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 163453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我院对74例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秀,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溶栓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普遍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塞患者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和护理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综合护理;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梗塞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ultra early thrombolytic therapy. Methods:7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ultra early thrombolytic therap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a total of 37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thrombolysis tim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of th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ultra early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nursing can get better results.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ultra early intravenous thrombolytic therapy;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也叫作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其危害性非常大[1]。急性脑梗塞是临床中高发疾病,通常都是使用溶栓治疗,临床对急性脑梗塞早期溶栓的研究比较多,而对超早期静脉溶栓的研究相对比较少,除了治疗之外,临床中的护理也非常重要,能够提升溶栓的效果[2-3]。我院就脑梗塞患者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有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对74例使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塞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7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43-87岁,平均年龄(61.4±1.2)岁;脑梗塞患病时间1-17小时,平均患病时间(4.1±0.5)小时;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44-89岁,平均年龄(61.5±1.1)岁;脑梗塞患病时间1-16小时,平均患病时间(4.2±0.4)小时。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治疗和护理模式。
1.2.2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并增加了综合护理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护理措施:①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②控制患者的输注量;③对出血情况进行观察;④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指标变化进行监控;⑤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安抚患者的情绪。
1.3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总治疗时间,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患者的脑梗塞治疗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等指标,并进行比较。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过治疗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完全正常;有效:患者的梗塞症状显著改善,经过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治疗前相比具有比较大的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经过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也没有改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1]。
1.5数据处理所得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两组数据比较P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梗塞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超早期溶栓治疗总时间对照组应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后(9.93±1.56)d脑梗塞症状表现彻底消失,共计持续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15.27±2.41)d;观察组应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后(7.14±1.28)d脑梗塞症状表现彻底消失,共计持续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11.06±2.18)d。两组患者脑梗塞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超早期溶栓治疗总时间两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脑梗塞病情治疗效果对照组应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后脑梗塞疾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64.8%;治疗组应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后脑梗塞疾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89.2%。两组患者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脑梗塞会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所以,患者早期接受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尽快恢复,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较大的保障,脑梗塞患者接受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突出,治疗过程中提供强化护理,能够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过去治疗脑梗塞疾病以钙离子拮抗剂、抗凝、抗纤溶剂、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为主,可是实际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4]。临床中对脑栓塞公认的治疗方式是超早期溶栓治疗,该方式效果显著,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均比较低[5-6]。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秀,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溶栓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操作前,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准备好手术,提供治疗方案,使用的药物要准确,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监测,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7-8]。
参考文献:
[1]易 伟,罗 娟.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745-2746.
[2]钟美灵.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2,02(5):220.
[3]唐晓辉.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5):59-61.
[4]张 娟.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11):186-187.
[5]周新耀.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应用探讨[J].延边医学,2015,(9):43-44.
[6]王春艳,平玉卓,赵秀芹.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0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6(17):11.
[7]孟雪莲,赵军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24(01):78-79.
[8]段彩平.急性脑梗死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6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32(12):10-12.
论文作者:张弹,刘菲, 刘子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溶栓论文; 脑梗塞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症状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