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1)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其开展分阶段护理。结果: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哮喘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积极的临床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症,改善疗效。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186-02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其致病因主要为过敏原或其他因素造成的支气管反应性明显增高,此时小支气管平滑肌会出现明显的痉挛症状,黏膜水肿、渗出,从而使患者的官腔狭窄,产生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症具有反复性,病情严重时对患者的生活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所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及护理质量对于患者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0.5±1.2)岁,病程0.5~28年,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3例,吸入粉尘和天气变化引发病症的患者为14例,过度疲劳4例,精神因素2例,肺源性心脏病1例,并发慢性支气管炎11例,肺气肿6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7)d。完全控制患者33例(55%),部分控制24例(40%)未控制3例(5%)。
2.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
2.1.1减少诱发因素 病房内不宜摆放花草,每天通风,同时应严格控制过敏原,室温控制在20~22℃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此外还要确保室内环境的安静和舒适,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多摄入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易引发或加重哮喘的食物,运动时应注意力度的掌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呼吸道感染,若患者有冠心病或高血压时应禁止患者服用引发哮喘的药物[2]。
2.1.2密切观察病情 一些疾病的症状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因此应加强患者病情的观察,从而为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若患者出现鼻咽痒、打喷嚏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防止哮喘发作,若患者的呼吸急促,无法采取平卧姿势、脉搏较弱、四肢冰冷等症状,应积极开展治疗,避免患者发生生命危险,若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或呼吸衰竭等症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3]。
2.1.3加强心理护理 很多患者长期受哮喘的困扰,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为患者讲解哮喘治疗的相关知识,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为患者讲述成功治疗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治病的信心,此外还应向患者讲解易引发哮喘的因素,患者在治疗中应尽力避免[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哮喘发作期的护理
2.2.1氧气护理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使用鼻塞或面罩吸氧,在确定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氧气流量,通常鼻塞的氧气流量为2~4L/min,面罩的氧气流量为4~6L/min[5]。为确保患者的吸氧效果,巡视护士应15~30min巡视一次并及时观察患者在吸氧后身体的各项指标,若患者吸氧后出现全身湿冷,则证明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控制和缓解,在持续吸氧5h后,观察患者有无症状加剧的情况,若有应及时调整氧气流量,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处理准备。此外还应做好动脉血气检测,避免发生氧中毒症状。
2.2.2药物护理 氨茶碱:氨茶碱能够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但氨茶碱自身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考证,若患者血药浓度为7~11mg/L时,氨茶碱的副作用并不十分明显,服用该药后应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加以治疗。β2受体刺激剂,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药物有舒喘灵、博利康尼等,此类药物多为气雾剂,在老年性哮喘当中应用较为广泛,使用此类药物时应合理掌控剂量[6]。患者应在呼吸的同时吸入喷剂,吸入后屏息数秒,之后再呼气,用药频率2~4次/d,此外还应严格控制药量,防止由于使用过量导致心跳加速。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上常见的药物有必可酮、普米克等,吸入药剂后要及时清理口腔,避免产生霉菌感染。若选择静脉注射 给药,临床上常用药物为琥珀酸钠等药物。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该治疗方法用药量较小,见效迅速,所以受到了许多患者的青睐,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而言采用氧气驱动的方式能够十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显著降低肺动脉高压。
2.3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护理
缓解期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避免哮喘病情继续加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对患者的预后以及日后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患者应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做好哮喘发作的预防工作[7]。此外还应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使用必可酮等气雾剂,避免误用药物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3.讨论
现如今,支气管哮喘在世界范围内十分常见,其属于呼吸系统疾病范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其对患者的预后也有较大的改善作用[8]。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从病室的环境、心理指导、饮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工作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当前我国医学水平不断提高,医学模式也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护理的综合性显著增强,护理的方式也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该发展趋势也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贴心的服务,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也促进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秀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旬刊,2013(10):260-260.
[2]谢衍宇,吴丽钏.优质护理服务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7):145-146.
[3]赵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5):288-289.
[4]麻艳红.支气管哮喘74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6):191-191.
[5]李译蓉.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4):184-185.
[6]严玲.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3):118-118.
[7]钟云燕,陈育新,罗小燕,等.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434-435.
[8]黄祥中,王映芬.支气管哮喘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36):89-90.
论文作者:刘微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哮喘论文; 药物论文; 症状论文; 氨茶碱论文; 呼吸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