使个体有更深厚的根基;在发展个性同时发展其他方面,使个体的展示具有丰富的内涵。

(二)德育外因与外因优化

1.德育外因:社会环境因素。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是在外部社会环境影响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苏联学者列昂节夫认为,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有三个基本的参变量,即主体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广度、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层次和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构。学生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思想道德素质才有可能形成和发展。正如柯尔伯格所说,道德发展来自社会冲突情境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个体道德品质形成过程是在受教育者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过程。

德育环境是德育活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就学校德育范围来说,它分为外部德育环境和内部德育环境两类。学校德育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所以外部环境对学校德育影响十分巨大。它大致有三个层次:宏观层——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这是社会大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其中政治因素影响着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制约着学校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经济因素影响着学生品德的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文化因素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和行为取向,制约着学校教育水平。中观层——社区和行业因素,社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微观层——家庭因素,家庭是人成长的初始环境,其物质条件、情感氛围、社会背景、家长文化水平和价值观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内部德育环境指学校内部物质和精神的、有形和无形的诸种因素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育因素。包括:硬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因素。这是校园一切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由学校的自然地理位置、空间构造、基础设施、人文景观、图书资料等等构成。对这些物质设备按德育规律加以精心设计和构造,能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因素。软环境——校园精神环境因素。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因素渗透到学校,会引发学校特有的群体心理反应;校园物质因素与人结合能派生出“生命”情境;校园人际交往对师生有巨大潜在影响;校风、学风、班风、师生作风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媒体能引导舆论,营造环境,培育情操;特别是教师的教育行为,更是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

德育环境的功能有:认识导向功能——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和因势利导和导向作用。情感陶冶功能——内外德育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大教育场,各种教育因素对学生情感施以熏陶和感染,激发他们情感的产生和发展。行为规范功能——对学生行为有约束与规范作用,促其朝着社会要求和期望方向发展。政治塑造功能——对学生政治思想、政治品格、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都有塑造作用。心理建构功能——对学生性格、心理乃至人格形成产生作用,从而间接地影响其接受心理。榜样示范功能——德育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榜样教育因素,榜样的形象将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起着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作用。育化矫正功能——德育环境与德育对象结合会产生内在教化和纠偏机制,从而使学生不断得到培育、教化和矫正、逐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都对学生发展起着制约性作用。就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德育就是教师运用外部条件对学生内心世界进行“影响”和“干预”的过程。尽管这种“影响”和“干预”有计划、有意识和有目的,可它要对学生起到积极有效作用,仍需要条件,这就是只有当学生目前的思想状态与教育者的教育处于某种矛盾冲突,从而激起受教育者积极思维与奋发向上的力量时,教育才有效。

2.德育外因优化:建设良性环境。良性德育环境是一种理想的动态的育人环境,是按照德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组织起来的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有序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学生能全面吸收养料,能较好地把社会要求与规范内化为自己稳定的心理品质。

(1)横向统一、纵向一致与整体优化。横向统一是说学校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与社会德育环境协调一致,构成一个统一完整系统,形成横向教育合力。纵向一致是指环境建设各个阶段之间要承前启后,注意衔接,避免出现脱节和重复现象,保持前后连贯一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形成纵向教育合力。整体优化一要综合治理社会环境,从全局角度把改造和创造环境工作辐射到社会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人,既注重社会阴暗面的清除,又注重良好社会舆论和氛围形成;二要努力营造好“小气候”,把校园建设成奋发向上的“空间”,把班级建设成积极上进的集体。

(2)凸显特性、强化优势与强正减负。环境中各种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相应影响,因而无论是利用外部德育环境,还是营造内部德育环境,都要考虑它的教育意义和感化净化功能。优化德育环境,要增强或突出环境某些特征,有意形成某些特定环境条件和意境来影响师生行为,如创建有特色的宿舍文化、教室文化、校园人文景点、校园文化走廊等;学校有各自外部德育环境和内部德育环境的特点与优势,充分挖掘、利用和强化已有的环境优势,形成优势德育传统,能推动整个德育环境优化;环境输送给学生的信息良莠相杂,既起到“信息教化”作用,也有“信息污染”等负面影响,德育环境要有净化功能,能够适时调控,以最大限度地强化正面信息和弱化负面信息,发挥最佳育人效果。

(三)德育内外因相互作用与有机结合

1.德育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德育内因与外因的正向作用。所谓正向作用,是指德育内因和外因相结合后,在又统一又斗争中,起着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德育外因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内因,与内因的积极因素相结合,强化了内因的积极因素,使其在与消极因素的对立统一中,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进一步巩固其支配地位,更有力地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加速了学生品德内化过程;德育外因的积极因素作用于内因,对内因的消极因素产生影响,致使消极因素被消灭、削弱,或者转化为积极因素,使内因积极因素在与消极因素的对立统一中,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或使其支配地位进一步加强,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德育外因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分别与内因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相结合,经过“优化组合”的激烈矛盾斗争后,内因积极因素最终取得较原来更为有利的优势,而起着主导作用和支配地位,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

2.德育内、外因有机结合。德育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关系表明,德育过程只有充分实现内、外因有机结合,或以外因的积极因素有效地影响内因的消极因素,德育内化才能完成。德育内化的一切有效策略,都应基于对这一作用关系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

(1)以德育外因积极因素用于内因,消除或转化内因消极因素。人是社会的产物。学生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和作用,其“内部思想道德环境”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东西,有的基本产生某此心理疾病,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品德内化。同时,学生思维、认知、情感、意志、道德、生理心理等均处在发展状态中,抗拒外界不良影响的能力也相对较弱,迫切需要德育用外因的积极因素去促进之,以消除或转化他们内因的消极因素。

一是异类定势的改变。异类心理定势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心理倾向。改变之需贯彻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理论武装、真挚感情启迪、身边典型激励、优秀人格吸引学生,在以理服人、以事实服人过程中,调动学生内在动力,启发学生觉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二是消极情绪的消除。学生存在消极情绪,如厌恶、悲哀、气愤、过分激动等,情绪就低落,此时积极进取心很难诱发,教育不易见效。消除学生消极情绪:指导学生树立恰当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学生的一种对自己行为所要达到目的的心理需要,如果学生对自己抱负的“期望值”太高或太低,实践中常常落空、或轻易实现,学生情绪波动就大,心态不正常;注重发展学生内部控制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耐挫力;尊重与关心学生,教师必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矛盾和困难,让学生在心悦情稳状态中接受教育,努力改进德育方法,讲求教育艺术性,提高育人水平。

(2)以德育外因积极因素作用于内因,强化内因积极因素。学生内在“期待视野”非常强烈,无论是积极上进心,还是丰富情感,或是各种内在需要和发展欲望,都是学生内因中的积极因素。德育过程里,积极的德育外因如能与学生这些积极因素有机结合,无疑地十分有助于德育沿着“教——受——化”逻辑顺序发展,培养起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依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把观察、选择和思考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感受信息的同时,发展选择和处理信息能力,使他们在掌握事物规律的同时,能运用规律去把握事物本质,发展认知力。为此德育过程必须实现教育量与接受度相一致;找准最佳“结合点”,教育适合学生内部认知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虚实相兼,使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提高与实际思想觉悟提升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其次,把准学生实际需要与动机。学生内在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受教育、求进步需要,也有向善、提高思想道德境界需要等。这些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出发点,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驱动力。德育只有把准学生需要,或有意识地开发学生需要,并使教育适应学生内在心理需要,才会引发学生极大的接受兴趣,产生积极接受心理和行为。德育实践要把握学生现实需要、主导需要和需要发展动向,有针对、有目的和有创造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确立起正确的需要观;用社会需要驱动学生,使社会要求尽可能地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提升学生内在需要层次性和成长自觉性;把准学生深层潜隐的动机,发现其追求之真正意义和价值,进而为动机引导创造条件。

再次,遵循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情感在品德形成中具有动力作用,德育要用良好情感激发学生,促其高涨情绪及时转化成品德修养的增力作用,并及时转变其悲观丧沮情绪,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使学生的情感沿着“情绪——情感——情操”方向发展,从而丰富起情感品质,养成良好情操。具体做法有:以理育情,对学生情感培养要从提高认知水平着手,让理智来支配情感,达到情知交融和情通理达;以情激情,选用形象与感染力强的载体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富有爱,学会爱;以意调情,教师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意志力,引导学生学会情感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提高抗御各种不良情感能力;以行固情,学校德育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的活动(学习活动自然是最主要的活动),在师生、生生交互过程中感受和体验道德情感,教师要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去感染学生,丰富学生道德情感,以境冶情,学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校内教育环境,尤其要优化集体情境、德育情境、师生和生生交互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受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感染;以美唤情,德育应该充分、自觉地利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唤起学生的情感。

学生品德内化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德育外因的积极因素,无论作用一德育内因的积极因素,还是其消极因素,它要起到促进德育内化的目的,最终总要通过内因实现。因此德育要通过外因对内因的强刺激,真正发展起学生自我的修养能力。

标签:;  ;  ;  ;  ;  

论德育的内外部原因及其互动_心理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