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东港院区 214199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危险性因素与护理方式。方法:收集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60例,收集时间在2014年1月-2017年4月,将之分为参照组(32例)和试验组(28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则是开展服务需求分析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整体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面临的输液风险与就诊时间、病情以及心理有直接的联系,经护理后分析,试验组整体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展开服务需求调查有助于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输液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门诊输液;服务需求;护理对策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患者停留时间短、流动性大,疾病种类多药物选用情况杂[1]。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必须拥有比较高的护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否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对门诊急诊输液患者中服务需求展开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抽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60例,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28例)与参照组(32例),试验组中有男患15例,女13例,年龄在18-85岁之间,年龄中位数(39.5±5.7)岁。而参照组中有男19例,女13例,年龄在19-84岁之间,年龄中位数(38.4±5.3)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两组患儿各项资料经比较以后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穿刺护理、静脉炎预防、输液知识教育等,主要包括体位、健康指导以及注意事项等。首先,做好输液基础护理,在进行输液之前,核对姓名、疾病、性别等基本信息,防止输液与患者不相符。其次,在输液之前,进行健康宣教,主要是讲解输液的相关知识,包括输液穿刺静脉的选择、输液中可能的风险等。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试验组则是开展服务需求分析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25例患者服务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对疾病知识、环境、服务态度、穿刺技术等方面存在需求,对此展开护理,护理对策如下:(1)为患者建立专门的护理导医队伍,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个人习惯,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在上岗之前进行集中培训,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需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介绍患者需要输液的原因、方法和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2]。保持门诊区域的干净整洁,定期对就诊区域和输液室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并合理调整输液室的温度和湿度。在输液室内外张贴健康教育的相关宣传标语,适当摆放绿色植物,有助于患者身心愉悦。护理人员的仪表需整洁,行为举止端庄得体,耐心热情地为患者提供服务。(2)强化护士相关培训,如输液技能培训、沟通技巧等。强化护理培训。输液前护理,患者在入院接受输液治疗前,要对耐心、心细的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其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沟通,针对其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为患者介绍输液的方法和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而输液过程中,要观察患者情况,并做好无菌操作,一旦观察患者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其四,输液后护理,一次性输液器要要使用专用医用黄色垃圾袋,并将之放于制定位置作统一处理,而护士同时做几位患儿输液工作时,切记及时洗手,并对输液室做消毒处理。针对以上问题及时整理报告上报护士长。(3)妥善固定:皮肤碘酊消毒会明显降低透明胶贴的黏合效果,再加上出汗、哭闹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留置针脱落。护理人员应在碘酊消毒后应用75%酒精脱碘,促进皮肤的汗液的蒸发,提高胶贴的牢固性。在肝素帽下垫棉签时,应用医用纱布包好穿刺局部,使得留置针稳妥固定,以免压伤皮肤[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热水熏蒸:热水熏洗适用于穿刺局部存在胀痛与红肿的患儿,通过倒入一定热水的XZQ-V型熏蒸器对穿刺局部进行熏蒸。熏蒸的温度为45~55℃,熏蒸时合理调整喷头距离,以免出现烫伤。每次30min,1次/d。(5)血管选择,在静脉输液时,选择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输液血管,从而确保输液的成功率,并尽量选择处于充盈状态且具有较高弹性的血管,在穿刺时必须保持安静,进而避免患者出现敏感反应。特别是在对年龄偏小的患者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其极易哭闹,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鼓励和安慰,保证能够在自然的状态下完成穿刺,从而避免由于其哭闹或扭动而造成跳针现象。
1.3疗效评定标准
并对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儿输液进行配合度评价[4]。包括如下:①优:输液过程中完全配合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②良:输液过程中部分配合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③差:基本不配合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度优良率=(①+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展开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情况
参照组在输液时一次穿刺成功25例(78.1%),试验组在输液时一次穿刺成功27例(96.4%),明显前者输液时一次穿刺成功率低于试验组,经χ2检验显示有统计学差异性质(P<0.05)。
2.2两组患儿输液配合度分析
在输液的过程中,参照组患儿对输液护理的配合度差7例,良15例,优10例,优良率为78.1%(25/32)。试验组患儿对输液护理的配合度差2例,良10例,优16例,优良率为92.9%(26/28)。试验组92.9%的输液配合度高于参照组的78.1%,组间差异显示有统计学差异价值,P<0.05。
3.讨论
由于门诊的输液室日接诊量比较大,加之,患者输液种类比较复杂与用药不一样,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大护理人员工作的强度,也就容易出现沟通方面的问题,进而引起投诉纠纷问题。因此,为门诊的输液室投诉纠纷的事件发生率,需要应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护理,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另外,门诊输液室是医院对外联络的直接窗口,患者密度比较高,因此,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医院形象和整体服务水平。
本次研究试验组首先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然后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供疾病知识宣传,输液时积极询问其机体感受,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达到了比较舒适的状态,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主要从输液过程中以及输液后给予针对性护理,输液前:注意核对患者的病例和注射单,然后嘱咐患者放松心情,对于情绪明显不稳定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穿此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力度,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若穿刺不成功,需对患者致歉并耐心说明穿刺失败原因,缓解患者的情绪。而输液后:输液完成后,帮助或者是指导患者正确按压针眼,并在室内静坐十五分钟,观察患者情况。出院前给予患者康复指导,嘱咐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告知下次输液时间。参照组25例(78.1%)一次穿刺成功率低于试验组27例(96.4%)(P<0.05)。试验组92.9%的输液配合度高于参照组的78.1%,P<0.05。
综上所述,对门诊输液服务需求展开调查再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照妹,黄伴金. 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外医疗,2013,32(26):181-182.
[2]沈水娟. 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服务需求与护理对策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9(28):110-111.
[3]吴徐新. 社区门诊输液病人服务需求与护理对策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8(2):443-444.
论文作者:陈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患者论文; 门诊论文; 需求论文; 患儿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成功率论文; 较高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