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历着一场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巨变。当他们理应享受童年欢乐的时候,却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困惑和无助悄然而来。他们没有准备,没有经验,缺乏指导,学校理应成为这些留守儿童温暖的“第二家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要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将阳光洒进他们的心里。
这几年,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确立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了解留守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学校农村和个体家庭子女较多,许多家长都在外地打工。就我现在所带的班级,四十二名学生就有十五名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
首先,我对这些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打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做到了知情。
其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并逐一剖析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凸现的问题。这些孩子的监护人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家教十分薄弱,而亲情的缺失致使这些孩子内向、孤独、学习马虎、成绩不理想。特别是我班的小陈,动不动就红着眼睛,撅着嘴,捏着拳头与同学打架,甚至老师问他为什么,他都一声不吭,像只发怒的小刺猬。
最后,对于他的表现,我及时记录、整理,向监护人及家长通报,形成家校共同教育的局面。通过我耐心细致的教育,小陈逐渐改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看着留守学生小陈可喜的转变,我开心地笑了……
二、开展活动,塑造健康心灵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性格、品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留守学生缺少了父母的教育、影响,缺少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必然会引起性格的缺陷,不利于健康心理的教育。班级活动能增强学校生活对学生的吸引力,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活动,会使这些留守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温暖、体会到爱心、找到归属感、找回缺失的情感。
比如我班的小李同学,是一名特别的同学,妈妈生下她没几年就去世了,爸爸常年在外打工,照顾她的奶奶身体又不好。她的书包里没有一件像样的文具,还有好几次家庭作业没有完成,问她,她偏不说原因。翻遍了她的书包,只找到一支很短的秃秃的铅笔,一个本子也没有。“是因为没有本子吗?”我忍不住问,她的眼泪夺眶而出,我自己掏钱为她买了许多学习用品。从此,她的学习认真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同时,我在班上开展了“我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手牵手结对子”、“我与老师讲心里话”等活动后,她倔强的性格逐步有了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
在留守儿童中,有少数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有爱心。小张一直被寄养在姑妈家,通过几次活动,他学习认真,成绩优秀,性格也活泼开朗,特别懂事。“十一长假做什么”活动中,他说,我要帮姑妈家捡松果,要回家看看奶奶,因为奶奶身体很不好,很孤单。这番话让人听了觉得他很坚强、有爱心。因此,我想,老师在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的同时,注意引导发挥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真诚关心他们,彰显爱的教育
留守学生缺少什么?是“爱”,是“亲情”!在家庭中缺少父母爱的他们,更渴望在学校得到同学和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这些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当他们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奇怪的表现,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其心灵受到伤害。老师只有对他们倾注爱,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他们才会对老师贴心、亲近,学习才能进步,心情才能开朗。
1.要学会倾听。
要经常找他们谈谈话,让他们诉说心中的委屈、愿望、困惑与不满,拉拉家常,聊聊天。每次,小婷的爸爸回家了或是要回家了,她总是对我说:“老师,我爸爸回来了,带了东西给我吃。”几天后,她爸爸走了,她又会很难过地对我说:“老师,我爸爸又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孩子诉说是一种释放的方式,同时又有了了解他们的机会,并能给予适当的劝解与指导。
2.要给予耐心帮助。
对于发生在留守学生身上的异常行为、学习落后等问题,对他们的教育更要有耐心、有爱心,多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赏识、激励他们来参加各种活动,与同学交流,让他们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
总之,面对留守一族,学校作为学生活动的第二场所,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是必要的。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让我们共同努力,将阳光洒进留守学生的心中!
论文作者:黄育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儿童论文; 父母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孩子论文; 温暖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