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饰装修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论文_杨洪涛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甲方对装修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工程在装修施工部分普遍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外界巨大的压力下,只有对传统装修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施工效率,保障装修质量,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并做出精品工程,为企业创下良好的评价和口碑,提升实力,确保企业“以现场保市场”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关键词:装饰装修、管理、改良、创新

0引言

建筑装饰不仅是一个建筑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每一个时代都在该时代的建筑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些印迹除了在建筑的样式、构造中得到保存之外,大量的信息凝聚在建筑的装饰中。建筑中的雕刻、材料、色彩等,显现了人们对外界的认识与自身的意识,成为我们判断和理解建筑风格、类型和文化内涵的至关重要的信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对装饰装修的实用性、美观性、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普通的装饰装修工程相比,大型公共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涵盖的工程面更广、材料更多,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例如铁路站房的建设包含许许多多复杂的构造节点,质量要求非常高,只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和严格的操作,才能够满足其设计施工的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装修施工技术人员要能够不断改良装修管理办法,在以往的优秀经验中推陈出新,才能够建设出精品工程,满足未来的发展要求,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1发展现状

装饰装修施工属劳动密集型作业,虽然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已经出现,目前大部分施工作业还未将其应用在施工生产中,仍依靠传统工艺。如何把传统技术改良创新并贯穿进装修施工过程中,对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方面看,施工企业的装饰装修工作如果还停留在依托传统技术经验的层面上,将难以适应将来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装修施工在合理的成本内,尽快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减少二次翻修,就能在市场上有极大的优势。

就企业内部而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甲方对装修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工程在装修施工部分普遍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外界巨大的压力下,只有对传统装修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施工效率,保障装修质量,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并做出精品工程,为企业创下良好的评价和口碑,提升实力,确保企业“以现场保市场”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2概述

随着科技进步和装修技术的发展,在装修装饰材料、工艺、设备方面都有所创新,装修装饰施工中要做好施工技术及材料的新旧衔接,积极尝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装修装饰的质量水平。在新型施工技术及材料的使用上,施工企业应具备前瞻性眼光,借助新技术、新材料,形成企业的技术优势,抢占建筑装修市场份额。

装饰装修管理以实现成本低、质量优、效果好为目的,提升装饰装修质量,打造精品工程。主要涵盖两个方面,其一进一步强化装修装饰施工技术管理,对装修中的各工序及各个分项工程加以优化,合理选择施工技艺及施工材料,对设计变更等因素加以合理调整,保证项目装修实施阶段各环节的工作协调、顺畅、高效,全面控制装修装饰各项工序质量。其二是做好装修装饰工程现场材料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具备超前的眼光,在装修施工未开始时即对后期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和所需材料进行预判,确定装修装饰施工所需材料的材质、数量、规格,精心挑选材料供应商,敲定材料运输方式。

3装饰石材全过程管理

石材作为站房项目施工面积最大的d然加工原料,是项目工期与项目盈亏不可控的因素之一,因此,越早介入石材选择、加工、防护、运输、安装、精细化打磨和成品保护,就越有利于缩短项目周期,控制项目成本,丰富项目盈利。

3.1石材比对优选

总结多年来各项目实际使用石材可发现,墙、地面主要石材类别包含:以黄锈石,黄金麻代表的黄色石材;以白麻为代表的白色石材,以虾红、安溪红为代表的粉色石材,以灰麻,芝麻灰为代表的灰色石材。

以现有经验,白麻具有相对产量稳定、荒料矿场分布多、成品观感容易被人接受、价格低廉等优势,可作为优先选择。以邵阳西站为例,原设计外墙为m黄色石材,甲方选样时要求改为虾红石材,按虾红石材做样板期间发现该石材品种良品率低,矿场出矿不稳定。由此及时与甲方和设计团队沟通,将虾红石材更换为白麻石材,由此保障工期不受石材开采与加工影响。

3.2设计方案深化

设计单位通常只提供石材幕墙或者室内石材的平立面分格形式和少量节点安装方案,其设计深度无法达到依图施工的程度,由于施工队伍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石材及干挂体系的选择如果依据工人的施工经验进行,很有可能造成强度不足的危险隐患或强度过大的材料浪费。由此,在施工前经专业的深化团队根据工程施工及设计的实际情况,从石材、龙骨、挂件的材料选择、物理实验性能、力学计算、模拟实验情况等数据综合分析考虑,绘制出最符合工程实际的详细施工图纸。

3.3石材加工控制

到达现场的石材是否符合下料时的要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石材加工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大对材料加工过程的管理,从源头抓起,精选荒料产地,选择矿层,保证同一空间同矿同层,从源头控制石材的色差。对石材加工质量在满足国家规范的条件下达到公司内控标准。定尺定厚定平,严格控制材料加工精度。保证石材到项目工地的成品率,严苛要求“过程精品”。

表1候车大厅石材加工允许偏差范围

由此,对工厂规模提出较高要求,保证石材设备要先进,工艺要成熟,管理有经验,工人有意识。同时对加工厂位置有一定要求,既要不受环评检查、雨季施工、冬季施工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同时靠近大的交通枢纽,不受路程影响工期。

3.4石材防护

石材防护是良品率关键。花岗岩孔隙率为0.5%~1.5%,物理渗透性0.2%~1.7%,其抗渗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浆,粘接材料中的水、碱、盐等物质渗入后析出会形成石材返碱。很多项目使用的石材经常因为防护不到位、防护破损未修补等原因,造成石材返碱导致返工现象,给业主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时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降低返碱率,除了督导石材厂家出厂前做好防护,还要求安排工人对到达现场的每一块石六面材涂刷符合《建筑装饰用d然石材防护剂》JC/T937-2005的饰面型防护剂,做好二次防护,避免石材出现大面积返碱现象。

3.5石材运输

材料及时保质保量到现场,是保证工程进度的关键。到场石材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加工精度、光泽度进行验收。要求花纹、纹理方向一致,不允许出现任何缺棱、缺角、裂纹、色差;不允许有超过板边长度的1/20(长度<4mm不计)的色线。因此石材的运输过程需制定详细的计划,保证石材不被损伤。

首先石材的捆扎包装不能用草绳绑带打捆,必须木方牢固钉框包装,铁丝模板加固。一定要有遮挡防护,防止暴晒雨淋且不受路程中尘土污染。要放置平整干净的地面,防止石材倾倒减少石材污渍。其次在石材二次搬运中,应搭建良好的提升装置,稳定牢固,保证石材无磕角,不破坏成品面。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平稳的运输工具,尽量避免因路途颠簸给石材造成损伤。要做到这三点,就要求项目部必须由超前的计划性,在基础施工期间就着手与厂商协商敲定石材运输过程,给石材运输留下充裕的时间,使其在运输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种选择。

以哈尔滨站改造工程所用石材为例,2017年北站房装修期间由于时间较紧迫,下料后工厂的加工和运输时间都很少,为了能使材料按时进场,石材加工后有个别石材并没有达到要求的精度,且全程的陆路运输虽然快但中途磕碰造成的石材损坏情况较严重,使得施工过程中不得不对材料进行现场二次加工。在今年南站房施工时,项目部及时总结调整了管理模式,应用新的管理方法,在结构施工期间就开始着手做装修的策划准备工作,不但给厂家留下了充足的加工时间,还结合当地地理优势,将材料的运输改为了船运和陆运相结合的方式,材料在广州装船后沿水路到达营口港,再由汽车运至工程现场。经测算,这种方式与之前相比更经济实用。首先船运比陆运更为环保节能,仅油耗来说,据相关数据分析,普通货运汽车的油耗量基本为船运的8倍,在低碳的背景下,船运更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其次对项目本身而言,船运也更为经济实惠,单就运输成本而言,水路运输的成本是铁路运输的20%,公路运输的10%以下,且船运在路途中相对更平稳,石材在运输途中磕碰造成的损耗也更低。

3.6石材安装

石材安装应在《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与《GB50210-20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为基础严格要求。

表2候车大厅粘贴允许偏差与校验方法

地面石材铺贴前地面垫层应按规范留有温缩缝,检查温缩缝做法是否合规,清理地面杂物,以施工排版图为依据,根据轴线放线定位;在正式铺装时,对照排版图进行试拼,根据水平线定出地面找平厚度,拉十字控制线,按技术要求与规范配比水泥砂浆;铺装后检查石材平整度,是否空鼓,拼接缝隙是否统一。

而在墙面部分,墙面干挂前应对基础龙骨进行报验,阴角阳角转接处等连接节点应符合要求和技术标注的规定。对挂件、胶水、开孔、开槽检查是否符合规范。石材拼接应宽窄均匀、缝隙顺直,阴角石材压向正确,阳角石材不外凸不内陷,出墙厚度一致,石材面板上洞口、槽边应套割准确,边缘整齐。

4转换层连接方式改良

传统装修工程中吊顶转换层与结构支撑的连接方式大多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虽然任何形状的构件都可以通过焊接直接连接,一般不需要辅助零件,但对于焊接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在呼和浩特东站时即采用的这种方式,虽然适用面广,但也随之暴露出很多常见问题,第一是由于高温作用在焊缝附近形成热影响区,钢材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发生变化,材质变脆;第二点是焊接的残余应力使结构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增大,并降低压杆稳定承载力,同时残余变形还会使构件尺寸和形状发生变化,呼和浩特东站项目后期为了矫正变形花费了不少时间精力;第三焊接结构具有连续性,局部裂缝一经产生便很容易扩展到整体,影响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再加上高处作业比之地面作业难度更大,故而需要焊接工人有过硬的焊接技术才能保证焊接的质量合格,一旦出错就需要切割后再焊,十分耗时耗力。另一方面装修工程对美观的要求比较高,焊点的美化处理也带来了一些工作量,仅此一项就占用了大量的工期时间,使得当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项目全体人员不得不日夜加班抢工期,不但造成人员的疲乏、精力透支,还增加了出现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概率。

经过多次技术改良和论证,总结出将抱箍体系用于吊顶转换层装修施工的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焊接连接的习惯,采用抱箍螺栓连接的方式降低施工难度。施工过程中吊顶转换层龙骨与主体钢结构采用抱箍螺栓连接,杜绝焊接,避免对钢结构产生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焊接过程中会掉落高温焊渣,对人和地面石材有很大的伤害,所以只能单一作业,在完成焊接施工后才能进行地面的铺装和下方的其他作业施工,拖慢工期。改用抱箍螺栓连接后,工人只需将抱箍安装到指定位置后将螺栓拧紧固定即可,不但简化了操作工艺,还可以实现空间上的上下同时作业和与其他部位的交叉作业,提升了整体施工效率,缩短了装修工期。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一工艺的改良,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工人只需有娴熟的高处作业技巧,无需再具备高超的焊接技术,原来只有专业焊接技工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普通劳务工人就能做到,不但极大的提升了作业的安全系数,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另外,相比于焊接,抱箍螺栓连接更为灵活,易于拆装和调整。在大面积施工过程中难保出现失误或需要调整的情况,一旦遇到,传统焊接将要面临的是焊点切割、冷却、打磨、再次焊接等繁复工序,既损伤钢结构,又耗费时间,且同一焊点附近再次焊接比之第一次焊接难度更大,要求也更精确,要检查焊过后的部位是否符合国家要求还需专业工具进行探伤验证;而抱箍螺栓连接则不同,需要调整时只需将螺栓松开调整到新的位置再箍紧,整个过程在十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操作简便,多次操作也不会增加施工难度,还兼具便于检查和后期检修的优点。

5吊顶铝板设计优化

随着装饰装修材料的日益丰富和装修施工技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建筑装修为了美观选择安装吊顶。能够被用来做吊顶的材质也是越来越多,比如最开始是使用的石膏,后来又出现板材吊顶,再后来又有PVC吊顶,现如今又出现铝板吊顶。因铝合金吊顶板材料本身密度小,同种规格、相同刚度的情况下,铝板吊顶质量更轻,安装后对房屋顶面的荷载比其他材料小;再加上铝板造型多样,更能适应多样化的设计需要。在大型公共建筑吊顶装修施工中,普遍把铝板作为首选材料。但由于原设计图对材料的具体品质往往并未有详细要求,加之铝板吊顶的安装工艺相比其它几种材料来说要求较高,如果处理不好选材和拼缝,就会影响整个吊顶的平整度。因此在实际施工前,开创性实行吊顶铝板施工图二次深化管理模式,聘请专业深化设计团队和项目技术骨干共同对原图纸研究改良,明确所用材料和安装方式,使之更适应所在项目的实际情况,工人施工时也更明确施工步骤。

装修施工期间,提前组织深化设计,把技术分析和造型改良的过程提前到装修施工开始前,这样既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完善吊顶方案的不足,及时与设计院沟通讨论,还能避免后期安装好后拆除重装的成本投入。以哈尔滨站南站房为例,在深化设计阶段主要做了两项改良:一个是将原有的50mm高叠级改成30+20mm高叠级,另一个是将角码安装改为Z型龙骨的勾搭安装。

按照原设计要求吊顶按照50mm高叠级安装,其目的在于使吊顶具有立体感,但在施工过程中50mm高叠级的施工难度较大,且不好控制平整度,故而在经过多种方案比较后将其改为了30+20mm高叠级,并取得了设计院的变更许可。方案优化后不仅降低了铝板安装及加工的难度,还使方格造型比原设计更加立体。

图2深化设计d花剖面图

按照原设计吊顶铝板采用的是角码连接,边框四周焊接角码,角码和龙骨用铆钉或抽芯钉固定,角码安装时不能出现偏斜、歪扭、松动、漏装等现象,且角码的安装是要相互错开的,否则铝单板会出现安装不上的现象,角码安装的误差不能太大,公差范围为±0.5mm。由于角码安装的方式对施工技术和细节要求较高,且不便于拆装调整,为了适应快速施工、简化工艺流程的实际需要,深化后将固定方式的角码安装改为Z型龙骨勾搭安装。这种勾搭方式是两片铝板的边框相互勾搭在一起,副龙骨和边框结合在一起,主副龙骨安装好即可把网片放在副龙骨上,节约龙骨且结构简单。变更后的Z型龙骨勾搭安装法使安装难度降低,安装精度提高,减少施工时间。

6外墙龙骨优化改良

现代铁路站房的设计大多数采用的外立面是干挂石材外墙,在施工过程中,石材干挂的重要步骤是在外墙上安装龙骨,龙骨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石材的干挂效果。龙骨安装不牢固容易产生石材掉落等安全隐患,龙骨安装如果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容易造成石材拼接缝扭曲等缺陷。

设计院在设计龙骨时一般会采用市场上常见尺寸的钢龙骨来设计,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发现按原设计的图纸材料,龙骨相对较沉重,再加上石材本身的重量,就会对墙面产生很大的应力,既加剧了主体结构的荷载,沉重的龙骨又不便于施工。

石材的干挂龙骨,如果自重过大,必然会增大主体承重结构变形,导致石材平整度降低或外墙变形,影响到装饰的效果;同时,为了抵抗过大的自重和地震作用,会造成建筑主结构含钢量的增加,从而增加工程成本投入,不符合经济性原则。目前还没有实现整体机械化施工,龙骨的安装还是依靠工人的人力施工,钢龙骨重量越大对工人而言施工时的负担越大,越不利于控制龙骨整体的平整度。

在哈尔滨站改造工程实际装修过程中,对外墙钢龙骨进行了设计深化,经过多次计算机模拟和精确地计算,经原设计方签字确认后,对龙骨进行了设计变更,在减小壁厚的状况下,采取增大主龙骨的截面的方法,在保证整体结构安全受力的前提下降低了龙骨重量。

图6深化后竖剖节点

主竖龙骨原方案为160*80*8钢方管(重量28.13kg/m),经过深化变更,新的优化方案采用180*100*6钢方管(重量25.25kg/m);横龙骨由原方案的50*50*5角钢(重量3.77kg/m),优化后采用50*50*4角钢(重量3.06kg/m)。由于整个建筑造型较多,使竖龙骨的左右间距不大,并且石材板块也较小,经过计算4mm厚的50角钢完全能够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且还留有一定的结构受力安全余量。经现场测算,优化后的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相比,主龙骨降低了10%的重量,横龙骨降低了19%的重量。

减轻龙骨重量不但可以为工程节约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站房的钢用量,还降低了工人的施工难度,更有利于控制龙骨平整度,提升工人工作效率,同时为石材干挂质量提供了基础保障。

7卫生间阳角处理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铁路出行都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出行方式,一个城市的铁路站房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城市对过往旅客的第一印象,决定着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气质、品味的认知,因此对站房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卫生间既是站房的基础设施的形象体现,又与广大旅客的实际需求密不可分,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却在整个工程的成功与否占据重要地位。装修美观合理的卫生间体现了建设者对公众细致入微的体贴和人文关怀。

在卫生间装饰装修中,最难以处理的细节就是卫生间阳角,由于人流量大,被磕碰的可能性也更大,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受损、伤人。相比于集散厅等地的石材阳角,卫生间的处理难度更大:首先由于材料本身的限制,玻化砖比石材更轻薄,石材利用法国边转角、造型圆角和凹型圆角把尖角倒圆角的办法都不适宜用在玻化砖上;其次卫生间地面常有滴落水渍容易滑倒,如果直接按45°转角的拼接方式很容易割伤旅客,且磕碰后玻化砖容易出现绷瓷现象,影响美观;再则就是利用R15圆角处理的办法,但加工要求非常高,打磨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玻化砖碎裂,且现场难以加工,基本需要厂家定做好,材料的成本很高不适宜大规模使用。现在很多工程的常见处理方法是倒角法或海棠角拼装再安装阳角条包边,但也存在不足,倒角的弊端是转角的内部是空的,水泥没有填实经不起大的碰撞,容易碎。另外,如果工人是现场倒角,难度大还易出现不规整现象,使用时遇到热胀冷缩还会开裂。阳角条包边虽然施工难度低,碰坏还可以修补,但装饰效果较差,成品阳角条难以匹配玻化砖色泽,会显得非常突兀。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升装饰装修质量,北京分公司由阳角扣条的思路进行了思维发散和工艺创新,采用了海棠角拼装云石胶填缝的办法对卫生间玻化砖阳角进行处理。将打磨好的玻化砖安装完成后,使用电脑调色后与玻化砖色调基本一致的石粉和云石胶填缝,再打磨,使两块石材形成一个整体,处理后的阳角圆润光滑,与整体质感融合度高,兼具安全性与美观性。从经济性考虑,海棠角造型在工厂加工打磨的难度较低,精度也更好控制,即使现场加工也容易操作,材料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比起扣条,石粉和云石胶价格更便宜,还可以对一些小的瑕疵进行修复。

8站台伸缩缝优化改良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造成结构破坏,需在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即伸缩缝。在站房施工中,除了站房,还需专门考虑站台的伸缩缝设置。以地面为例,由于站台相比于站房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受气温影响更大,所以如果按站房同标准设置伸缩缝,站台部分就极容易发生变形,在以往的工程中,站台部分的返修率都比较高。另外南北方气候差异和采暖习惯的不同也对建筑伸缩缝有较大影响,例如南方气候温暖,站房只需安装中央空调就可满足四季温度调节需要,但北方冬季寒冷,东北、西北等地区大多会在站房地下铺设地暖设施,在供暖期间对地面伸缩缝的设置带来很大考验,如有不当就会造成地面石材起鼓等问题。

在建设石家庄东站期间就曾遇到这种问题,当时站台做伸缩缝时采用了大面积混凝土地坪伸缩缝的传统做法,即完全按照原图纸所示尺寸、位置施工,再铺上石材。由于设计院的数据也是根据设计规范和石材热胀系数平均值估算出的,而石材与石材之间由于原材产地不同等因素造成系数各不相同,并不完全与平均系数相符合,在冬季供暖后,石材间由于热胀冷缩作用加大,而原伸缩缝不能满足调节需要,故出现了大面积石材起鼓的问题,后又经过几次调整返修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后来的哈尔滨站装修期间,技术人员吸取之前的教训,积极总结经验,寻求到新的解决办法。首先是在石材铺设前先测定石材的热胀系数等相关数据,再根据温度变化峰值详细计算伸缩缝距离是否满足变形需要,将原有的缝宽6mm改为了更适宜的8mm,给石材留下充足的位移空间;然后由专业的深化设计团队对伸缩缝的位置进行优化变更,依据对缝对轴线等原则,重新绘制伸缩缝的位置,将伸缩缝从石材面层到地采暖层贯通,并优化伸缩缝材料,选用铝合金成品缝,确保在不同温度下伸缩缝的变形,避免传统沥青填充在低温下柔性降低的弊端,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弱化了气候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最后采用耐候胶替代常用的玻璃胶封缝,既可以避免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又有卓越的耐老化、耐紫外线、耐水、耐高低温性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弹性和良好的相容性。

而东北冬季室外干燥寒冷的气候导致站台地面极易结冰打滑,故而均采用的是表面粗糙能形成较大摩擦力的石材铺装设计,但伸缩缝的盖板大多使用的是光滑的镀锌金属板,旅客一旦踩到稍有不慎就会摔倒。实际施工过程中本着人性化的理念,对这一细节进行了创新深化,定制了M形盖板和嵌有橡胶条的压边条,不但增大了摩擦力,提高了旅客走过此处的安全性,也更适应变形,更经济实惠。

9效益成果

9.1降低成本,创造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要想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进行管理创新,改进生产工艺,才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在装饰装修施工方面,北京分公司一直注重基础工程管理创新和装修施工管理创新齐头并进,经过不断地探索和论证,总结改良了许多重要的技术与管理模式,仅这一年,经过创新管理,优化改良,在装饰装修方面各装修工程累计创造收益约两千万元/年。

9.2缩短工期,加快进度,提升施工效率

各工程在装饰装修阶段普遍面临工期紧张的情况,且由于装饰装修工程涉及的材料繁杂、不同材料数量差距较大、各部位施工工艺要求各异,施工阶段很容易出现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延误工期或影响工程质量,乃至两者同时出现,严重影响企业信誉度。高效的装修管理举措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加快施工进度,更好地满足业主工期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

据估算,今年处于装修阶段的哈尔滨站累计节省工期约10d,通辽站节省工期约7d,邵阳西站更是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主体装修任务。装修质量经受住了业主、公司的检验,实现了打造精品工程的目标,获得业主的好评,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10结语

施工生产是建筑企业发展的载体,是“以现场保市场”的基石,加强核心管理,建立管理体系,才能加快可以创新和科技成果在实际施工中的转化,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3

[2]王志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求是,2017.3.31

论文作者:杨洪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  ;  ;  ;  ;  ;  ;  ;  

关于装饰装修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论文_杨洪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