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实施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逐步转变,突出乃至实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已经自觉地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努力追求的目标。要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肯定要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从组织实践形式的维度来谈有讲授和听讲,诵读、背诵、默写,问答,思考、讨论,写作,演讲,辩论等等,不一而足。其中问答和讨论依旧是众多本色现实课堂中运用最为频繁的形式,当然很多示范课、观摩课、赛教课使用的相当精致,但很多时候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很差,令人沮丧。静心深入地反思与自我剖析,我们语文教师在设置实施问答和讨论中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学会聆听
聆听是双方顺利交流的前提,聆听是尊重他人的一种修养,聆听也是促使自己思想更为深刻丰富的重要途径。课堂上先静静地学会聆听吧。这包含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耐心地听。学生的发言,我们要真诚认真地听,而且让孩子们感觉到我们在听。因为学生发言内容偏离教师预先的设定,甚至威胁我们对课堂走向的驾驭时,涵养阻止了我们去打断,但已经是心不在焉地礼貌地假装在听,听完之后不痛不痒地简短评价或干脆直接提问另一名学生,这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是相当严重的。
其次是学生相互的聆听。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聆听,这是构建民主平等课堂氛围,进而开展合作性学习所必需的重要因素。最常见的一种偏差是学生在表达时你说你的我想我的,这失去了回答问题或交流讨论的初衷。每一位教师回想自己所带的每一届学生中,总有几名学生总是在课堂上静静聆听,保持沉默,很少发言,但其实在对学业中问题的认识却深刻全面、高人一筹,成绩也很优秀。当然,我也经常鼓励他们要勇敢地用语言表现自己,但不能不说,养成聆听的习惯,听别人的话语以及理解背后的意义和思想将是他们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依靠。教室里每一个人,包括老师,都能欣赏、体味别人发言,这样的教室、这样的课堂是轻松、自由、平等和高效的。我们教师在此方面可能要背负更重要的责任,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以有耐性和高涵养的职业素质去倾听学生的一词一句,有时辅以肢体语言去强化,从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聆听。
二、慢节奏,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很多课堂,担心完成不了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教师对问答和讨论的环节搞得很匆忙,草草了事,有时甚至沦为一种形式,没有任何实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回答和讨论经常耽误大量时间而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我们就必须反思,我们在备课设计时是否挖透了教材、吃透了学生,对回答的问题或讨论的话题的深度、难度、清晰度、阶梯度设计是否合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组织语言来表达,不要惧怕尴尬的冷场,不要在意教室中一时的静默,闹哄哄的教室并非都体现出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冷场或静默也许正是学生思考的最高境界。给出问题,提供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读教材、去查资料,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又容易犯另外一种毛病:总是担心学生不能较好地回答,不停地做提示或暗示;还有老师在此时讲述一些学习思考的方法,貌似在做学法指导,实则在扰乱学生的思维。有些课堂,让学生思考,老师却一直走在一排一行的过道中喋喋不休。如此,严重地压缩和制约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影响了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培养帮助不大,回答和讨论有沦为形式化的弊端。
三、敢于态度鲜明地做出评价裁断
教师的角色不能错位,职责不能淡化。当下的语文课堂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对学生的所有发言都一概肯定或者未置可否。冠冕堂皇的理由基本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或者是多维度对文本的解读等。这几年听了好多节课,没有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过:“你的回答(理解)是错的。”
2018年全国语文卷二的“幸存者偏差”的材料作文,有很多学生的审题立意出了问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文科生作文最终只拿到了35分。他和我交流时,我说你对材料的理解和作文立意完全错了,听了此话后他的反应竟然是:“对一段文字的理解竟然还有错对之分?自从上了初中后,我还从来没听过语文老师对哪个同学讲你的理解是错的,最狠的话是你的理解还不全面。”语文学科的性质有其人文性、开放性、非定量性,这是语言学科与生俱来的特点,但这个特点并不能说它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没有严格的错对标准。
我们看2019年全国语文高考卷中13个选择题,在题干表述中要求选正确或不正确有11道题,恰当的2道题。可见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是错的,这是客观存在,这是学习再正常不过的必经阶段和过程,我们为什么不敢态度鲜明地说一句“你错了”?我们必须打破许多错误而不必要的顾虑:这不是不尊重学生,更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反而是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和爱。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当学生回答表述错得离谱时,表扬肯定实在不好意思,教师未置可否,连带过的一言也没有,就进行下面的活动,仿佛这个学生就没回答过问题。无视是一种软暴力,其实对学生的伤害还是严重的。有时为了鼓励学生,可以把态度和内容分开评价,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坚决否定。
我们在设置组织问答和讨论问题时,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从教授和学习的内容出发,以平和的心态、欣赏的眼光,用足够的耐性和涵养细细倾听学生的发言,领会他们所要表达的甚至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再态度鲜明地给予评价。做到这一点也很简单,只要不把学生当作自己课堂表演的道具就可以了。
论文作者:韩民强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这是论文; 课堂论文; 问答论文; 涵养论文; 态度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