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城乡配电网规划论文_付志勇

10kV及以下城乡配电网规划论文_付志勇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民和县供电公司 810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城乡现代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了目前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的重要能源之一。在我国,一般采用电力网络线路的方式来实现电量的分配管理,然而在目前的城乡10kV及以下配电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整个电力网络运行效率,给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当前城乡配电系统规划设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为日后中低压城乡电力分配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10kV;城乡配电网;规划

在我国的电力网络体系中,非高压电力网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城乡中低压电力分配设施,能够有效地实现高压供电系统和普通用电线路之间的紧密衔接,使得从发电站输出的高压电流能够顺利地传输进千家万户中,为各类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能量。随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中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相关部门应当不断提升相关电力分配规划水平,实现电力网络设计工作的不断优化,保证电力供应工作符合城乡发展需求,从而满足时代和社会的双重发展要求,实现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一、在目前10KV配电网规划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电源点设计分布问题

在当前的城乡10kV及其以下电压电路分配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着设计人员未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规划相关电源点分布位置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未能合理规划电源点数量,导致电源点数量不足,影响到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电路供电电压,出现实际供电半径过大、负载不均衡以及电路系统线损率超出设计标准等多种问题,严重威胁到电路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

(二)网架结构设计方面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中低压城乡电力网络往往采用低压架空线路来作为主要网架结构方式,但在现实运用中,这种网架结构方式存在着不符合实际运行要求的问题,影响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城乡低压电网使用了该架空线路作为网架结构,很容易造成线路绝缘部分加速老化,无法满足负荷增长的要求。同时使用此类网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维修工作人员的检修维护工作和故障排查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到正常的维修工作。

二、实际电力分配网络规划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一)明确规划设计要求

在进行城乡区域相关配电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首先应当对该区域基本电力系统指导章程和设计规范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相关电网文件中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出于本地区未来发展规划设计方面的考虑,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在确保电力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采取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设计规划方案。除此之外,在开展规划设计工作之前,相关的电网设计人员应当主动收集该区域城乡建设资料,包括配电规划方案、区域设计规划方案以及变电站标准建设文件等。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够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对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排除,避免由此带来的多种不良影响,提高配电系统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科学划分用电区域

在进行配电系统的设计规划过程中,应当做到对用电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对相关区域不同土地建筑的容积率、符合量等不同方面内容进行相应的分析标记,根据设计区域内不同建筑的使用用途具体的划分为工厂、住宅、学校、行政区域以及商业区域等,再根据不同性质的用地类型进行对应的电力线路规划建设,从而实现配电输电工作的科学合理,达成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预测电力网络负荷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设计环节应当是对配电线路负荷的预测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预测配电线路覆盖区域远景负荷情况,根据实际负荷分布情况进行相应的预测考察等,通过科学预测,制定与之相符的负载措施,从而保障电力传输分配网络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力体系科学管理,延长使用寿命[2]。

(四)变电站的选址和定容

在实际的城乡中低压电网建设过程中,在不同区域往往存在着不同的高压设置和低压设置。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保证二者之间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实现有效的相互匹配,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应当对选址问题和定容问题进行慎重的考虑,保证能够满足相应的高低压要求,做到两者之间相互匹配。同时变电站设计过程中,在满足实际配电要求的前提下,应当对其经济性进行考虑,对供电半径进行合理规划。

(五)中压配电线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

在对电力网络进行合理规划设计的工作中,设计人员应当确保实际供电范围能够适应高压输电条件,制定出多个设计方案,采取不同模式来开展对应供电操作,从而保证其建设过程具有多种备选方案,确保建设工程可以如期完工。

三、设计规划工作中的优化对策

(一)对负荷预测工作的优化开展

通过科学合理设计规划,能够有效保障电网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电力系统的设计规划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就是负荷预测,只有做到该环节准确可靠,才能有效地保证运行质量和供电质量。在完成负荷预测工作后,应当做到对电压等级进行正确制定划分,实现变电站和网架结构的合理分布构建,对配电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二)重视变电站的选址工作和定容工作

就目前的城乡区域电力网络设计规划工作而言,在开展工作时设计人员应当采用较小容量设置和多地点布点的方式来进行开展。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缩短线路长度,避免配电过程中出现过多电量损耗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一旦发生了故障,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受到影响的区域,从而保证了整个区域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进行相关变电站的选择时,应当做到满足负荷稳定要求,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太大损害,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运行[3]。

(三)正确选择网络接线模式

对于电力网络而言,接线模式影响着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当前的接线模式中存在着多种不同接线模式,有N-1单环网接线模式,有N分段n联络接线模式等,不同的接线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势差异,在进行实际的接线工作时,应当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出相应的选择,选择符合相应配电要求的正确接线模式,从而达成电力网络正常运行。在进行接线模式的设置工作时,应当保证其实际工作运行状态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配电系统具备良好的自动化性能。同时应当对经济效益进行充分考虑,在不影响到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做到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4]。

总结: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工作中,电力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对10KV及以下电压的城乡配电网设计规划工作进行不断优化,在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积极实现设计思路的灵活性发展,设计规划出符合城乡建设工作要求的电力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应当对当前设计规划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的讨论和规范,对规划设计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着重处理,从而实现设计规划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建设出符合城乡发展建设要求的良好电力运输体系。

参考文献:

[1] 胡伟,刘家兵.10kV配电网设计和降线损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52(35):1383.

[2] 曾志强.10kV配电网设计及节能问题[J].科技传播,2013,12(9):31-31,24.

[3] 王方权,谢杰君.10kV配电网设计及节能问题研究[J].大科技,2016,30(26):85-86.

[4] 张士杰,李会军.基于10kV配电网设计及节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0(22):240-241.

论文作者:付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10kV及以下城乡配电网规划论文_付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