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胸科医院内镜诊疗科 湖南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心理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组收集2014年6月~2015年5月间于我院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受检人员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受检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对照组50例受检人员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50例受检人员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受检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综合护理干预;心理状况;影响
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非常常用的诊断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许多患者因对该项技术了解不足,往往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从而对检查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临床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次研究收集2014年6月~2015年5月间于我院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受检人员进行临床研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2014年6月~2015年5月间于我院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受检人员进行临床研究,纳入标准:①均需施行支气管镜检查;②均符合支气管镜检查的相关适应证;③受检人员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本组100例受检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对照组中,男性受检人员23例,女性受检人员27例;其中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6岁,平均年龄(51.84±10.5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中专或高中26例,大专及以上15例;研究组中,男性受检人员21例,女性受检人员29例;其中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78岁,平均年龄(53.02±11.6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中专或高中27例,大专及以上13例。两组受检人员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存在临床可比性。
(二)护理方法
(三)对照组
对照组50例受检人员给予常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向受检人员讲解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方法、操作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知识等内容。
(四)研究组
研究组50例受检人员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环境支持护理干预等两方面内容,具体如下:(1)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待受检人员确定需行支气管镜检查后,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受检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以详细了解受检人员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情绪状态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针对具有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受检人员,护理人员应分析其产生该情绪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与解释。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向受检人员详细讲解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方法、操作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知识,还应向其详细介绍检查的具体过程、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并使患者认识到虽然支气管检查属于有创侵入性检查,但其操作时间较短,术后即可迅速恢复,不会对机体造成任何不良影响[3]。同时还可通过邀请进行过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现身说法的方法来有效缓解受检人员的不良情绪,以有效提高其依从性。常规护理干预的对象仅包括受检人员,而综合护理干预的对象也包含了受检人员的家属,经对其家属健康宣教后,再由家属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增加宣教的可信度,并且提高家属的疾病认识也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可安排护理人员演示支气管镜检查的体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等操作。叮嘱受检人员检查前需进行4h进食,并给予患者合理的功能训练和用药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2)环境支持护理干预:因病情未明,故受检人员往往会对自身疾病与支气管镜检查存在一定的惧怕心理,故容易对社会及家庭环境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的朋友、家属于检查前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和安慰,以为患者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5]。
(五)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受检人员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越严重,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分别采用x2比较法与t检验法对本次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表1可见,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又以研究组的降低更为显著(P<0.05)。
3 讨论
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呼系统疾病诊断技术,特别是对于肺部疾病的部分病变位置确认与进一步细菌学及细胞学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由于大多数患者对于支气管镜检查的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于该检查存在过度恐惧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安、紧张、恐慌、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而明显影响了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进行[6]。因此,在支气管镜检查前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与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支气管镜检查前的心理护理干预工作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工作人员的关注。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到其耐受度,患者常伴有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往往会使患者的部分行为出现变化,而护理人员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干预,即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7]。本次研究中我们对研究组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患者生理舒适度的影响和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81-2284.
[2]曹小燕,徐东兰.支气管镜检查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437-438.
[3]兰红云,何娟.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321-322.
[4]钟紫外,陆晨.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17-318.
[5]杨冬梅,梁占维,刘英真等.舒适护理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7):1090-1091.
[6]谷朝晖,谭小武,陈林等.主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355-356,358.
[7]刘建明,柳南,唐秋萍等.综合干预措施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心理影响的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3):315-316,319.
论文作者:陈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患者论文; 人员论文; 心理论文; 支气管镜论文; 情绪论文; 状态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