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谭武,李杨

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谭武,李杨

湖北建艺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荆州 434000

摘要: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地质条件相对繁杂,因此在岩土勘察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前地基条件有充分认知,如果勘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会直接导致设计参数针对性较差,进而对地基处理工作造成影响,直接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下降及造价误差较大,因此是否能够做好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地基处理工作决定了最终的工程质量及投资的科学性、合理性。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地理区域广阔,环境条件不同,在岩土勘察过程中应掌握地基环境情况,当勘察处理技术较低时,将会导致设计参数缺少准确性、实用性,另外给地基的开展工作带来困扰,同时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益。落实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情况,对保障建筑工程的实用性,以及确保科学地投资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岩土勘察的基本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中,岩土勘察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建筑工程平面的设计结构图,对场地的地址等条件掌握,另外确定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2)确定出建筑工程中防震设计区域的场地规格和土体规格,另外仍需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和附近的水资源等情况展开调查;(3)通过岩土勘察统计的勘察数据进行桩基的稳定性分析,同时根据计算的结果进行设计深基坑,并确定相关技术数据;(4)应该做好地下水发展趋势及水位变化状况的调查分析,在对地基降水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地层渗透性,判断建筑周边地质水文条件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提高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1、重视建筑岩土勘察监理机制的完善应用。

针对建筑岩土勘察的监理机制的应用问题,为了更好的满足行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需要将影响建筑勘察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把控,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勘察监理机制,并将一些勘察指导方案确立起来,能够起到规范监理管理工作的目的。另外为了将建筑工程勘察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筑岩土勘察的工作流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展监控处理,避免一些勘察过程中存在的突发性问题影响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在此期间还需要重视建筑岩土勘察检测报告的审核处理工作,做好数据存储和参数的分析工作,将各项生产建造环节的紧密性进一步加强,避免后期的施工建造受到误差方面的影响而不能够顺利推进。

2、加强岩土勘察工作的专业技术应用标准化。

我国的建筑岩土勘察对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相对较高,由于市场上对基层员工的技术手段应用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就会导致建筑岩土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建设的周期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改善现阶段的问题,建筑工程企业单位需要及时的进行基层员工的培训指导,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现场的工作人员在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及理论学习之后,能够根据行业标准规范、遵守法律法规开展相关工作。所以建筑企业单位需要将其内部的标准规范制度建立起来,做好技术应用规范指导工作,进而将岩土勘察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

1、强夯处理技术。

强夯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专业的强夯机,将8~30t的重锤提升到6~30m的高度,然后自由落下,利用重锤本身的重量来对土壤进行夯实,具有成本低廉、施工简单、劳动强度低的优点,也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适用于多种软土地基。夯点放线工作完成后,需要做好复核,对夯坑位置进行检查,确定每一个夯点的夯击次数乃至每一次的夯沉量,对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将之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夯击点的间距根据土质条件、加固土层厚度等进行确定,如果需要加固的土层厚度大,透水性弱,含水率高,应该适当增大夯点间距,反之则适当缩小夯点间距。

2、垫层换填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软基加以处理时一般选取垫层换填手段,这种方法多数使用在处理浅层软弱土以及欠均匀土等,选取这种方法都有两种主要的工具:一是人工方式;二是机器成了凭借动力的作用。这种技术就是通过机器或者人工方式将浅层泥土提取,通过对碎石等物质进行布满,能达到垫层换填的作用。在进行换填时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填埋深度大于1m 时,为了达到功能化等作用,一般通过引入相应的土工合成材料,从而使得压力扩散角变大,使得上部荷载扩散减少垫层底面压力、扩大压缩层范围内地基的整体刚度,便于调整基础的不均匀沉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基的剪切侧向变形以及破坏,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

3、化学加固技术。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胶结剂和化学浆液等,以电渗或者压力为基础,对其进行压入、灌注、拌和、高压喷射等,使土粒及浆液完成胶结,进而提升地基力学特性及物理特点。该方法主要是使地基中产生一些加固体,现阶段,水玻璃浆液、水泥浆液、木质素浆液等应用较为广泛。其中主要利用方法是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法及灌浆法。而该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固地基深处原来软土,使其充分实现硬结,进而提升岩土地基坚固程度及其承载能力。

4、预压法处理技术。

预压法,即当地基强度无法达到要求时,在上面施加压力将软性的地基压缩处理,使得加强地基强度,最后符合建筑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经过这种技术处理的地基,能够增大建筑物的服役期限。这种手段多数是通过高强压力,对软弱土施压进行处理排出,同时大大降低软土地基所含的密度。预压地基按施加方式包括堆载预压、真空预压以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预压法一般应用在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冲填土等以及粘性土地基。选取这种方法时,需选取合宜的时间处理。

5、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技术。

水泥土搅拌桩本身属于一种特殊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在软土基础中,将水泥和软土进行强制性搅拌,待水泥凝固后,会与土体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混合基础,提升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主要是利用了水泥与土层在拌和过程中彼此之间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不需要掺入过多的水泥,通常不会超过需要加固土体的15%,水泥本身与粘土并不会充分融合,粘土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活性会导致水泥土硬化速度缓慢,过程也较混凝土硬化更加复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技术人员做好全面细致的分析,保证地基处理效果。

6、桩基础法处理技术。

桩基础最重要的作用是将荷载承接到地下所处理的土层,然后使其达到承压和受力的标准。这种技术沉降速度小、承载力强、沉降量低、均匀,常常用于动荷载、非垂直处荷载。垂直荷载包括有端承型桩、摩擦型桩,真正的目的就是减弱施加在桩处的荷载。但是它有一定的优点,能够承受的压力大,变形小,甚至可以根据所设计的要求来满足承受不同方向的荷载。比如所见到的墩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四、结语

总之,要想确保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就要重视对工程的岩土勘察,为工程提供准确的参数,满足设计、施工、监测的要求。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运用各种地基处理方式改善地基的工程特性,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变形,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林.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J].居舍,2019(04).

[2]冯洋,张海军等.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9(02).

[3]王洪波.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

[4]曾晨晖.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西部资源,2018(06).

[5]吕培良.分析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06).

论文作者:谭武,李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谭武,李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