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比较论文_何华

(重庆合川宏仁医院麻醉科 重庆 401520)

【摘要】目的:探讨肝功能异常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肝功能异常腹部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2例,A组采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B组给予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手术开始后,A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较B组高,差异显著(P<0.05);B组术中心动过缓、呕吐发生率较A组高;麻醉苏醒时间较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肝功能异常腹部手术麻醉中效果满意,具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肝功能异常;腹部手术;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5-0128-02

肝功能异常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一直是临床重要研究课题,目前肝功能异常患者常用麻醉方式为丙泊酚配合瑞芬太尼,不过大剂量长时间输注容易引起循环系统不稳定、术后痛觉过敏等情况,降低了苏醒质量。右美托咪定作为新型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够降低镇痛镇静药物及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效果,因此近年来常将其与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使用,但对于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影响尚缺乏相关研究报道[1]。本研究就此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肝功能异常腹部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2例。A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2.84±7.25)岁;体重指数20~29kg/m2,平均(25.14±1.23)kg/m2。B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2.43±7.18)岁;体重指数19~28kg/m2,平均(24.95±1.18)kg/m2。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接受腹部手术治疗,肝功能存在异常;②无局麻药物过敏史;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全麻患者;②凝血系统异常;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④精神病、药物滥用病史;⑤慢性疼痛疾病。

1.2 方法

采用咪达唑仑0.5mg/kg、瑞芬太尼3μg/kg、罗库溴铵0.6mg/kg注射给药和丙泊酚注射泵泵注进行麻醉诱导,维持血浆浓度2~4g/L,脑电双频指数50。所有患者均常规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血氧饱和度0.95以上。给予患者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进行麻醉维持,同时注射泵持续泵注丙泊酚。A组在上述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10min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生产单位: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248)0.4μg/kg静脉注射,之后以0.2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后30min;B组则先予以0.8μg/kg剂量静脉注射,再以0.4μg/(kg·h)速度持续输注。

1.3 观察指标

(1)检测观察两组手术开始后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水平。(2)观察两组术中心动过缓、呕吐发生率及麻醉苏醒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两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比较

手术开始后,A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较B组高(P<0.05),见表1。

3.讨论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均为临床常用麻醉药物,前者主要经肝脏转化代谢,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后者是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体内非特异性水解酶代谢,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无蓄积、时间短等特点,该两种麻醉药物整个新陈代谢处于稳定状态,与患者肝肾功能、身体情况及基础疾病等关系较小,故常配合应用于肝功能异常患者手术麻醉中[2]。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配合使用虽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两者均具有半衰期短的缺点,而且瑞芬太尼具有导致痛觉过敏的效应,故容易出现患者术后苏醒期疼痛感明显的情况,可引起高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3]。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其可选择激动A亚型受体,通过作用于突触前膜α2A型受体,对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产生抑制,阻断疼痛信号在神经间的传导通路,而且右美托咪定还能够与位于背髓背侧角内的α2受体结合,从而发挥镇静、止痛等效应[4]。将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可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不过右美托咪定激活突触后膜的α2受体后可导致交感神经活性下降,进而引起负性心率、肌力的情况,因此需要限制右美托咪定的剂量。

本研究发现,采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与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均有较高的麻醉效果,前者能够保证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处于更佳的水平,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麻醉苏醒时间更短,由此可见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低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肝功能异常腹部手术麻醉中效果满意,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饶立新,王瑞英,袁薇,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对肝功能异常患者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J].医学综述,2017,23(4):805-809.

[2]楼益飞,张超,赵鹏程,等.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剂量差异对肝功能异常患者腹部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7):867-868,872.

[3]祝雪松.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6,6(6):231-232.

[4]沈继红,朱红.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病人麻醉的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42-143.

论文作者:何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肝功能异常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比较论文_何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