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反腐败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正确认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反腐败是当前党内外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五大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党正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应当看到,反腐败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既要看到反腐败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正确贯彻党中央的方针、原则和政策,毫不放松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下去的重要前提。对当前反腐败的形势,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十五届二次全会上作了科学的分析:十四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党政机关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尚未全面有效地得到遏制,有些地方、有些方面甚至还在滋长,反腐败斗争任务仍十分艰巨,形势依然严峻。这个分析是符合实际的。
这些年,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落实反腐败的各项任务,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一批大案要案受到查处,一批腐败分子受到惩办。近几年,纪检监察机关每年都要查处十五六万件案子,有相当一部分是大案要案,像陈希同这样的高级干部也因腐败问题受到查处,这在以往任何时候都是没有过的。二是一些群众普遍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得到初步纠正和遏制。如公路“三乱”和企业负担过重等问题作为专项治理的重点,成效明显;用公款吃喝玩乐、挥霍浪费等奢靡之风也有所收敛。三是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和规定,对规范党政干部从政行为,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党中央提出和确立了一系列反腐败的方针、原则和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反腐败要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任务为重点的工作格局,以及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使反腐败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初步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反腐败路子。
这几年反腐败斗争的成效明显,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放松努力,因为腐败发展蔓延的势头在有些方面仍然不减,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件仍在增加,涉及干部的职级层次较高;大案要案居高不下,新发生的案件数量上升,窝案、串案突出;违法犯罪的金额越来越大,腐化堕落的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腐败现象在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蔓延,党政干部腐败、司法干部腐败的案件屡有发生;讲排场、比阔气、盲目追求高消费的奢靡之风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滋长,等等。总之,反腐败斗争任务依然艰巨,刻不容缓,我们决不能稍微松懈自己的斗志。
江泽民同志对当前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一是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隙而入,侵蚀一些干部的思想和作风。二是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工作中暂时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客观上给腐败现象的滋生留下了可乘之机。三是由于我们有些干部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工作上的顾此失彼,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滋长起来。四是一些地方和单位治党治政不严,“好人主义”盛行,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庇护腐败和犯罪。这些滋生腐败的原因不可能一下子消除,腐败现象就比较容易蔓延。这个分析是全面和深刻的。
克服腐败现象的蔓延,需要有一个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随着新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善,腐败现象将会逐步减少。但是,这并不是说腐败现象会自生自灭。恰恰相反,腐败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就会滋生蔓延,而且会愈演愈烈,危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在社会大变革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掌握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有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否则,在社会大变革过程中,由于腐败问题而引发社会震荡,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切实抓好反腐败斗争,把消极腐败现象遏制在可能的最低限度。
既要抓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又要抓好党风和社会风气
近几年来,我们把制止奢侈浪费行为作为反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有的人对此不理解,“怎么老是抓这些小东西,不去抓大案要案,这不是‘抓小放大’吗?”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在反腐败斗争中,既要抓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又要抓好党风和社会风气,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查处案件,惩治腐败分子,才能震慑违纪违法者,教育和鼓舞广大党员和群众同腐败现象作坚决的斗争,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创造条件。抓好党风和社会风气,才能为反腐败斗争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把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和抓好党风、社会风气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实质性进展。
反腐败斗争必须把查处案件、特别是查处大案要案放在重要位置。这几年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查办的案件也是逐年增加的。我们要继续加大查处案件的力度,特别是查处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腐败分子有多少就清除多少,“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但是,反腐败单单是查处案件还远远不够。腐败案件,特别是重大的腐败案件,在党内毕竟是极少数,大量存在的是一些不廉洁行为和不正之风。比如,党政干部乘坐超标准小汽车问题,在住房方面以权谋私问题,用公款吃喝玩乐、挥霍浪费问题,基层干部作风粗暴、与民争利问题,基层站所吃拿卡要、不收礼品不办事问题,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面广量大,既严重影响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又是滋生腐败案件的温床。然而,许多干部不觉得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觉得,吃点喝点无所谓,收点拿点小事情,对党中央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措施说三道四。这种思想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大量事实说明,许多领导干部违法犯罪,都是从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开始的。因此,如果党政干部对这些不廉洁行为不引起注意,那往往就是堕落的开始。古语曰: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党、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如果在党政机关和干部中奢侈浪费形成一种风气,那是非常危险的,腐败案件就会层出不穷,查不胜查。人民群众就会怀疑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我们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甚至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以,廉政建设无小事,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的全局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只有从一件一件的具体“小事”抓起,扶正祛邪,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才能有利于整体推进反腐败斗争。
既要坚决遏制腐败发展蔓延的势头,又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我们党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治标就是惩治腐败,遏制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势头;治本就是减少和消除腐败现象滋生发展的土壤和条件,预防腐败的发生。针对前一时期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来势凶猛、呈蔓延泛滥的势头,我们首先着重“治标”,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坚决把这个势头打下去。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反腐败工作仅仅停留在“治标”层面,不从源头抓起,不从领导机关抓起,不从改革和制度建设着手,而只注意遏制已经发生的腐败现象,这往往一时可以见效,过不多久腐败现象又会出现反弹,纠而复生,反复性很大。因此,反腐败在努力治标的同时,必须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减少和消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才能把腐败现象逐步遏制到可能的最低程度。
中央纪委在总结前些年反腐败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反腐败斗争必须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要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又要加大治本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要求,并在教育、法制、监督、改革等方面作出了明确部署。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措施:一是要结合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切实加强金融法治和金融监管,严厉惩治金融犯罪和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要根据开前门堵后门的原则,强调所有党政机关都要实行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并要求公安、检察、法院、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首先要坚决落实,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一律上缴财政,所需各项经费由政府给予保证。中央最近决定: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这是治本的重大决策。三是要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的试点,并规定:凡造假账、开假票的会计人员一律取消专业技术资格;授意会计人员造假的单位领导一律撤销职务,并追究法律责任。四是要建立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制度。总之,要以改革的精神来统盘考虑解决腐败的源头问题,这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既要强化组织监督,又要加强群众监督
按照党的十五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的精神,今年的反腐败工作部署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对领导干部加强组织监督的同时,加大了对基层领导干部以及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的力度。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些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强化监督。但是,我们现在的监督机制、监督方法、监督力度等,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状况,中央纪委根据十五大关于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的要求,提出重点落实加强党内监督的五项制度及其实施办法,特别要发挥巡视制度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加强党委内部的监督和纪委的监督;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健全议事规则,对容易发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部位的权力进行分解和合理配置,建立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决策情况和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这些措施,都是以往工作的深化和发展。
防止权力腐败需要权力之间的监督制约,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对权力的行使实行民主监督。在今年的反腐败工作中,中央纪委做出了扩大基层民主、加强人民群众民主监督的具体部署。民主监督有农村、企业、行业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全国农村普遍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凡是与村民利益相关的财务、村务等事项,都要全部公开;同时要求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上级部门实行公开办事制度。二是国有、集体和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事业单位,都要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对企业领导干部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企事业单位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情况都要向职代会报告,以接受监督。三是在全国普遍推行民主评议行业作风的制度。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在近几年的廉政建设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中央纪委也提出过一些要求,但作为必须落实的硬性规定,这是第一次。当然,因为各地区各部门以往的工作发展不平衡,要求也可以有先有后。但是,有先有后并不是可有可无,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有行动,已经行动并已见效的要深入,还没有行动的要赶快行动起来,狠抓落实。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就会逐步形成一个人民群众民主监督的氛围,达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反对腐败、治理腐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