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治体会论文_张晓霞,艾莉莉

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治体会论文_张晓霞,艾莉莉

(泸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46例高热惊厥患儿为对象,总结患儿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结果:本组4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7±0.9)d。患儿随访结果显示1年内复发率4.3%(2/46),复发患儿首次病发高热惊厥年龄均≤3岁。结论: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对控制患儿高热惊厥症状有积极效果,但仍然需要注意后续预防观察以降低高热惊厥复发。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治疗;总结

【中图分类号】R720.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02

前言

小儿高热惊厥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科病症类型,患儿在表现出明显的发热症状且持续12h后,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或局部性肌群强直或阵发性抽动症状,部分患儿合并意识丧失、呼吸暂停、发绀等症状,对其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本次研究将以46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总结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46例高热惊厥患儿入院时间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其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6:20,年龄由低至高0.5~8岁,平均(3.1±0.4)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引发的发热以及其他中枢性疾病引发的高热惊厥患儿[2]。

1.2 方法

1.2.1诊断方法

患儿入院后立即接受全面检查,结果显示其腋下温度范围37.9~41.6℃,临床症状涵盖双眼固定上翻且呈凝视或斜视、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症状、双手握拳较紧且口唇发绀、面色青紫且面部肌肉强直性痉挛,部分患儿伴有口吐白沫、口角抽动、大小便失禁症状。

患儿辅助检查结果:其中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者11例、异常者35例;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35例患儿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水平异常升高;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患儿血糖水平、血钾水平、血钠水平、血钙水平等均无异常;头颅CT检查结果:无异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治疗方法

医护人员首先将患儿体位调整至侧卧位,使用纱布包裹患儿压舌板或于患儿口腔上下齿内置入开口器,避免患儿惊厥发作时出现舌咬伤,同时在病床上设置围护栏避免患儿惊厥发作时出现坠床摔倒等症状。同时医护人员立即清除患儿口腔、鼻腔内分泌物,确保患儿呼吸道始终保持通畅以预防患儿分泌物误吸而出现窒息症状,患儿均接受氧气吸入治疗。

医护人员立即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首先使用0.3~0.5mg/kg的地西泮(山西昂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4021559,规格:25mg*10s)为患儿口服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用药期间呼吸、心跳、面色、肌张力变化,确认患儿惊厥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为患儿口服3~5mg/kg的苯巴比妥(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50020219,规格:30mg*12s)口服治疗,有条件者还可以为患儿实施酒精擦浴、冰块降温法,促使患儿体表高温症状快速恢复正常。针对有惊厥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医护人员可适当选用脱水剂以降低患儿颅内压,预防患儿脑水肿及其他脑损伤症状。医护人员需注意维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依据其实际年龄及症状严重程度迅速判断原发性疾病,根据检查结果查明惊厥病因,依据患儿实际原发性疾病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

本组患儿均接受1年随访。

1.3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用数据均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汇总,计数资料使用(%)表示。

2.结果

本组4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7±0.9)d。患儿随访结果显示1年内复发率4.3%(2/46),复发患儿首次病发高热惊厥年龄均≤3岁。

3.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作为当前临床常见的婴幼儿时期神经系统器质性、功能性异常紧急临床症状,患儿由于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引发自身骨骼肌群突发性、一过性不随意收缩症状,在伴有意识障碍的同时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间短则数秒,长则数分钟,发作结束后除原发性疾病外患儿身体一切恢复如常,不会残留有神经系统体征。但在患儿病情发作且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对患儿脑组织健康造成损伤,造成患儿不可逆的智力发育障碍,对幼儿健康、健全成长造成严重威胁[4]。

医护人员在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治疗过程中,首先应详细询问患儿家属过往病史及家族病史,同时对患儿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及综合分析,考虑到患儿年龄、体温、环境、遗传、代谢等多种原因,以此判定患儿高热惊厥的原发性疾病。此外,医护人员必须立即控制患儿惊厥及高温症状,通过降温措施、药物治疗、安全防护、环境安静等多种措施积极控制患儿临床症状,减少惊厥发作造成的患儿脑损伤,有原发性疾病明确的患儿还应在惊厥结束后尽快接受原发性疾病治疗。当前临床上抗惊厥药物类型较多,医护人员应结合患儿实际年龄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类型,尽量避免持续使用同一种药物治疗以避免药物蓄积中毒情况的发生。本次研究中使用地西泮作为患儿高热惊厥的治疗药物,最终结果显示其药效良好,患儿均治愈出院。说明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对控制患儿高热惊厥症状有积极效果,但仍然需要注意后续预防观察以降低高热惊厥复发。

【参考文献】

[1]黄壁君.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89-191.

[2]王扬帆,宋霜,黄转.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5):2314-2316.

[3]薛建美.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8):2405-2406.

[4]陈汉红.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2016,26(15):23-25.

论文作者:张晓霞,艾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治体会论文_张晓霞,艾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