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际医疗部内科55病室 湖南长沙 410008
【摘 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偏头痛症状发作时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偏头痛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加以应用舒适护理后,1日、2日与3日内的偏头痛缓解率依次为40.0%、65.0%、95.0%,对照组依次为21.67%、35.0%、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8.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用于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发作时,有利于其症状的有效缓解,同时也能够改善服务质量与护患关系,减少纠纷出现,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偏头痛;舒适护理;症状发作;护理效果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原发性头疼,多发于青中年女性[1]。在我国有大量患者因偏头痛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多数患者有家族史。该病症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搏动样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和畏光等,一般持续时间4—72小时,不少患者头痛持续时间达数天。该病病程长,呈反复间歇发作,造成患者极大的痛苦及生活质量的下降,尤其是患者在头痛时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等,对其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护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若在患者头痛症状发作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将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作者对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加以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9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为对照组。本研究所选患者的头痛程度均为2级(中度头痛:发作时头痛较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以上。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25至49岁的范围之内,平均年龄(36.79±4.2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24至50岁的范围之内,平均年龄(36.52±4.1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等基本资料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遵医嘱进行输液、给药,结合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保证疾病治疗的有效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包括以下方面:
1.2.1个性化护理 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应个体化,特别是剂量的个体化[2],护士应协助医生给每位患者做好个体化治疗。并协助患者找出头痛诱发及缓解的因素,并尽可避免。如避免某些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饮食。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防治亚健康状态等。
1.2.2生活护理 为患者制定作息时间表,使其每日内都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纠正患者错误的生活习惯,并告知其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有规律的锻炼,如长跑等,以增加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可有效地减少头痛发作。多陪伴患者,同时给予其按摩护理,以提高患者住院的舒适度。充分利用注意力转移法,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发作时的疼痛,比如:聆听轻音乐;观看电影;阅读报纸杂志等书刊。无论是在工作日,还是周末抑或假期,坚持这些个体化方案对于减轻头痛发作非常重要。
1.2.3环境护理 根据患者个人喜好,合理为其布置病房环境,比如:摆放绿色盆栽;增设电视机等电器设备;悬挂壁画。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比较常见的副作用是嗜睡[3],因此,护士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温柔,走路要轻,病房内严禁大声喧哗,避免打扰患者休息。每日2次定时安排专业人员对病房环境进行清理与消毒,勤开窗,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状态。结合当日的天气情况,合理使用空调以及加湿器等电器设施。
1.2.4呕吐护理 恶心为偏头痛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达一半以上,且常为中、重度恶心。恶心可先于头痛发作,也可于头痛发作中或发作后出现。近一半的患者出现呕吐。呕吐时可以扶患者坐起,用手托住前额使患者舒适,使呕吐物吐入容器中,避免呕吐物呛入呼吸道发生窒息以及吸入性肺炎。协助患者漱口、洗脸,必要的时候协助其更换衣物和被单,及时清理呕吐物。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暂时禁食,及时遵医嘱使用护胃止呕的药物。症状缓解之后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除米,面主食外,可多食青菜,水果类食物,禁忌烟、酒,螃蟹,虾等发物以及巧克力、咖啡、酱油、动物脂肪等易诱发偏头痛的食物。
1.2.5心理护理 为数不少的患者于头痛缓解后出现一系列后续症状。表现怠倦、困钝、昏昏欲睡等,也可出现精神心理改变,如烦躁、易怒、心境高涨或情绪低落、少语、少动等[4]。护士在面对患者时,应采取温和、谦逊的态度。与患者交流时,注意沟通技巧的使用,比如:面带微笑;眼神交流;给予患者正确的称呼。将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作出详细的陈述,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向患者介绍其他病友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其内心的困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与安慰,倾听患者主诉,并采取针对性较高的方法对其实施心理辅导,尽可能的帮助患者疏解焦躁以及不安等不良情绪[5],使其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此外,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动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对患者不愉快的心理予以及时疏导,避免意外的发生。指导家属和朋友多陪伴,给予关心体贴和安慰,大力提高社会家庭的支持,使其能无后顾之忧的接受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1)全面观察并记录两组头痛症状的缓解情况。其中,头痛症状缓解的判断标准为:症状彻底消失;无头痛感;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2)统计两组在不同时间段内头痛症状得到缓解的患者例数,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如下[4]:a,1日内头痛缓解,即:症状发作时,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b,2日内头痛缓解,即:症状发作时,持续时间在24至48小时的范围之内。c,3日内头痛缓解,即:症状发作时,持续时间在48至72小时的范围之内。
(3)将我院自行定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逐一分发至120例患者手中。由护士长向患者说明本次调查的要求、目的与注意事项,然后再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对调查表中的内容进行真实、准确的填写。待患者填写完毕后,统一将其交至护士长手中。护士长清点回收调查表份数,经确定无误后,组织多名护士分析并统计本次调查的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头痛症状的缓解情况
研究组1日、2日以及3日内头痛症状的缓解率分别为40.0%、65.0%、95.0%,对照组分别为21.67%、35.0%、75.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偏头痛具有病程长和易发作等特征,故极易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损伤其身心健康。对此,临床上需加强对此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力度。此外,有效、全面的护理也可起到消除患者心理压力、缓解头痛程度以及良好控制病情等作用,故护士需于偏头痛患者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严格执行每一项常规护理操作,并同时向其提供针对性较高的舒适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住院的舒适度,促进其病情的康复。舒适护理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帮助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目的使患者身心都能处于最佳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本研究结果表明,加以舒适护理措施后,研究组头痛症状的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单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8.33%, 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偏头痛患者应用舒适护理,不仅利于患者头痛症状的快速缓解,还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7]。
综上,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偏头痛中,既可加快患者头痛症状的缓解速度,又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筱芬,丁朝兵,袁红等.偏头痛患者症状发作时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2):29-31.
[2]李文军.李英.综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3(15):47-48.
[3]胡冬梅.偏头痛患者症状发作时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144-145.
[4]孙颖.急性期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特征及心理护理[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01:117-118.
[5]王欣明.心理干预对43例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2,11(12):58-59.
[6]吕席林.舒适护理应用于偏头痛住院患者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1):267-267.
[7]马林伟.舒适护理应用于偏头痛住院患者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1,01(23):289-289.
作者简介:
卿高辉,女,大专,护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际医疗部内科55病室。
论文作者:卿高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患者论文; 偏头痛论文; 头痛论文; 症状论文; 舒适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