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给排水管线的安装,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管道的施工质量,也会影响建筑整体的使用效果,所以,优化管线施工的科学布局,可保证所有管线布置的科学,优化建筑给水、排水的效果。但给排水管线的综合布局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未及时解决,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管线;管线安装施工;给排水系统
众所周知,管线设计作为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组成,管线综合布置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了给排水功能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管线位置与管线布局的科学合理性是设计人员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想要提升设计质量,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管线布局,合理安排管线位置,尽量发挥给排水管道的最大价值为目标,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线设计方面存在一些通病,因此导致居民日常生活用水情况受到影响,需要对管线设计方案加以优化,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基本用水、排水需求,提升我国给排水设计水平。
1.建筑给排水管线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给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
给排水管线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建筑质量的标准,而因为给排水管线带来的问题,比如漏水等,也让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关注的主要内容。所以,如果该排水系统运行中有质量问题,就将影响整个工程的的质量,增加建筑的安全隐患,而它也会有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有时甚至会延长工程施工的时间。现在,国家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给出了明确规定,但并未对民用建筑的给排水工程给出明确规定,这就导致给排水施工中遇到不同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建筑前期的施工过于注重进度,没有给工程的后续施工打下好的基础,增加了后续施工的不便;施工中并未体现人本思想,实际与铺设方式模式化,未满足人的需求;设计并未体现出有效性、高效性,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国家给出的施工规范中,还未有对这类工程施工的明确规定,这一工作思路下,设计人员设计给排水系统时,所有设计以方便为主,不能保证排水系统的质量,给人们的生活留下安全隐患。
1.2安装施工管理问题
安装过程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对工程质量好坏和使用效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甚至会对临近构筑物也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一般常出问题有:①管道容易出现杂质。杂质的出现是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引进,是不可避免的,安装完成后应清洗干净,但是往往存在施工单位不够重视管道的清洗工作,导致杂质日益积累,从而造成管道堵塞,管道一旦堵塞,轻者造成水流流通不畅,水压不足,重者造成管道瘫痪,无法正常使用;②管道安装过程中各管道间接口连接不规范。管道连接施工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接口严密无漏水现象,但在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操作人员无视规范与设计要求,往往仅凭自身经验或习惯随意操作,致使连接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并对日后的管道维修工作带来阻碍,尤其是增加了零件更换的难度;③管道安装过程中为了施工方便,加快施工进度,操作人员擅自对卫生间和厨房等一些位置预留给排水孔洞,并且在事后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导致孔洞漏水,造成防水渗漏,形成建筑物表面脱落现象,影响用户正常使用;④现场工人素质不够,责任心不够,监理把关不严等。
1.3给排水管线材料问题
建筑施工包含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工作内容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设计人员设计给排水管线时,要求有良好的统筹、规划能力,可以把所有信息集中,优化设计。管线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且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强度,决定管线的使用时间,所以,选择好材料,是让建筑内给排水管道顺利运行的保障,提高价值整体的施工质量,提升建筑师的技巧。而目前建筑材料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材料质量高低不一,一些人为让工程可得的利益最大,会选择中等或质量较差的材料,并未从始至终的使用同一种材料,过程把关不严,让排水设备问题频频出现,给系统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2.建筑给排水综合管线设计
综合管线设计的有效方法从管线、室内、地下室、室外四个不同位置加以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管线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的管网相对而言较为复杂多变,不仅仅有给排水的管网,还包括了暖通管网、电缆、工艺管道以及后期管道(电信、光缆)等,在建筑施工中每一个不同的项目均会铺设多条不同的管网,因此使得建筑的管网变得极为复杂。在进行相关的管网设计时一定要重视管网的设计与规划,确保建筑管网的科学与合理,并且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的管网设计时还应当充分的与其他专业的管网设计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调,确保管线铺设工作的到位。在进行管线的综合布置时应当遵循管道平行铺设原则、转弯避让原则。
2.2管道预制和安装
2.2.1管道预制
管道的预制仅限于DN50以上的管,除撬装设备管道在车间预制外,其余在现场预制。下料和组对之前,应仔细检查管材和管件,确认材质、壁厚和规格,对管材变形、严重划伤、法兰及阀门密封面损坏、管件有裂纹等不符合规范的材料应更换,并作好记录,对不符合规范的材料应作明显的标记,以防下次被误用。
2.2.2管材切割
管道切割可采用机械和火焊切割,DN50以下碳钢管道可以用切割机切割,不锈钢管道不能用火焊切割,DN50以下的不锈钢管可以用切割机切割,DN50以上的不锈钢管用等离子切割机或机械方法切割,切割后应清除表面氧化物和金属熔渣。管材切割时,考虑到切割打磨和焊接造成收缩,管道下料时应留1~2mm余量,安装固定口处应留100mm以上的余量。切割后,每段切割料上应作标记移植,标明材质、壁厚和规格。
2.2.3焊口组对
管道组对,坡口间隙和角度符合规范要求,壁厚相同的管子、管件组对时,应使内壁平齐,其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不同壁厚的管子、管件组对,当两壁厚差大于1.5mm时,应按要求加工。每道焊口焊完后,对焊缝表面每个接头进行修磨,焊工应在离焊缝50mm处,打上自己的钢引号,对于不锈钢管道用油漆或记号笔标记,并在单线图上相应位置标出焊工号,同时填写组对焊接记录。
2.3地下室
相对于地上管线设计,地下管线设计难度更大,设计人员应考虑到暖通施工问题,通过于暖通设计人员的沟通,协调暖通设计与给排水设计之间的关系,避免专业碰撞,合理铺设管线,避免给水排水管线与暖通管线施工设计之间出现交互问题,而影响了暖通、给排水设计质量。给排水工程与暖通工程之间的协调主要包括平面协调、竖面协调两个内容:①暖通工程与给排水工程的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科学划分专业管线布置敷设区域,降低暖通与给排水管线之间的交叉情况发生;②竖向协调是建筑物各个专业管线设计中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而在管线交叉区域如何正确设计交叉方式,就是设计人员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建筑管线在同一交叉区域不适宜三个及三个以上工种交叉,管线交叉区域应避免敏感区域,如车辆主通道。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地下室综合管线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掌握不同地下室结构综合管线布置的特殊性,采取针对性的综合管线设计方法,以满足不同地下室结构的给排水设计要求。
结论
建筑给排水管线安装施工的综合布局,是从设计入手,分析给排水管线与系统设计的不足,给出优化设计的方案,包括完善居民住宅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综合线路管道的全面升级、建筑设计工序的优化,用综合管线设计的方式完成设计,确定管线的最佳位置与施工方案,为建筑施工与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做到这一点,建筑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整体规划能力,保证方案的合理。
参考文献:
[1]贾斌.探析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08):89~90.
[2]林欣.关于高层建筑给排水管线施工技术探讨[J].建设科技,2016(21):88~89.
[3]孙颖.如何敷设住宅给排水管线及其设计方法[J].门窗,2014(04):271+276
论文作者:苏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管线论文; 给排水论文; 管道论文; 建筑论文; 管网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