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617000
摘要:新生儿皮肤是机体重要保护器官的屏障,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加全面的护理,由此来减少病情的复发与加重。随着医学护理的不断的发展,循证护理正在逐渐的普及,而将循证护理应用到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相关性皮肤损伤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循证护理;气管插管
1前言。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病人的实际情况与价值观和愿望。新生儿患者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且每一个患者都有自己的患病原因与病情状况。新生儿皮肤是机体重要保护器官的屏障。比较脆弱,并且经历了从母体子宫内羊水到出生后暴露于外界空气的剧烈环境变化,所以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引发其他系统疾病。由于发育不全等原因,早产儿皮肤比足月健康儿皮肤更易受损。因此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有些操作可能导致早产儿皮肤损伤,使患儿处于潜在的感染风险,同时也影响着医院的护理质量。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的重要手段,是抢救危急重患者的重要措施。气管导管的压疮会导致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要注意的是在导管有效固定的同时应加强患者口周皮肤及口腔黏膜的保护。而循证护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实际的制定详细的计划,由此可知,循证护理在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
2循证护理在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相关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2.1循证问题的确定。首先建立起由两名护师、一名护士长和四名责任护士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通过对临床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将循证问题确定。
2.2循证护理措施的制定。为新生儿提供常规护理,注意对新生儿的体温、呼吸、皮肤颜色等进行记录和监测,若发现异常,则及时上报医生。保持室内相对温度和相对湿度适宜,注意通风。对参与循证护理的相关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使其掌握护理理念和护理方法[1]。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皮肤状况,综合新生儿的整体情况,提出相关问题,经讨论后将问题汇总,护理人员针对提出的不同问题,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形式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获得循证依据。将查找所得的资料与自身的工作经验、临床案例相结合,针对不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针对气管插管不到位造成新生儿皮肤受损的情况,需要护理人员从内心认识到新生儿皮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新生儿贴身穿着的衣物要舒适、透气、干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对参与循证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和知识调查评估,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护理人员在循证护理领域的综合素养[3]。压力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压疮不仅由短时间的高压或长时间的低压造成,反复短时间的低压也可形成压疮。无牙垫固定法避免了牙垫对口周皮肤及口腔黏膜的压迫,减轻患者口周皮肤及口腔黏膜压力,从而避免了压疮的发生。牙垫的存在会在口腔中占据一定空间,使病人被动处于张口状态,口腔分泌物增加,如不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会浸湿胶布,增大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需要及时更换及定时吸引口腔分泌物,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去除牙垫可使患者上下嘴唇基本闭合,减少口腔分泌物产生,提高患者口腔局部舒适度及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使气管插管固定更稳妥,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由于气管导管材质相对较软,对局部造成的压力相对较小,所形成的压疮以轻度为主,且不会对牙龈及口腔黏膜造成损伤,所以压疮恢复时间较快;而牙垫相对材质较硬,新生儿口唇蠕动时易造成牙垫对牙龈及上腭的摩擦,使牙龈及上腭的黏膜压迫受损,严重时形成溃疡,造成患者中重度皮肤受损,恢复时间相对较长;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难度大,口腔护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导管脱出或移位至一侧支气管。去牙垫气管导管固定后,护士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相对简单、方便,没有牙垫,便于随时观察口腔卫生情况,能进行彻底有效地口腔护理。有护士对新生儿行口腔护理时必须取出牙垫,充分清洁口腔后再次放入牙垫进行固定,增加了护士工作时间及固定难度;由于固定好以后的气管导管及牙垫几乎封住了新生儿的嘴,也不利于新生儿的舒适及口腔卫生情况的观察。经口气管插管使用常规型管道固定时去牙垫可减少口周皮肤压疮、牙龈损伤及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减轻皮肤受损程度,受损皮肤恢复较快,能缩短口腔护理时间,减少口腔感染及VAP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有效预防患者咬闭气管插管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3讨论。在新生儿中实施循证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较为复杂的病情且无法痊愈的情况,循证护理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可以极大的帮助患者进行病情的护理,减少患者病情的复发与加重。在新生儿气管插管固定相关性皮肤损伤中实施循证护理可以将优质服务做到高度个体化。南丁格尔说:“护理的本质包括观察技能,了解人以及提供信息和心理支持”。通过收集患者个体特征,由此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最为合适的护理工作,让护理能够实现最大的作用,做到最为优质的服务,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病情的控制。同时在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中,新生儿相关的医护人员也不断的提升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临产经验,整体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提高。气管插管固定相关性皮肤损伤护理也尤为重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充足的知识贮备,及时的学习相关的护理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增加了整个医护体系中护理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雅.PDCA循证护理理论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4,12(16):3582-3583.
[2]孙欣,严文娟,孙俊娟等.PDCA在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循证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117-118.
论文作者:解超芳,江悦,杨彬,董朝琼,沈春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新生儿论文; 口腔论文; 皮肤论文; 患者论文; 气管论文; 损伤论文; 导管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