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考_市场经济论文

关于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考_市场经济论文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优质发展的新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思维论文,中国资本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资本市场的涵义及渊源

资本是不断追求增值的货币化权益,资本市场就是为这种权益的交换提供服务的场所。资本市场同时是指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交易关系的总组合,是金融大市场体系的重要分子,是整个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运行平台。资本市场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商品市场发达的内在要求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也需要通过市场交易来达到增值的目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功能完备、机制优化、体系健全、运作规范,具有规模效应的现代资本市场则是在本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的四、五十年代壮大起来的。在金融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枢纽,其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水平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一旦崩溃,企业与政府的最主要资金来源就会枯竭,其运转就会裹足不前,从而陷入困境。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可以不特别需要资本市场,但经济开始起飞,实现高速增长时,要促进持续、稳定、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就一定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效推动。

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经济条件的制约,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在我国出现较晚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我国最早的资本市场形态是以1981年国家发行48.66亿元国库券为标志启动的,但品种单一(除了国债之外仅有一些零星企业债券)、缺乏交易,所以严格来讲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资本市场。这种状况持续到1990年沪深两个交易所分别成立,股票市场应运而生,作为完整意义上的资本市场才开始得到迅速发展。

二、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及缺陷

中国资本市场起步不久,但发展很快,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均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并在不断完善。在资本市场领域,股票市场的发展令人振奋:截至1999年12月31日,上市基金42只,上市公司947家,总股本2908.85亿元,总市值达2.6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DP)8.3万亿元的32%,出现了象长虹、海尔、中兴通讯、深科技等一大批绩优公司,投资者队伍已壮大到4400万人,涉及人数2亿以上。此外,全国已有180多家产权交易中心,上千种权证可以挂牌交易。可以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正如日中天。

资本市场作为市场体系有的机组成部分,是满足市场经济活动中资本运动要求的产物。中国的资本市场在过去几年的试验规范和发展中获得了稳步发展的基础,并在中国的经济转轨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极不相称,无论如何,资本市场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儿,还存在许多缺陷:如市场分隔、机构投资者发育不良、市场效率低下、国有股、法人股遗留问题等等;大量企业的长期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以及兼并和重组由于没有一个有效动作和适度规模的资本市场的支持而变得困难重重和成本高昂;资本市场的高级运作主体——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也千呼万唤出不来。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资金短缺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希望打开资本市场的通道。下面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发展资本市场的迫切性:“九五”时期有四个2万亿元资产渴求运行载体,一是将会有2万亿元左右的金融资产以投资基金形式出现;二是社会保障基金将会在五年内达到2万亿元左右;三是住房公积金和房改基金也会在五年内达到2万亿元左右;四是为盘活国有固定资产而进行的产权交易、企业购并、股票上市等,也会达到2万亿元左右。这四个2万亿元资产迫切需要一个大容量的市场接纳,加速资本市场的扩充与发展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扩张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1999年中国的证券化率(股票总市值与GDP之比)只有32%左右,如果扣除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市值仅为8213.97亿元,证券化率只有9.9%左右。而美国这一比率为160%左右,英国达180%,韩国近150%,马来西亚近120%。相比之下,中国远低于平均水平,股市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中国国有企业主体缺位,股份有限公司数量不多,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则更少。企业尚未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和资金运行中的独立运作权,产权难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分割、流动和重组。企业所需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负债结构很不合理,陷入了高负债的困境,负债比率近80%,流动资产的负债比率更高达90%多。而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的内源融资率一般都在50%-80%之间,外源融资的50%左右来自资本市场。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显然是扭曲的,使企业陷入了不能自拔的高负债困境。减轻企业债务负担,提高资本金比率,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破解的难题。要降低资产负债率,使资本金及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50%,全社会各企业需补充资本金2.6万多亿元。其中国有企业需补充资本金1.8万多亿元;如将负债转为资本金,则需要3万多亿元,其中国有企业需要转化的资金达9000多亿元。如此巨额的资金,仅靠每年500-700多亿元的财政投资资金转化为资本金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切实际的。这迫切需要资本市场这一能动载体的发展壮大,以担当起神圣的重任。

三、资本市场的能动效用

1.资本市场是国有企业走出负债樊篱的高能载体。通过资本市场,企业可以直接融资,增加自有资本,并通过企业间的收购兼并使国有企业的产权得以流动、重组,最终达到搞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消化国有企业债务与银行不良资产,改变其当前自有资本率过低,负债率过高的不良状况,实现国有企业改造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2.资本市场是转变经济增长与经营方式的重要手段。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直接融资已成为中国社会总投资的重要来源。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使经营者面临股东、债权人、市场等多重压力,从而主动强化管理,改善经营,千方百计提高资金周围转效率与运作效益,增强公司持续发展的后劲,给股东以满意的投资回报并及时偿还债权人的本息,其结果使投入产出率提出,进而扩大再生产,实行集约化经营,促进经济增长与经营方式逐步由外延式为主向内涵式为主转变。

3.资本市场是宏观经济稳定的高效调谐器。一国的金融市场如果只有货币市场而没有资本市场,其经济波动往往比较剧烈。中国资本市场底子还较薄,使得货币市场部分承担了资本市场的功能,其结果既加大了社会资金运行的风险,又忧乱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正常的资金流动关系。大力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能对货币市场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处于市场经济的核心地位,是多种经济关系的融汇处。将资本市场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调谐器,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同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来影响供求关系,间接地达到影响产量、价格和就业的目的。

4.资本市场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置资源、整合资产的介质。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资本流动,能将国有资产与社会资产集中到支柱产业或部门。以资本集中带动国有资产进行战略性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组资产,配置资源。概括地讲,发展资本市场有利于国家增强增量调整的能力;利于资金的合理使用;利于促进存量调整的顺利进行;利于国家对非国有经济实施有效调控,强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通过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有利于刺激投资,激发消费需求。

5.资本市场是健全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充分必要条件。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包括高度发达的商品流通市场,还必须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构成的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强支撑。商品流通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外壳部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则是其核心之所在。商品市场的高度发达,也必须要求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与之相适应。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许多企业既无法通过旧的计划资金分配体制补充资金,又不能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或进行资产重组。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资金需求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要求打通资本市场渠道,从而借助证券市场来进行直接融资或进行资产重组。充分培育资本市场已成为中国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

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思维

大力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从更深层次上看,能对货币市场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是市场经济扩张与市场体系健全的客观要求,并已成为宏观经济稳定化机能发挥作用的迫切需要。

发展资本市场,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动金融深化,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企业营运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发展资本市场并非一蹴而就,越快越好,必须与改革的进程相适应,应采取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发展方式。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实施:

1.循序渐进培育资本市场体系。资本市场体系包含市场的动作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规则以及包括交易场所在内的交易层次体系。从资本市场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看,一级市场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发展资本市场,必须从培育健康的一级市场开始。一级市场是资本市场的源泉,源泉不壮不足,则支流不实不活,容易滋生泡沫,产生虚幻的影子经济。因此,必须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培育资本市场,要着力规范市场行为,调整市场结构,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自律机制。规范是发展的前提,只有规范了,才能建立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

2.深化国企改革,推进战略重组。随着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深入,国有企业的困难与问题日益暴露无遗,资产负债率过高,社会负担过重,核心资本不足,产权不明晰等等,不一而足。国有企业是资本市场的主体之一,发展资本市场有赖于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及战略性重组,从而达到良性运作的层次。反之,积极发展资本市场也有益于促进国有企业瓶颈因素的解决,比如可以为国企重组架设高效的通道,优化产权结构,增强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优势与内部监督机制;提高自有资本比率,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资产负债比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力。但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模式决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性,这也意味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国有企业的改革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

3.充分发展实体经济,树立坚定的经济根基。发展资本市场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既资本市场只有建立在实体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对经济的促动功能,才谈得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自身效率的问题。特别在资本市场的培育阶段,必须立足于实体经济而求发展,不能舍本逐末,追求虚假繁荣。否则只能导致不堪一击的泡沫经济。中国的资本市场要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信用基础以及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现实状况相结合,注重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实实在在的资本市场。

4.稳步发展并放大直接融资的基本功能。直接融资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其所对应的证券是资本市场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资本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展直接融资方式。目前我国企业资金来源的70%以上是靠间接融资,要将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制在短时期内转换成以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方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减轻银行的经营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

5.完善宏观调控机制。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分子,在市场经济中是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对象。在缺乏有效调控杠杆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很难有效运作。中央银行要完善宏观调控机制,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资本市场进行主动地操作,使资本市场对宏观现金融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在目前利率尚未成为资金市场供需的均衡价格情形下,整个社会的资金配置还处于一定程度上的无序状态,金融宏观调控尚未形成有力、合理的杠杆工具。资本市场作为最活跃的金融市场,在缺乏宏观调控机制的有效制约下,极易出现盲动状态,因此,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6.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能动媒体——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高级媒体与组织者,是投资者与筹资者有效沟通、精诚合作的高能通道,具有特殊的中介作用。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及其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孕育投资银行的土壤也日益肥沃。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的高级媒体,如果在中国金融大系统中没有一席之地,那么这个金融体系是非常不健全的。在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中,必须通过投资银行这个最重要、最活跃的分子进行企业改良与重组的运作,才能使资本市场得以正常运转。对于目前尚未成型的中国投资银行体系,应加快发展进程,将有条件改组的信托投资公司或证券公司优化重组成为高级形态的投资银行,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7.构建严密、高效的资本市场监管机制。正在发育的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还很不健全,比如上市公司行为异化,市场过度投机,对金融商品的有意识误导,批露虚假信息等等不规范行为,均是由于监管不力所致,从而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冲击了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因此,应本着促进资本市场提高效率与秩序协调发展,有力保护投资者利益,监管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的原则构筑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中国证监会要加大监管力度并提高监管水平,建立以中央监管为核心,涵盖资本业务全过程的监管系统,加强预方管理,优化事后抢救性措施。要大力运用现代化监管手段。建立风险预警系统与监管网络系统,提高监管水平,健全国际通行的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审慎监管机制,增强资本市场的透明度。要拟定具体的监管实施细则,拓展监管的广度与深度,强化对衍生业务的监管。完善并创新监管工具,健全动作制度,构造监管与自律组合的动态监管系统,从而构建集中统一、严密、高效、有力的监管体系,维护资本市场的积极稳妥发展。

8.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分工、合作和世界一体化。其中,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国际资本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称,使得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强。在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方面,我国已成功发行了专门针对境外投资者的B股和H股,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向国际化迈进一步。但是,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发育初期,如果急于将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国际化,容易导致国际资本的冲击,使其不堪重负,国际化是双向的、开放的,要想利用国际市场筹集和运用资本,也必须让外国投资者和融资者利用我国的资本市场,这样容易把国际不稳定因素到我国资本市场上来,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和经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应谨慎利用国际资本,并防止资本外流,在规避金融风险的情况下,逐步进行资本市场国际化创新并推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9.强化资本市场法制建设。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滞后,是阴碍金融资本市场优质发展的一大瓶颈。首先要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在《证券法》实施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一些配套的实施细则,用法律界定违法犯罪的具体内容与对象。同时《信托法》、《期货法》、《投资基金法》、《国债法》等法规应尽快出台,以规范资本秩序,打击资本犯罪,为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保驾护航。其次要加强廉政建设,确保依法办案,由于资本领域犯罪有其特殊性,为确保司法公正必须有相应的控制制度,要加强对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的惩处。

10.大力培育资本市场中介机构。首先,要保障资本经营及中是机构合法权益。中介机构人才经济,是实现投资优化、引导大众投资的最好管道,是资本市场的润滑剂,这在中国更显出扶持的必要。对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既严加管理,又要精心河护,保障其合法利益。其次,要加强对证券机构的监管,通过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完善来避免非法融资、内幕交易、坐庄炒做等违规行为。同时要改善其生存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如同业拆措、证券的抵押贷款、国债的回购、发行金融债券甚至股票等,鼓励金融创新,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和企业的变通方式,都要大胆尝试。再次,健全投资顾问机制,培育投资理财专家。“大众投资、专家理财”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也是树立公众投资信心与觉悟的关键。专业的股票投资顾问机构与专家熟悉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能全面、客观地研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成长性,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有效的投资服务。因此要扶持投资理财顾问公司的健康发展。目前,当务之争是提高投资咨询人才的全面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成立监督评价组织,建立竞争机制,使各咨询机构的工作能得到客观的评价和回报。同时,要严格界定并强化中介机构的职责。

11.积极推动基金子市场的高效发展,基金市场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子市场之一。美国现有投资基金种类2000多个,资产总额14,000亿美元,日本投资基金总数91年已达1,837,总资产482,620亿日元;香港信托基金种类200个左右;台湾、南朝鲜、新加坡甚至印度,投资基金也都有相当规模的发展。显然,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基金是科学投资的有效工具,是倡导股市理性投资的重要力量。投资基金由专业人才管理,有着严格的纪律甚至法律的约束,其对市场的引导能力越来越强,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导引中国股票市场逐步摆脱过度投机的恶性循环。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已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基金业开始步入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并且证券投资基金的品种创新也在积极进行。继10只证券投资基金推出之后,平衡型基金安顺、成长型的基金裕隆、优化指数型的基金兴和、基金普丰先后推出,新老基金总规模约500亿元左右,但与股票市场的总值相比,还不及5%,因此还需大力发展投资基金规模和基金管理公司。此外,可考虑设立中外合作基金,开拓证券吸收外资的渠道。中外合作基金具有“借外债而不背外债”的功能,同时也引进了外国基金的先进管理经验,对我国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也有巨大促进作用。

12.逐步建立统一的资本流通机制。“同股同权,同股同利”是国际上通行的原则,我国《公司法》也有此规定。但上市公司的国家股、法人股占总股本的2/3左右,转配股也有30多亿元,却均不能流通。这种做法损坏部分股东的利益,造成了市场价格的扭曲,影响了公司的再融资,对国有资产的沉淀也是一种损失。对国有股、法人股应本着解决存量,控制增量的原则,不要使问题积累越来越多。先解决流通问题,再解决统一市场问题。股权转让是流通,股权投资、股权置换、回购套现,存量发行也是流通。在没有固定交易市场的情况下,非流通股要想办法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下通过多种金融创新活动流动起来。例如NET,STAQ系统可以吸收那些带有非流通股的上市公司挂牌,提高人气,省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成立国有资产战略调整部门,介入市场,使市场活络起来,同时也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总之,在没有新政策出台前,最大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投资银行、金融创新,消除、化解以上矛盾。A、B股市场长期分割问题也要尽快解决,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回购B股,增发A股或是准许外国的国家基金进入我国B股市场。

标签:;  ;  ;  ;  ;  ;  ;  

关于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考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