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现代化_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现代化_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力资本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起源于18世纪,但真正形成则为本世纪60年代。

1、人力资本的早期研究

18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大工业时代,生产力由此发生了三大根本变革:一是自然力代替人力,机械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二是科学技术代替经验工艺套路,科技与生产互动作用日益加强;三是专业技术培训代替作坊师徒传教,人的知识、技术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当时兴起的古典经济学开始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来关注教育对促进生产发展、增加财富的意义。著名古典学派代表亚当·斯密在其1766年出版的《国富论》(即《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中,首次提出“人的才能与其它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注: [英] 亚当· 斯密《国富论》上卷, 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的观点。他还详细地分析了人的经验、知识、能力作为财富和生产财富的重要作用,据此指出,“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以偿还,兼取利润”。由于要受教育才能学会特殊技巧,所以他既承认人的经验、知识能力是财富和可产生财富的观点,并提出为获得才能资本而受教育是一种投资的观点。(注:[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31—234页。)19世纪4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也研究了才能在生产中的作用,他提出物质与精神资本的概念,认为“精神资本”是由智力方面的成果汇聚而成,一个国家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精神资本的运用,为此他主张把教师列入生产者之列,因为教师“能使下一代成为生产者”。并主张“一个国家的最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的”。(注:[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8—124页。)

人力资本思想的这种发展,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反对而受挫。马歇尔一方面认真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教育投资可带来巨额利润,但他又认为人是不可买卖的,因而拒绝“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注:[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234页。)

2、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理论则形成于本世纪上半叶,首先是苏联经济学家特鲁米林写于1920年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这是首篇用数量统计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论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沃尔什(S.R.Walsh)于1935年发表了《人力的资本》,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并用数量方式研究了大学阶段教育经济收入的问题。但是理论体系的真正形成却是在50、60年代,首先是战后经济的狂飙般的发展促使经济学家关注这种迅速发展的动因,其次是运用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解答从1929年到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问题,引发了对人力资本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研究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起了重大的作用,他于5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研究,1959年发表《人力投资》,1960年他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演讲,其观点之新颖,论证之系统,并且以解答美国经济增长难题而震惊经济学界,从而引发世界性对人力资本的研究。 之后他又相继发表了大量论著, 并于1979年以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外,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S.Becker)以及丹尼森(E.Denison )也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

1、人力资本的定义及构成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而是一种有经济效率的资本。而作为资本就应有投资,他把人力资本投资分为五部分: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力的全部开支;在职培训,包括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非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注:[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0 页。)在这里舒尔茨非常强调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的重大作用,把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人力资本投资。因为在他所列出来的5 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五也主要是由教育水平决定或制约的。所以,他指出,“教育远不是一种消费活动,相反,政府和私人有意识地作投资,为的是获得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潜力,它蕴藏于人体内,会在将来做出贡献。”“作为一种投资,教育显然增加了那种无形储蓄。”“我主张将教育看作一项投资,将其结果看作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注:[美]舒尔茨著《人力资源投资》,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62页。)现代经济不仅决定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决定了这种人力投资是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收益率,而且这种投资既可增加其他经济要素的生产力,还能增加投资的自身的积累,因为对教育这种投资可反复使用,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因此,投资增量不大却能使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使传统的资本增加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发生逆转。(注:冯宣《科学知识与知识经济》,《科技日报》1997年2月3日。)

2、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表现为:(1 )现代经济已大不同于传统经济,除了相应的资本和自然资源外,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及能力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现代经济的本性是知识经济,即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知识不仅能提高投资收益率,也是说明收益率持续增长的根据,因此知识就是资本,掌握知识就是掌握资本,投资知识就是创造财富。1983年美国保罗·罗默教授提出生产要素有四种:资本、非技术性劳动、人力资本(可按教育水平衡量)、新思想(按专利权数衡量)。这一研究进一步强化了人力资本和知识的作用。专家预计美国每年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可代替4000亿人的劳动,相当于美国全部人口一年工作量的2000倍。(注:卢传继《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人民日报》1996年3月2日。)(2 )突出教育的生产性功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们处理经济条件变化从而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没有教育的作用,就不可能产生20世纪经济的繁荣,不可能产生现代经济并实现持续性增长。现代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创造现代经济的关键要素,具有培养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功能。(3 )阐明教育与现代化经济增长的内在互动关系和一般规律,指出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益原则,并大力倡导增加教育投资,建立起现代教育发展与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和操作原则。舒尔茨指出,教育与国民收入的正关系是以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正关系和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正关系为基础的。对个人来说,提高了个人劳动水平,增加了收入,对国家来说,教育投资提高了国民的人力资本,增加了国民经济总产值。因此,教育具有提高生产力素质的经济作用,还具有提高人们处理条件变化的能力,教育投资所引发的教育扩张,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收入。所以学校教育的投资不仅仅是消费,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将来的收入。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对西方尤其是美国20世纪前期经济增长的研究指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很大的。舒尔茨研究了美国1929年到1957年的经济增长得出教育在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33%,投资的收益率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中分别为35%、10%和11%,平均收益率为17%。丹尼森在《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一书中得出教育在这一时期国民收入增长中的贡献率为35%。可见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相当高的。

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指出,教育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这点在现代经济中是无疑的,但这种作用也依赖于经济增长;同时,也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带来经济增长;教育与经济的互动是通过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的。这是由于:一是教育与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互相促进的态势,例如经济结构变化时教育结构也应随之变化;二是教育作为一种资本储存只有在增加其存量的情况下,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这种增加或是教育质量提高,或是教育年限增加,或是受过教育的劳力人数增加等;三是必须有利于发挥教育作用的经济增长条件,如经济长期得不到增长则教育效益必下降;四是人力资本投资必须注重提高教育的“分配效益”才能获得最佳投资效果,因为这样通过提高人适应现代经济变化的能力来提高投资效益而不是单纯增加投资量。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实践所证明,只不过当时在新发现的狂热中并不为人们所注意。

(三)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现代化运动

1、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与教育现代化运动的兴起

人力资本理论虽然还带有把教育作为资本交换的庸俗经济学观点,计算方式仍不尽合理,但是它突破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在以人力资本的理论方式反映高科技深刻作用现代经济发展使之形成知识经济的客观规律的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经济价值和生产功能,把由教育而形成和提高的人的知识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巨大源泉加以论证并理论化,它不仅开拓了当代经济研究新领域,而且也确立了教育在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特殊地位,使教育的作用获得了巨大的发挥。这也将有力地改造教育的人文传统,变革教育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计算出教育中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并从中发动了震撼世界的当代教育现代化运动。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从而消除贫困、提高收入、并能使收入分配不平等趋于减少,从而达到更大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研究结果非常吻合西德引用美国发展模式在10年间把废墟变为繁荣都市的奇迹,也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起飞所验证。比较教育学家诺亚和埃克斯坦的实证研究更直接了当地得出:“教育发展水平相对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应地这个国家经济增长就快;教育发展水平相对低于经济水平的国家,相应地这个国家经济增长就慢”。(注:冯增俊著《比较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 页。)正是这些研究使人们把经济增长与发展教育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推行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定律,并据此把美国等发达国家看成是现代化样板,认为只要把这些样板搬到新独立的落后国家,就能使这些国家迅速现代化。森斯塔特说得更干脆:“从历史上看,现代化是一个朝着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注:孙立平著《传统与变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1960年,世界第一次现代化研讨会在日本的箱根市召开,从而促使以办教兴邦为核心的全面引进美国等发达国家模式的现代化运动迅速在全世界掀起。一方面,战后丧失殖民地的美国等发达国家乐于利用各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自己的模式来“援助”穷国,以加强对其控制;另一方面“发展教育=经济增长”的现代化定律又与后进国家中以往读书能高官厚禄、光宗耀祖、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心态以及与正陷入经济困境而迫切需要兴国图强的愿望是那样的一致,以致到了一拍即合的地步。他们虔诚地相信,只要大力发展教育,经济就会迅速繁荣,因而纷纷仿效发达国家,千方百计地挤出仅有的一点钱来发展教育,孤注一掷,希望由此实现经济的突飞猛进,从而产生了60年代著名的世界教育现代化运动。

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经济严重衰退,通货膨胀,失业率剧增,百业萧条,这与教育的剧烈膨胀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而导致了高文凭高失业率的严重局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现,不惜代价办教育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发展,而且还由此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各种暴力事件增加,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甚至还引起政权更迭。人力资本理论不能适当地回答这些问题,暴露了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现代化运动自身的缺陷和问题。由此许多新的理论,例如筛选理论、劳力市场划分理论、对应理论、新马克思主义以及依附理论等纷纷登场。新的人力资本理论,以批评第一代人力资本理论为特征,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特别是丰富和加深了人们对教育与经济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

2、新人力资本理论的勃起与教育现代化运动的复兴

经过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和调整,现代化运动随着80年代世界经济的复苏而再次为人们所关注,新人力资本理论以崭新的发展观再次唤起人们的热情,教育再一次被确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而掀起新的教育现代化运动。首先是,世界经济在危机的打击下促使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和第三产业异军突起,从中再次展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和运用的广阔前景。其次,新人力资本理论放弃了经济增长是一时一地一类产值或纯产值数量增长的观点,而看成是经济结构升级所引发的整体持续性的增长过程,并且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和经济与教育互动等观点,而人力资本的效益也不单是个人工资的增加而是个人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第三,世界经济在70年代不同地区发展也显示,即使是在经济危机时期东亚等发展中国家不仅教育扩张在继续,而且还呈现出较快的经济持续增长的趋向,充分显示出教育提供充分的人才储备是实现后进国家赶超的重要条件,教育仍然是一种引导现代经济增长的不可替代的投资,社会没有它就不能发展。第四,新的教育现代化模式已修改了原先“教育发展=经济增长”的模式,教育发展不再以学校和学生数量扩张来衡量,而最主要是以能否适应经济发展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为最重要的发展指标。第五,人们发现,对于教育上林林总总的变革,唯有教育现代化之概念方可涵盖,并能产生指导和推进的作用。

因此,自80年代以来再次兴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一是这一运动以新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以策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为目的;二是坚持整体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突出变革传统教育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注重建立有本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寻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适切性和发展的最佳效益;四是世界各国都卷入这场运动之中,都在开展目标不同的教育现代化,都需要在相互学习中相互促进,在相互借鉴中建立自己的现代教育体系。目前,这场教育现代化运动方兴未艾,积累了许多经验,正在构建新的理论体系。

标签:;  ;  ;  ;  ;  ;  ;  ;  ;  ;  

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现代化_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