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画院 广东 广州?510000
摘 要:随着中外艺术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绘画艺术的表达方式逐步向着多元化发展,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在当代山水画艺术中如何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做探讨,旨在找到将现代意识与传统笔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延续我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精神。
关键词:传统精神;山水画艺术;表现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到如今,许多绘画作品慢慢地丢失了中国绘画审美理念中朴素雅致的传统精神,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写实主义的泛滥。具有优秀传统水墨风格的中国绘画艺术,如今出现了与各种现代派风格相混淆的境况,实在让人可惜。因此,为重新寻求中国画特有的艺术价值,再次探索山水画艺术的创作意境,需要我们在传统精神的带领下,找出传统笔墨在当代山水画艺术中的表现,促进中国绘画艺术优良传统的延续。
1传统精神在当代山水画艺术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化,已经成为一个严密的系统。李泽厚先生曾指出:“ 中国美学要求美与善的统一, 而所谓善的最高境界, 儒道两家虽各有不同的说法, 但归结到最后, 都以‘天人合一' 为最高境界,不同处只在于如何达到此种境界, 以及对达到此种境界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不仅如此, 阴阳五行、佛学等各流派都含有“ 天人合一” 的观念。“ 天人合一” 作为一种最高审美境界或者人生境界是经过道家的推动而形成的。为此, 笔者曾进一步认为:“真正能成其为最高审美境界的,是以庄子哲学为主流的道家的`‘天人合一' 思想。庄子以反对异化和提倡绝对自由为己任, 第一个把‘人化的自然'作为审美对象, 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最早地较明确的提出了超功利的人生态度。这种美学思想,为后来的禅宗所大量吸收,对中国传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理当肯定的是,“中国文化以儒化了的思想为其基本内容,又由道的精神建筑了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型和艺术精神的基本框架。以后, 道、佛、儒三者互补, 使这一传统艺术精神得以成型和完善。”千百年来, 传统文化精神可以说渗透了包括绘画在内的各种中国艺术样式, 从书法到绘画、雕刻、舞蹈、音乐等等无一不受其影响和滋养, 传统绘画理论同样也得益于中国传统精神的陶冶。比如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 论画六法”,又如古代关于“ 笔墨” 的理论等不一而足。而意象、气韵、空灵和境界(意境)作为传统艺术精神的主要审美范畴又充分体现了道、佛、儒互补的这种中国所特有的东方艺术韵味。因此,在文化的趋同性和多样性并行的当代审美中, 艺术家自身的艺术立场将决定创作的走向。发扬传统艺术精神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对于文化传承, 并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始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传统精神在当代山水画艺术中的表现
2.1 游历
“游”是古人感悟大自然的过程与方法,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提道:“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古人通过游来直接地与大山大水对话,使得身心与山水交融,充分感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得“仁智之乐”,然后把对自然山水精神的感受通过一定的笔墨形象表现在宣纸上。
游历是画家见到真山水的唯一保证,而重视游历则是山水画萌芽时就有之。陆俨少说:“我生平无别的嗜好,只是爱好旅游。到名山大川中去,可以开扩心胸,增进知识,又于绘画有直接帮助。”通过旅游可以“开扩心胸”“增进知识”“于绘画有直接帮助”。“于绘画的直接帮助”是可以直面自然山水,感受其形神,“开扩心胸”是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最终也将在作品中展现出来,提高创作的表达能力。细致观察是山水画写生的重要一环,观察是对山水的表面之形的观察,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云雾、阴晴、冰雪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使山水出现不同的变化,而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能够真正感悟和理解山水的内在本质。通过在自然中细心观察,深入理解自然山水的丰富变化,感悟山水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形象,所谓睹物生情,以物寄托画者的情怀,面对不同的山水不同景象的变化,定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写生”便成为画家认识和描绘自然万物最基本因素,从而得到技巧与审美的升华。但写生并非硬生生照搬大自然的图像于画面,而是通过观察、读景,与自我的感悟后才表达出来。
一个画家的艺术发展与其对生活的体会密不可分,就是在复古风盛行的清代,“四王”“四僧”一派的画家们也经常行走于山林之间,在他们所题“临”“摹”“仿”“抚”某某家的画面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出在生活中所见的山川气象。“四王”和“四僧”是宋、元以来文人画发展的两个分支,虽然处于同一个时代,但由于地位和境遇不同,使他们的绘画有着鲜明的不同风格特色。从总体上看,“四王”的家境富裕,生活安定,其作品多表现出冲淡和平的意境,性格不鲜明,技法上则过于强调笔墨神韵,固守前人成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四僧”的生活颠沛流离,坎坷多折,故作品多表现不平之气,个性鲜明;他们也学习古人,但敢于突破古人成法,而取材直接来自自然,贴近生活,故作品中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因此每当写生时对待描写的对象要认真观察,不要轻易放过。一点一点吸收,凡有感觉的地方都要画下来。先画最美的、最重要地方,然后再向其他地方加以扩大。李可染说:“精读大自然,精读传统。”还说:“人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所以他把传统融进了自然中,再造了自然,也再造了新的传统。
从这些年来,我对山水画探索中,正在慢慢体会一种审美意识倾向:笔墨意识上博取宋元诸家的大气磅礴,虚实灵动,性灵入境的诗境意向。线条追求自然随性,笔墨追求清华洒脱,节律如心调琴,直抒胸襟。同时吸取西方绘画的色调美感和民间绘画的敦朴厚拙;审美意识上既要吸收古人的文人气息,诗情美感韵味,这种诗意当然是不能脱离时代感受的,但要与谢赫的“六法”而生,重点在“气韵生动”中领略体会,在探索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艺术语言体系。
2.2 心记
从古至今,记忆是山水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词汇,我们知道记忆是山书画创作中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通过记忆来唤醒、激活灵感。因此,绘画中所表现的山水是寄托着画者意图的一种视觉符号,而不再是一次性指示某种真实存在的对象。
画者凭着记忆与想象作画是中国画的传统,石涛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在绘画中的作用。对于眼前的景物,中国画一向提倡:“目识心记、反复观察、细心体会,直至烂熟于心,尔后即兴挥毫,方可出神入化。”由此看来,凭借记忆与想象作画是中国画一直以来的传统。
2.3 写意
写意是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表现方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从中国长期表现客观事物中得出的一个共同规律。中国画就是以有限的笔墨表现无尽的内容,这种意正是意的传达。
中国写意山水画大致通过勾、勒、皴、擦、染等技法,讲究经营、传神、造境,其目的是传达山川气质之美,品类之美,大象之美,化意境而入心匣;再则,写意山水画又是文人诗意的延伸。王维的“拟太虚之体”论也就是写心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可见“意”在古人眼里的重要性。但不同的是“诗情”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的,而“画意”则是用变幻莫测的水墨形式表达,它还蕴含诗意的续延,以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在一幅仿王蒙山水图中,我们能从中窥见到王蒙画作的构图繁密、意境宏伟、笔意苍茫的特点。模仿者极其所能地靠近王蒙,但在某些地方不知不觉中却仍然流露出作者自己的笔性。可见,笔性成为了作画者的一个“标签”——不需要任何文字或语言,仅是寥寥的几笔,就能让观者知道作者的内心实质。换言之,“写意”就是作画的人对自然界的艺术转化,即画家主观精神世界的写照,写意即是写心。这正是我们在“师古人”中探索的重要所在,与创新并没矛盾,而是传承与发展的核心皈依。
2.4 化境
画者,文之极。尤其是山水画是非常讲究意境的抒发,画家要用心“经营”他眼中的物象和手中的笔墨去表达他深远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唐宋时期的山水诗之所以诗中有画,也在于诗人创造了一种言可尽而意不可穷的境界。正如严羽所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认为,就算是山水画有不同的类型,但是其画作间要传达的无非是画家的个人情感、情绪以及精神,这也是画家画作的最终目的。如同音乐也是抒发音乐家的情感一样,“境界”也就是对各种类型山水画共同的精神范畴的追求。人们依靠内心体悟来把握世界,而宇宙自然则给人们提供心灵关照的对象。因此,山水画描绘的多是画家的主观感受,以及对宇宙和大自然的感悟与参化。它既是艺术家的心灵关照,又是心灵选择形式,以形式表现心灵的某种意念。宋代郭熙认为:“大自然中有美好鲜活的境界,必须经过画家的再创造,才能成为画的意境。以其为山水画的创作来源,是经过作者的创造,使得意匠经营的意境更加美好,更有生动丰富的感人力量。”南北朝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对山水画的功用做了定论:“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以几乎?”山水画的讲究与万物的亲近、亲和,山水画的目的是为了畅神。画家王微曾在《叙画》中所言:“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种强调山水画的内在精神意蕴,其实是中国人特有的富于哲理的精神境界。例如在郭熙眼中,大自然山水都是蕴含着丰富意蕴的有情之物:“真山水之风雨,远望可得,而近者玩习不能究错纵起止之势。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可谓是情景交融,创造脱俗。
3 结束语
总之,山水画艺术作为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艺术,它的传统精神表现是其艺术的价值所在。传统精神是当代中国画家创作的无限动力和不竭的源泉,在面对浮躁的当今社会,传统精神将带领画家去除尘间浮夸,创作出具有一定意境的山水画作,呈现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质的东方艺术。
参考文献
[1] 尚辉.从笔墨个性走向图式个性——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及价值观念的重构[J].文艺研究.2002(02).
[2] 张洪.地域文化与中国画艺术个性的生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论文作者:陈辉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山水画论文; 艺术论文; 精神论文; 山水论文; 传统论文; 画家论文; 中国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