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与实验_邓小平理论论文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与实验_邓小平理论论文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与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自革命根据地建立直至现在,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的方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贯彻这个方针的实践中创造了大量丰富的经验;教育科学工作者在对教劳结合的意义、功能、规律、途径、方法和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虽然,建国以后在执行教劳结合方针方面也发生过“左”的偏差和失误,但总的方向是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教劳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都获得了可喜的发展,反映出许多时代的新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教劳结合方针的贯彻落实不尽理想,尚有许多思想认识问题、实际工作问题和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教劳结合的历史经验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对当前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尚未能及时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广泛地普及和推广;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教劳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出现的许多新的重大课题研究得很不够;不少地方和学校对教劳结合认识还不到位,行动不积极,工作没有落实,教劳结合还是教育工作中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然而,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这些都要求我们更加坚定地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更好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构建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教劳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越益成为当前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课题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要高度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突出应用研究;坚持研究与行动紧密结合,边研究边指导和推动面上实施教劳结合的工作,边组织教劳结合的积极分子队伍,努力使研究成果为新时期学校全面实施教劳结合的决策和改革实践服务。

在研究内容上,本课题划分为文献资料研究、现状调查研究、基本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经验研究、实验研究和对策研究等七个方面。在研究领域上,分为综合研究、基础教育问题研究和高等教育问题研究。考虑到研究领域的特殊性,经课题组负责人商定,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由吉林省教委主任陈谟开同志负责,独立组织研究,独自进行成果鉴定。

据此,本课题确定的主要研究目标有以下几方面。

在理论研究方面:1.研究马、恩、列、毛、刘、周、邓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教劳结合的重要论述,及其对当前我国教劳结合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指导作用;2.系统整理、研究建国以来我国实施教劳结合的历史文献资料;3.探讨在新时期实施教劳结合的意义、内涵、外延、方法、途径以及本质特征等有关理论;4.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对青少年实施教劳结合的心理学问题(后因主要研究人员出国未进行到底);5.现代俄国(前苏联)、英国、日本、印度、德国等国与我国在教劳结合方面的比较研究。

在应用研究方面:1.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实施教劳结合的历史经验教训;2.调查我国普通中小学实施教劳结合的现状;3.在城乡、企业的普通中小学中选择若干不同类型的实验点,进行教劳结合的实验研究;4.研究制订普通中小学教劳结合的评估标准;5.研究普通中小学教劳结合的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基地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

三、科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本课题是一项跨领域、跨学科、跨地区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本课题组建的研究队伍,主要由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组成。在主要研究人员中,有教育科研人员, 还有一批教育行政方面的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优秀的劳技课教师和教研员;在年龄结构上,有老专家、学者,有年富力强的中年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也有一批青年同志。充分体现了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第一线的教师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特点。此外,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个案研究不断发现典型,不断扩大研究队伍,体现了专业研究与群众性研究相结合。

课题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地域非常广,如在进行基础教育实施教劳结合调查的过程中,向全国15个省的15个城市和15个县发出了关于中学劳动技术教育课、小学劳动课和公益劳动、勤工俭学、家务劳动、选修课、兴趣小组等方面的调查问卷,收回部分市、县的中学、小学和劳技中心的答卷的有效率近70%;实验组在全国11个省市设立了17个实验点(基地),开展大面积的实验研究。因此,这项课题的研究得到全国上述地区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在全国范围内对推动地方和学校更好地贯彻教劳结合方针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研究成果质量效益分析

“教劳结合”研究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列为国家级重点课题是首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如此众多的省市和各方面人员来全方位地研究教劳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属首次。本课题研究的领域广泛,内容较全面、系统,有些内容填补了空白。如,文献资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文献建设上的空白;理论研究成果突破了原有的框架,对教劳结合的理论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历史研究成果中提出的一些历史性结论和探索的一些规律,填补了教劳结合史上的空白;实验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教劳结合模式的概念,并提出了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性质、任务、目标和配套的操作体系、评估体系,有很强的实用性,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对策研究,根据各子课题研究的成果,在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实施教劳结合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高度对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教劳结合工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献资料建设

本课题的文献资料子课题组进行了国内外教劳结合文献的查检工作,登选了万余条专题题录,经判别筛选了7000条左右的题录索引,并且选摘专题书目、文章目录1000多篇。为使专题的储存、检索科学化,初步建成了“教劳结合文献资料检索系统”,使得该专题的文献资料基本实现了分类检索、分题开发,这在教育科学研究专题文献资料库的建设上具有创新意义。

本着文献资料“既要反映现实也要以史为鉴”的原则,该子课题组部分同志从1992年开始,着手编写《中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大事记》(1930—1993)。该书采用记年体的形式,从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开始所走过的教劳结合的道路为源头,详细记载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实施教劳结合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艰苦曲折道路,列举了重要的史实,揭示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经验教训。该大事记是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本关于党领导下的教劳结合的专题事记。《建国以来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法规文献汇编》也是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本关于教劳结合的专题法规文献汇编,这两本工具书的问世,具有填补教育史文献资料建设上的空白的重要意义。

(二)理论研究的成果

该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不同历史时代的教劳结合特点提出了明确的见解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当时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状况,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及其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把教劳结合与争取工人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民主权利、提高劳动者的地位、抵制资本主义残酷剥削的斗争、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革社会制度的政治斗争等紧密结合起来。

(2)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在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毛泽东第一次把教劳结合提到教育方针的高度,他始终把教劳结合放在教育同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的客观大背景下审视;把教劳结合视为争取工农劳动大众享有教育平等权利的重要手段;把教劳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毛泽东教劳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充分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的特点,也就是以推翻“三座大山”为主要任务的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取得全国政权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的特点。

(3)邓小平在深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上深刻揭示了教劳结合的实质,提出教劳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等著名论断。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在中国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2.对新的历史时期“教劳结合”的科学内涵的认识有了新的探索

教劳结合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前进,有新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涵义。

(1)从宏观层面上理解,它在总体上反映了“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教劳结合,就是要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紧密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以使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既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也反映了教育与经济之间互促联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相互需求。

(2)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劳结合可以理解为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从学校层面来讲,实施教劳结合,就是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设置专门的课程,并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对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的时代特征的阐释

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结合原理以及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具有以下一些时代特征。

(1)反映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推动教育经济发展一体化。邓小平认为,教劳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这三个论点深刻揭示了教劳结合的实质就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这是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的核心。按照邓小平的这个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包括要适应经济对教育超前的要求,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必须形成良性循环。邓小平把教劳结合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提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

(2)注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强化教劳结合中的技术教育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新论点。他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劳动力”。因此,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着产业革命,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劳动结构的情况下,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成分,也就成为必然。

(3)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与产业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真正本质的需求,就是教劳结合,正象邓小平说的:“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重视教育,一方面重视促进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产教结合),另一方面重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产结合),这种重视的结果,必然促进教育与产业的合作。教育与产业合作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4)依靠教育科学研究,推进教劳结合的科学性。邓小平提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目前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水平之高、研究范围之广、研究队伍之大、研究成果之丰硕,应该说是建国以来所没有的。研究范围已涉及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现状研究、历史研究;经验总结研究、文献资料研究、对策研究;国内研究、国际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研究队伍已从少数教育理论工作者扩大到广大劳技课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5)以教劳结合为突破口带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近十几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深入人心。特别是农村的变化更大,很多地方确立了办教育要为当地建设服务的思想,出现了教育促经济、经济促教育的良性循环,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趋势。例如,农村进行教育整体改革,实现农科教结合、三权统筹,创建了产(业)教(育)结合,企(业)校结合、社(会)教(育)结合的教育新体制;创建了“教学——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五位一体的办学新模式;创造了上挂(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横联(有关部门)、下辐射(乡、村、户)的教育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新形式。

(6)以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为根本目的。检验学校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邓小平在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时,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十分强调人才的培养,他对教劳结合的重视,也正是从这个战略角度考虑的。

4.对我国教劳结合理论体系研究的新探索

《中国教劳结合》一书,是本课题专门探讨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和当代中国教劳结合发展及其趋势等理论问题的成果。这部著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探讨了当今世界教劳结合的发展趋势;回顾了我国实施教劳结合的历史发展进程,初步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教劳结合道路的理论构想及其实施的原则、模式,并研究了典型案例。概括它的发展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

(1)提出当前中国的教劳结合要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并获得卓有成效的结果,首先必须构建出科学的、能指导其正确运行的理论体系。

(2)提出当代中国实施教劳结合的基本原则。

(3)探讨当前世界教劳结合方面的新趋势。

(4)通过以上及其它理论问题的研究,本书概括出这样的结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处理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一种手段或方法,更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一项具体的内容,它应当成为协调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的指导原则。

从总体上看,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我国70余年教劳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一本学术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5.对我国实施教劳结合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教劳结合的本质区别所在,提出了明确的看法

我国实施教劳结合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教劳结合的本质区别在于根本目的不同。我国实施教劳结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资本主义国家实施教劳结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人才。

(三)应用性研究成果

本课题十分重视对决策产生重要作用的应用性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为《关于促进中小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行动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该《建议》是根据各子课题研究的成果,在认真总结我国近十多年来中小学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经验基础上,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份供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参考的研究报告。其中,对于中小学教劳结合的地位、作用,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建立健全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建立劳动技术教育的操作体系,建立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劳结合新模式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决策建议。

(四)历史经验总结成果

《中国教劳结合简史》是本课题专门研究建国以来我国实施教劳结合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理论性研究成果。在这部专著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和见解。

1.建国以来,我党在创建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中,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这一基本原理。教劳结合47年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自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1949—1965);“文化大革命”10年(1966—1976);粉碎四人帮后至现在20年(1976年至今)。教劳结合47年的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成功的经验,也有过沉痛的教训。总结这47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教训时,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47年的进程,既要站在教育改革世纪之交的时代,又要从各个历史时期的背景和具体条件出发,给历史以真实的、科学的总结。该成果对上述几个历史时期教劳结合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初步地、客观地总结和阐释。

通过历史回顾,该成果提出,教劳结合的历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同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相关连的。它的发展既为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所制约,也影响政治、经济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健康发展的阶段,教劳结合的方针也得到比较正确、比较好的贯彻;当政治、经济发展中出现挫折失误时,也就影响教劳结合方针的正确贯彻,甚至扭曲或破坏它。

2.教劳结合的历程是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律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列入党的教育方针,成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1958年曾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此后,尽管教育方针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教劳结合一直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978年3月5日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列入教学计划,设置相应课程。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大纲》(试行稿)。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用)》。目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正在草拟中。

由上述回顾可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过程是个逐步完善、逐步强化的过程,是一个由渐进到质的变化过程,而质的变化的标志是1978年和1995年的立法。而1992年教学大纲的诞生,则是以教学法规来保证宪法和教育根本法的实施。

(五)实验研究成果

教劳结合模式实验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在城乡、企业普通中小学中选择若干不同类型实验点进行有典型意义的实验研究,为我国基础教育全面贯彻实施教劳结合,提供实验的依据,为普教系统实施“教劳结合”提供有效而基本的模式范型和操作要点。实验的预计目标是,总结各实验点和有关地区的一些经验,使之系统化;从各实验点的实践中,对教劳结合提出几种可行的做法和模式;对不同模式的教劳结合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一定的范例。

具体的实验研究内容是:研究教劳结合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劳动素质、身心素质,有哪些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怎样生成这些作用;研究在贯彻教劳结合中,怎样健康地发展学生的合理个性;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及有关教育理论,总结实验点上关于教劳结合方面的经验、教训;就教劳结合的定义、内涵、外延以及内容、方法、途径及本质特征和理论体系进行实证性研究,得出可靠性较强的结论;进行教劳结合的操作性研究,探讨中小学教劳结合的目标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中小学教劳结合的若干可行模式,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基地建设及师资建设等。

三年多来,各实验点都按照课题目标和具体计划进行了扎实的、创造性的工作。根据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教育、生产的不同水平与需求的原则以及实施教劳结合的不同做法,经过实验,初步提出基础教育领域七种教劳结合模式:

1.开发劳动技术学科有特色的模式;

2.开展勤工俭学有特色的模式;

3.实施燎原计划的模式;

4.与社区挂钩有特色的模式;

5.实行厂校挂钩有特色的模式;

6.各科教学渗透有特色的模式;

7.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有特色的模式。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式类型的划分,往往是相对的;就一所学校而言,往往是多种模式并举的。

实验结果还表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作为中小学实施教劳结合的基本渠道,是符合中小学实际的。它在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这是因为以课程的形式可以保证劳动技术教育有固定的阵地,使教劳结合全员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避免出现可结合、可不结合,或者想怎么结合就怎么结合的现象,确保劳动技术教育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

实验研究还在开设劳动技术课的研究方面取得以下成果:第一,明确了学科性质;第二,规范了教学要求;第三,建立了内容体系;第四,编写了相应教材;第五,积累了丰富经验。如上海实验点制定和编写了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建立了由基本生活和基础生产两方面内容组成,按“家庭衣食起居”、“使用安装维修”、“加工工艺”、“种养技术和简易食品加工”等四个可操作的技术系列,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毕业三个阶段,统一安排,螺旋式上升的劳动技术学科课程体系(简称两面三段四系列劳动技术学科课程体系);出版了具有以操作为主、重视德育以及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基础性、通用性、兴趣性、适应性等特色的,共37册中小学劳动技术课教材。

五、课题研究有力地推动了面上的教劳结合工作

1.课题组成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教改实践服务的原则,深入地方,深入学校,推动了地方和学校的教劳结合工作。如实验研究子课题组的工作涉及11省市的17个实验点,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实验点、学校的工作,而且影响了实验点学校所在的地方,使那里的教劳结合工作得到巩固和发展。历史经验总结子课题组收集总结了22个省市的80多则个案,对典型的个案单位,帮助总结经验,推动了个案单位(或校、或区县、或市)深入贯彻教劳结合的方针,促进了当地教育质量的提高。

2.举办全国学术研讨会,不仅交流了各地教劳结合的经验,活跃了学术空气,研究了教劳结合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提高了与会者对教劳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学到了好的经验,而且通过与会者会后对会议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对各地坚持教劳结合起到了宣传和动员的作用。课题组共召开和承办了四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每次学术研讨会都有一个主题,会后对全国均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3.在研究过程中积极组织队伍。以本课题组主要成员为骨干,以本课题的各个参与地区和单位为主体,报经中国教育学会批准,1994年10月,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研究会。至今,已发展团体及个人会员约计1800多名。研究会在交流经验、活跃学术思想、深入研究教劳结合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组织教劳结合队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会已建立了3个专业委员会,以促进教劳结合某个方面的专门的研究。全国研究会的成立推动了河南等省地方研究会的成立。

4.建立研究基地。为促进教劳结合的理论研究人员与实际工作者的联盟,建立了研究基地,已经建立的有: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研究会大庆研究实验中心、浚县研究实验中心以及湖州研究实验中心。研究会和研究基地的建立起到了坚持教劳结合阵地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尚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研究人员为决策服务的意识尚不强,阶段研究成果没有及时向教育决策部门的有关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汇报,研究和决策存在相互脱离的状况。

标签:;  ;  ;  ;  ;  ;  ;  ;  ;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与实验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