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及橄榄形格局的实现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局论文,橄榄论文,变动论文,收入分配论文,居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收入分配格局研究的几个角度和方法 关于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可以研究居民收入差别的长期趋势呈现什么形状(简称“收入差别轨迹”),是波浪的还是倒U形的;也可以研究单位人口比重对应的收入水平的形状(简称“人口/收入分布”),是钟形的、单峰长尾形的还是双峰形的;还可以研究不同收入水平组对应的人口比重的形状(简称“收入/人口分布”),是金字塔形的还是橄榄形的。①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前两种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均有不少研究成果。比如,陈宗胜提出并试图论证的“公有主导经济收入分配倒U理论”[1][2],就是关于第一种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也讨论过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双峰长尾形状”的假设[3]140,即是关于第二种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而关于第三种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是前几年才提出来的,讨论较多的是所谓“橄榄形”格局等。② 从“收入/人口分布”角度来研究收入分配格局,在平面几何图形上,就是人均收入水平与对应的人口比重所形成的关系图。这种关系图有多种形状,能够通过“读图”而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一个经济体在某个时点上的收入分配格局。比如,所谓“金字塔形”收入分配格局,即中低收入者占绝大多数,而高收入者较少,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类似于一个上尖底宽的金字塔。③又如,所谓“橄榄形”分配格局,就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都相对较少、而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类似一个两头尖中间大的橄榄。此外,本文后面还描述了其他一些形状,如所谓“葫芦形”分配格局,指全体居民形成为两个众数组,收入水平高些的人口比重较小,收入水平低些的人口比重大些,类似一个“葫芦”。所有这些图形,都是对“收入/人口分布”关系的概括,有助于直观地对分配格局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 从研究的深度和文献数量看,学术界使用这种方法研究收入分配格局的讨论较少,多满足于以前两种传统方法,没有对以一定收入水平对应的人口比重(即“收入/人口分布”)表示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深究,更少有学者将中国居民分配格局的趋势从这一角度描绘出来。比如,按此方法,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比较“尖锐”的金字塔形,还是比较“扁平”的金字塔形?下一步的趋势图是怎样的?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分配的历史轨迹图是怎样的?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图有什么不同?从“金字塔形”能否直接过渡到“橄榄形”?对这些问题似乎没有多少人细究。然而,这正是研究收入分配规律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也是研究收入分配格局时不能回避的问题。 实际上,要从“收入/人口分布”这样的角度进行收入分配格局研究是很不容易的。首先,理想的橄榄形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差别状况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橄榄形的高度取决于最高收入组的收入水平,橄榄形的宽度取决于中等收入阶层、众数组阶层及最低收入组的人口比重。其次,多高多宽的橄榄形才算理想的橄榄形,这是一个包含着价值判断的问题,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标准,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分配格局也是不同的。再次,这与以基尼系数表示的收入差别是不同侧面,二者有联系,但并不一致;因为同样的基尼系数可表现为不同的几何形状,而与理想的橄榄形对应的基尼系数究竟为多少?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加以研究。 本文所做的研究主要包括:第一,对当前我国居民总体上以及部分省市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客观描画并加以具体分析;第二,尝试利用数据模拟的方法,对所谓理想收入分配格局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改革改进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从“金字塔形”向“葫芦形”演变 当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经济发展因素和体制改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个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演变过程。许多学者从以基尼系数表示的中国居民收入差别变动趋势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比如,陈宗胜带领的课题组就进行了长期跟踪性研究。④1981年,全国居民总体的收入基尼系数是0.2635[3]174,是一种极端平均型的分配格局;到1990年和1999年分别扩大为0.3228、0.4019[4],至2009年达到最高的0.4714,呈现为差别偏大型;之后到目前这几年则略微下降,分别是0.4615和0.4613[1][2]。这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略有差别但趋势基本一致。⑤这样的变动轨迹与陈宗胜试图论证的“公有主导经济收入差别倒U模型”的预测非常接近[4]。这样角度的“收入差别轨迹”研究,能够清楚地表明居民收入差别在二元结构转换中的总体变动情况,但却不能直观地显示出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变化。因此,还需要从一定收入水平对应的人口比重即“收入/人口分布”的角度,进一步研究收入分配格局。 根据研究需要和资料可得性,我们从“收入/人口分布”这一角度,分别画出了1985、1990、1995、2002、2005、2007、2010年的收入分配格局图形(见图1)。⑥由对比可知,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的收入分配过度平均,而且居民收入水平非常低下,基本都处在最低收入阶层,全体居民都集中在人均收入一万元以下的范围内,在图上都处于接近横轴的位置,呈现为扁圆的“飞碟形”。这清楚地告诉我们,这种收入差别过度平均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不发达,“馅饼”太小,居民相互之间不可能有太大的差别;而收入差别过度平均反过来又抑制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抑制了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就是陷入了这种“低水平恶性循环”中。问题的核心是想方设法发展经济,做大“馅饼”,关键措施在于保持全体居民收入不下降的前提下,允许一部分有能力的人先富起来,差别适度拉大,刺激经济增长。⑦于是,这样的收入差别扩大就是发展中、增长中的扩大,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分配关系。这里所描画的图形清楚地表示了这种关系。 一旦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实施以后,情况就逐渐出现了变化。图中可形象地看到,“飞碟”顶部的“天线”愈来愈长、愈来愈粗,收入分配格局即由扁平的“飞碟形”逐步转变为“金字塔形”结构:较高收入者愈来愈多,相应地较低收入众数组的比重逐渐减小,到1990年已有少数人口的收入超过10000元,到2000年则有部分人的收入达到30000元。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实现大幅增加,2010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109元、5919元,是1995年的3.66倍和2.71倍,其中最高收入者达到50000元甚至更多:人们的收入差别在收入提高中逐步扩大。 图1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变 说明:(1)纵轴为家庭人均收入(人民币元),横轴为某一收入水平对应的人口比重;(2)人均GDP数据均调整为2010年价格,并按2010年兑美元汇率加以换算;(3)基尼系数是本文作者根据重新构建的“收入水平/人口比重”的五分组数据,利用“万分法”计算得到,下同。见参考文献[1][2]。 这里,需要对众数组的概念略加解释。所谓“众数组”,是指收入水平相对比较接近的人口比重最大的组别。通常,在任何经济社会中,各个收入阶层的人口比重都是不同的,其中总有一个是相对比重最大的组,则称其为众数组(如果有第二大的组别则称为“次众组”)。众数组的比重大小和位置直接决定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形状。“飞碟形”就是众数组(几乎全部人口)都处于低收入水平;而“金字塔形”则是众数组人口(依据金字塔的形状其比重可能从40%-80%不等)处于较低收入阶层,而各较高收入组的人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逐层减少;当较大的众数组的位置处于高收入层次时,收入分配格局就变为“陀螺形”。如此等等,中间还有若干其他形状不再赘述。 众数组的平均收入与社会的平均收入有联系也有区别。众数组的比重越大,则其平均收入越是接近于社会的平均收入,甚至等于平均收入。我国1985年前后情况大致就是这样的,见图1中所标示的1985年的情况。众数组的平均收入越接近低收入水平,则此经济体越是落后和贫穷;反之,越接近高收入水平,则此经济体就越先进和富裕。 众数组与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的概念有联系但也不是一回事。本课题组曾对中产阶层做过专门研究[5][6],划分中产阶层的因素有多种,涉及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其中以收入水平为依据时,在各个不同社会也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一致并且可比。因此,中产阶层在贫穷社会里比重很小,而在富裕社会中则可能是主体。众数组与中产阶层在大多情况下都是不一致的,只有在中产阶层变为众数组时二者才是一致的,而这正是我们要探索和追求的。 利用众数组的概念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我国1990年以前,按年人均收入水平10000元(1773美元)测度,几乎全部居民(众数组的比重最大)都处于这一水平之下(那时的“万元户”是最高收入阶层),因而是高度平均的“飞碟形”,如图1中最左边的图形;以后各年随着经济发展,高收入人群逐年增加,而低收入的众数组的比重逐步减小,比如1995年多达95.8%,2002年为90.6%,2005年下降到80.2%,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73.4%,2010年则降至59.4%。这在图1的收入分配格局图中都有所反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当然,金字塔的形状也在变化,基座逐步收窄,塔尖越来越高,随着收入超过10000元居民比重的不断上升,其中部和上部不断加宽。特别是2000年后的几年,人均收入超过24000元的高收入居民比重从2002年的2.6%上升到2005年的6.7%,2007年进一步上升到10.2%,2010年则已达18.7%。中高收入阶层比重相对于低收入阶层比重的逐步扩大,使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从“飞碟形”加速向“金字塔形”演变。但是,从演变过程的趋势性特征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能使得收入分配格局衍生出新的现象,即出现一个不同于众数组的“次众组”,从而使得收入分配格局整体上呈现为“葫芦形”。这是值得密切关注的现象,因为它涉及我国进入中上等收入发展阶段以后,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当前的金字塔形收入分配格局会向什么方向演变,从而也涉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为了谨慎起见,可以进一步考察我国代表性省份的情况。我国目前整体上人均GDP只有5000多美元的水平,但有些省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因此在全国整体更高收入水平的连续时序资料不具备的前提下,可以参考不同发展水平下有关省份的情况。 图2 2010年中国十省市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说明:(1)纵轴为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单位为元,横轴为单位收入水平对应的人口比重;(2)人均GDP数据均调整为2010年价格,并按2010年汇率换算为美元。 图3 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双峰图(以辽宁省2010年为例)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辽宁统计年鉴资料计算并绘制。 为此,我们选择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省份,研究其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状况,其中以较高人均GDP的省份作为中国未来中上收入阶段的代表(虽然这样做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根据资料可得性选取十个省市,并利用各省市统计年鉴中的城乡居民收入分组数据,对各省市2010年的收入分配格局加以刻画,得到图2。由图2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相当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阶段)的贵州、安徽两省中,其居民年人均收入低于12000元的比重分别达到78%、70%,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结构。而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相当于中上收入水平)的河南、湖北、福建、辽宁、内蒙古和江苏等省市,其居民年人均收入低于12000元的比重分别为71%、72%、46%、61%、58%、42%,其中除了河南的收入分配格局仍然接近金字塔形外,其他多个省份的收入分配格局均在“金字塔形”的基础上演变出新的类似“葫芦形”特征。特别是辽宁的情况很具有典型性。如果用本文开始介绍的第二种收入分配格局的方法来描画,则多数都会呈现出明显的双峰长尾形状(图3)。 再考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北京和上海两市,其居民人均收入低于12000元的比重分别只有14%、8%,而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似乎差别较大的特征,值得稍加分析。首先,这两个城市的人均GDP都超过1万美元,可以作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待,即作为中国经济进入中上收入水平的代表。其次,两城市中的一个即北京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初步呈现出某种两头尖中间大的特征,似乎预示着我们期待的格局——“橄榄形”的出现;然而,比北京收入水平更高些的上海却仍旧显示着较明显的葫芦形特征。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为什么其周边仍有近20%的收入实际更低的农村居民的北京市,比只有不足10%农村人口且人均收入水平更高的上海,显示出更加先进的收入分配格局?究竟哪个城市更可能代表中国正在进入的中上收入阶段的趋势?这需要我们通过分析做出判断。有关数据表明,北京作为首都,其常住人口的1/4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外来人员,而这些外来人员大多是收入很高的企业家、白领专业人员、官员等,上海虽然也有1/5多是国内外迁移人口,但大多是南方周边地区城乡人口的集聚,其收入相对要较低。这样看来,正是北京作为首都的政治优势,吸引了更多富裕人口,不仅抵消了北京农村人口较多的不足,而且使其整体上呈现出中等富裕人口比重更多的特点,不同于上海吸收的相对收入较低些的乡镇、农村人口。如此比较可见,虽然北京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图呈现出比较理想的形状,但其背后是政治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并不具有代表性,而上海的分配格局现状的影响因素同全国大多数地区类似,因而更可能代表中国的下一步发展趋势,即“葫芦形”收入分配格局有可能是中国中上收入阶段的近期特征。换言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整体上的收入分配格局可能出现“葫芦形”特征,而不是人们期望的“橄榄形”。虽然如上文所论,就2007年和2010年全国收入分配格局来看,这一“葫芦形”的特征只是初现萌芽,还不十分明显,但那可能是因为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在相当程度上平均化了各省份的独立特征,使得总收入分配格局图形显得更加平滑。 为什么我国下一步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可能会出现葫芦形的结构,而不是橄榄形,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这种情况表明,这个社会由一体化的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的形态,逐步在平均收入提高中分离为两个众数组,一个为主,另一个次之。其中,大的众数组的主要成分由农村居民构成,而次众组则主要由城市居民构成。如此看来,这种葫芦形格局是由于我国特定的以户籍制度为特征的二元结构造成的,是在城乡收入差别过大⑨、城乡户籍制度僵化、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下的一种畸形的两极结构。这一结构再次形象地说明中国社会的二元反差程度的严重性,说明中国社会中还远没有形成橄榄形格局所要求的中等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还太小只是处于两个主体组的夹层中。这也预示着我国下一步发展过程中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⑩ 为什么葫芦形格局可能导致此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为相对于一元主体组成的社会,葫芦形格局社会出现了收入组别分化,于是,首先,这引致了社会需求不平衡,富裕组可能需要更多奢侈品,而低收入组则仍在为基本需求而努力,这可能误导生产者和供给者,导致供给和产业结构错位、生产和需求失衡;其次,在一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时,其基础设施趋于基本完成,经济社会正由投资推动转为消费拉动,这就需要培育中产阶层以形成消费主体,即形成以中产阶层为消费主体的橄榄形格局,而“葫芦形”恰巧是对橄榄形的否定,是通过对中产阶层的抑制而得以形成的,因此也抑制了此社会的有效消费需求,造成内需动力不足;再次,葫芦形格局也会引发很多有关正义与公平的社会矛盾,导致民粹主义盛行,引发社会不稳定和不安定。这些因素的合力,无疑都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如陷泥潭。解决的办法主要应当在两个大的方向上努力:一是加速城镇化,依据工业化和城镇规模的发展需要,尽快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市民;二是加快农村农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支持农村农业发展。从历史上看,农民的低收入问题既是分配、再分配问题,也是发展、增长问题,而从当前看更多的是发展问题,不可能通过再分配手段一劳永逸的解决,寄希望于通过再分配手段解决城乡差别问题是不现实的,而主要还是要着力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水平的提高。 通过以上对我国全国及部分有代表性省市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刻画,我们发现,在三十几年的时间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格局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初始的扁平“飞碟形”逐步演变为金字塔形,然后又呈现出“葫芦形”特征,并且短时间内不会演变为所谓理想的“橄榄形”。下面,我们通过进一步研究理想分配格局的实现条件,从而明确改进我国居民分配格局的条件、机制和政策措施等。 三、现实与理想格局的差距:实现“橄榄形”格局的条件 通过以上的现实考察,我们知道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正在从“金字塔形”向“葫芦形”转变。而一些回顾性文献,也总结了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训,清楚指明了一个经济体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关键所在。(11)刚刚进入中等发展阶段的中国,如何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避开可能的“葫芦形”收入分配格局,从“金字塔形”逐步转为理想的“橄榄形”,(12)是一个关系中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命运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以下进一步对所谓理想的“橄榄形”做一个大致地推测,以确定从现实格局到理想格局的差距,并提出有利于消除这一差距的战略方针。 要确定最理想的收入分配格局,就不可避免要牵涉价值判断的问题,因为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实际上很多,要做出选择就难免进行权衡取舍,而取舍的标准通常都会牵涉到价值判断。其实,在影响收入分配格局因素的确定上就存在价值判断,选取哪些因素,舍弃哪些因素,就是人们按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比较的结果。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探讨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因素及理想格局的确认。要确定理想的收入分配格局,应当以不同的“理想”标准来深化研究,做更具体地描述。 第一,一般认为,从不同收入水平对应的人口比重的相互关系这一角度,即从“收入/人口分布”的几何形状上考察,金字塔形、葫芦形等分配格局是不理想的,而橄榄形的分配格局最为理想,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分配格局是适当的。但是,正如本文开始就说明过的,这种两头小、中间大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如图4中就有三个橄榄形(分别以实线、点划线和短划线表示),并且还可以画出更多种。单一地考察可能都是理想的,因为都是符合橄榄形特征的,因而很难确定哪一个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与“金字塔形”等其他各种格局比较而言,可能又都是比较理想的,都是可接受的。因此可以说,从形状上考察,凡是具有两头小、中间大特征的收入分配格局,就都是比较理想的;换言之,凡在形状上不具有两头小、中间大特征的收入分配格局,就都是不理想的。这似乎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同现实情况一比较,则虽然理想却可能不具有现实性。我们的研究表明,更为现实的理想格局,可能是在保持“两头小中间大”基本特征的条件下,其中一头更小(富裕阶层更小),即修正后的理想格局应为“中间大、下头小(低收入阶层)、上头更小(富裕阶层)”。 第二,要确定理想的收入分配格局,应当从单位人口比重对应的收入水平的关系的角度做对应研究,这是以上讨论的第二种方法(即第二种收入分配格局)。从这一角度研究,所谓“理想格局”,就是从“人口/收入分布”图形上选取“正态分布”即“钟型分布”的格局。但是,毫无疑问,钟型图也有多种形式的,如图4中右边就有以不同标识表示的三种钟型图,实际上还可以有更多种。仅从图形上看,三种或者更多种都可能是比较理想的,很难确定某一个是最理想的。本课题组曾以数据模拟方法专门讨论收入分配格局的正态分布[8],并将其假设为理想收入分配格局的特征。然而,一些研究者对居民收入分布所做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收入应当呈现“对数正态分布”(13)。 由于正态分布是两边对称的,大部分人口或者说众数组都集中在中间;而对数正态分布是右偏的,大部分人口即众数组集中在左边,而右边则会存在略长的尾部,即在收入分布中最高收入阶层是不集中的,而是分布在比例越来越小的条带上,像是长短不一的“尾巴”。这样的形态可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便通过遗产税、特别所得税等调节措施,富裕及特别富裕阶层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从现实中其他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来看,其收入分布几乎没有呈现标准正态分布的。我国在未来发展中也必然遵循此规律。 第三,要确定理想的收入分配格局,还必须具体地确定“理想的”收入分配差别。如果以某个指标如基尼系数来具体表示,就是要确定“理想的”基尼系数值或者“最优的”基尼系数值,但是基尼系数的计算同收入差别的几何图形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同样的基尼系数可以有不同的几何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收入分布函数也会得出不同的基尼系数[11]。因此,一些学者尝试通过一定的假设来探索最佳基尼系数值。胡祖光在假设居民收入从低到高呈阶梯状分布的前提下,推导出基尼系数的理论最佳值为0.33[12];林毓鹏、王志江在相似的收入分布假设基础上,考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收入比,得出基尼系数理论最佳值小于0.3267,但是不同的收入比对应着不同的基尼系数最佳值[13];而洪兴建在假设收入分配为合意的橄榄形格局的前提下,得出基尼系数的合意值在0.3-0.4之间[14]。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虽然并不一致,但也是有参考价值的。正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学界确立了以基尼系数判别收入差别状况的经验法则,即基尼系数小于0.2为绝对平均,0.2-0.3为比较平均,0.3-0.4为比较合理,0.4-0.5为差别较大,大于0.6为差别悬殊,其中0.4又被认为是基尼系数的警戒线。当然,如果仔细推敲,这一常规约定还是多少有些主观和简单化,但大致可行并可用。 图4 假设的“橄榄形”分配格局及其对应的钟形收入分布图 说明:(1)左侧为收入/人口分布格局图,其纵轴是家庭收入水平,横轴为某一收入水平的人口比重;(2)右侧为与左侧格局图对应的人口/收入分布图,其横轴为家庭收入水平,纵轴为某一收入水平的人口比重;(3)该图为作者通过模拟刻画得到。 以上我们综述了学术界从不同价值观出发,对理想分配格局的三个描述角度:首先,从“收入/人口分布”即不同收入水平对应人口比重的关系看,其几何形状应当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标准橄榄形,或者更实际些可能是中间大、下头小、上头更小的“橄榄形”;其次,相对应地,从“人口/收入分布”即单位人口比重对应的收入水平的相互关系看,其几何图形应当是两边对称的正态或钟形结构,或者更可能是对数正态分布的即长尾钟形结构;再次,从收入差别程度即基尼系数值大小看,其理想的程度大约在0.3左右,而更可能的范围约为0.3-0.4之间。凡符合以上三个角度描述的收入分配格局,应当是最理想的或者是可能理想的。 第四,要确定理想分配格局特别是要实现这种分配格局,还必须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和收入水平的制约,以及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及相关政策变动的影响。而以上分析是假定这些因素不变的、完全静态的。下面,我们通过模拟研究来分析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作用,然后比较实际格局与理想格局的差距,进而把制度、政策变动引入分析。 选取我国2010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格局作为参照,如图5所示:2010年我国居民的“收入/人口分布”关系图形,呈现为从“金字塔形”向“葫芦形”转变的前夜;其对应的“人口/收入分布”关系图呈现为右侧较长的偏尾形;相应的基尼系数值为0.4695。可见,按以上讨论的理想格局标准,2010年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下面,以我国2010年的收入分配格局为基础,通过数据模拟的方法对我国未来的理想分配格局进行初步刻画,相关假设条件均登录在表1,并相应显示于图6中[7]。其中,模拟1为理想的“橄榄形”,基尼系数为0.2986,其“人口/收入分布”大致服从正态分布,呈钟形;模拟2和3的分配格局都为变异的橄榄形特征(似鸭梨形),基尼系数分别为0.3019和0.3110,模拟2的“人口/收入分布”大致呈偏尾的钟形,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模拟3则呈左偏的分布,也是相对比较理想的。 图5 2010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及其对应的人口/收入分布 说明:(1)左侧为2010年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图,其纵轴是家庭收入水平,横轴为某一收入水平的人口比重;(2)右侧为与左侧格局图对应的人口/收入分布图,其横轴为家庭收入水平,纵轴为某一收入水平的人口比重。 2010年我国人均GDP是29992元人民币,约合4430美元,而全国城乡居民平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1000元人民币,属于中等经济体的收入水平。根据表1中的数据,按照相应收入标准划分,2010年我国居民中最低、较低、中等、较高和最高收入阶层的人口比重分别为35%、24%、19%、9%和9%,这样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的稍微变异,仍然是与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发展中的分配格局。作为对照,根据模拟数据测算了三种“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的人口比重,分别见表1中模拟1-3各列对应的数据;如果再将模拟1-3进行平均计算,则可得到从低到高各阶层的平均人口比重(见表中第四列数据),分别为13%、19%、23%、25%和20%。如上所述,通常认为,如果我国目前能够实现这些收入分配格局中之一种,都应算是比较更理想的状态。但是现阶段我国能够实现吗?如果不能是为什么?差距在哪里呢?让我们继续分析。 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假设各阶层的平均收入不变,并且各阶层人口比重变动是通过平滑而非跳跃的方式向上一收入阶层提升来实现,那么从2010年的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为“理想的”或“比较理想的”收入分配格局(可与表1中任何一列进行比较),将要求社会各阶层做出很大的变动:最低和较低收入阶层的人口比重,均需比2010年的实际比重有大幅度的降低,而中等、较高和最高收入阶层人口比重,均需比2010年的实际比重有大幅度地提高(14)。这意味着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强制推行深刻、急剧、重大的变动,必须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激烈的社会“革命”,因而也极可能引起社会动乱,所以也是任何经济体所不能承受的变动,即从操作层面看是不具有现实性的。换言之,要真正应对这一挑战就必须在长期努力中创造条件,决不能通过短期或近视的“激烈的”再分配改革去完成,因而不是目前经济发展阶段能够完成的,而是在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高收入阶段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 图6 几种模拟数据的收入分配格局形状图 说明:(1)上边4图为根据表1对应数据绘出的收入分配格局图,其纵轴是家庭收入水平,横轴为某一收入水平的人口比重;(2)下边为与上边格局图对应的人口/收入分布图,其横轴为家庭收入水平,纵轴为某一收入水平的人口比重。 本文还进行了一颇具创新性的模拟测算:即假定在2010年的收入水平基础上,通过改革强行把全部人口按理想的百分比(见表1中最后一列)分布到低、下、中、上、高收入层次。测算的结果表明,虽然人口比重在各阶层的分布是合意的,但由于2010年高收入层次的发散特征即较大的收入差别,其整体上反映“人口/收入分布”关系结果的收入分配格局并非理想的“橄榄形”,如图6中最后一图所示。这再次说明,其一,所谓理想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的实现,必须以适当程度的收入差别即“理想的”差别为前提,如果收入差别程度太大则无法实现;其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现阶段,仅通过再分配手段,则无论其措施有多么激烈和深刻,都很难实现所谓理想的分配格局。 为什么以现实数据为基础进行的推测计算,显示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无法实现“橄榄形”格局呢?稍加分析不难明白,其主要原因正是我国整体上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够高,还没有形成构成众数组的中等收入阶层或者中产阶层。因为,上述模拟测算虽以假设各阶层人均收入不变作为前提,但全部人口整体逐层向更高收入阶层移动(即模拟中强行大量调减低收入阶层的人口比重,相应提高其他各更高收入阶层的人口比重)的模拟结果,同时就提出了大幅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条件要求。比如,根据表1模拟1-3计算的人口比重的平均数得到,要实现理想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则要求我国城乡居民平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应当达到17500元,比2010年实际的11000元的水平要高出近60%,与此高水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应的人均GDP应当为4.5万-5万元人民币,约合8000-10000美元左右,显然这属于我国未来若干年才能达到的中高收入经济发展阶段。 进一步,如果改变“假设各阶层人均收入不变”这一推测的前提假设,即假设各个阶层的收入水平是伴随人口比重变动与经济发展而上升的,那么全部人口整体逐层向更高收入阶层移动,特别是要形成中产阶层作为众数组,会要求相应的收入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粗略估计至少要提高到人均GDP12000美元才能实现“橄榄形”的收入分布。也就是说按假定的标准,只有达到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或者说达到初步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真正实现“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15)。如此看来,通过数据推测表明,我国居民的理想收入分配格局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只有经济增长到高收入阶段,人均GDP超过12000美元才有可能实现,否则就不存在实现的基础。 总结以上分析的结论是:在我国的目前阶段,不可能通过人为地再分配“革命”来缩小收入差别从而实现理想的橄榄形分配格局,而应当保持适当差别以持续激励和推动经济发展,这才是硬道理;只有当经济发展达到高收入阶段才具有实现更加理想分配格局的基础,才真正有可能实现“橄榄形”分配格局。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机制,毕竟理想的分配格局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应是多种因素和条件集合的结果。综合起来看,理想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实现至少有如下几个条件: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应当初步发达,人均GDP应在12000美元以上;二是收入差别基尼系数应降低在0.3左右;三是人口/收入分布应是钟形长尾的。如此,才可能实现收入/人口分布呈“中间大、下头小、上头更小”的“橄榄形”。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坚定推进经济发展与改革,持续提升分配格局层级 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差别相对较小,分配格局基本呈现扁平的“飞碟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差别逐渐扩大,分配格局逐步从平均型演变为“金字塔形”;由于在收入差别扩大中二元结构转换缓慢、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不均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葫芦形”变异迹象,这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特征性现象;我国必须想方设法避免这一现象或者快速通过这一时期,应当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提升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即增加葫芦形中部的人口比重,缩小居民收入差别,使收入分配格局先呈现为类似“宝塔形”,以更大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当经济发展到更高收入阶段,至少是初级发达的经济水平,才有可能实现或者接近实现“橄榄形”分配格局。 当然,在经济发展到高收入阶段以后,收入分配格局未必总是保持橄榄形格局,也可能出现反向变化。但是,我国当前还只是初步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距离形成“橄榄形”分配格局的发展水平还相去甚远。因此,我国当下的主要任务是,以适度差别推动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同时适当规范、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不适当的收入差别,尽快推动二元特征明显的“葫芦形”格局转变为“宝塔形”,并逐步向更高级形态转变。 在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还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首先,必须以与当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差别作为激励,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注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其次,必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16)有序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在不断提高最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的同时,加快培育中等收入阶层;第三,努力缩小现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过大的收入差别,适当调节最高收入层收入增速,坚决取缔任何非法收入。 其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主要对策包括:一是加速二元经济转换,推动持续城镇化,依据工业化和城镇规模的发展需要,尽快使更多的人口转为城镇市民;二是加快农村农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支持农村农业发展,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比重;三是加速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中资本收益的比重,鼓励更多重视民营经济和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四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为内需消费型经济的扩张提供条件;五是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培育大量专业人才、白领金领阶层、中介管理队伍,形成中等收入阶层的主体;六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遗产赠与税收等政策。舍此无法摆脱“葫芦形”收入分配格局的“粘性”,唯此才能加快实现“宝塔形”,并在更高发展水平上逐步过渡到更为理想的“橄榄形”分配格局。 注释: ①这种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是与第二种收入分配格局相对应的另一种研究方法,其优点是形象直观,但缺陷是难以辨认小变化。实际上,还可以研究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形成的格局。这些是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另外的角度,与本文的研究有联系也有区别。 ②因其比较形象,故大多见诸政府文件和行政讲话。2013年2月3日由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城乡、区域和居民之间收入差别较大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另温家宝在2010年2月号《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其中提出“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③据对我国2009年居民收入分配所做的估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大约为30%,而收入低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人群比重高达62%。这样的结构只能是类似金字塔的三角形。 ④为节省篇幅不再一一列出,请参阅[3][4]。 ⑤这与国家统计局在2013年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数据基本相同,但所使用的标准、口径、资料有不一致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2012 年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479,0.473,0.485,0.487,0.484,0.491,0.490,0.481,0.477,0.474,显示自2008年起逐年回落。发布人马建堂局长特别指出,2003年到2011年的数据是按照新标准、新口径、老资料计算的,今后可能按照新标准取得新数据,即对上述这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修订(参见新华财经北京1月18日电(徐曼曼))。无论修订与否,与我们的计算基本一致。 ⑥本文主要利用2003-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分组数据,其中城镇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为家庭人均纯收入。这里根据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城乡居民收入统一修正为以2010年价格表示。 ⑦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中国八十年代后所有的改革开放措施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 ⑧按照世界银行2011年的收入分组标准,人均国民收入低于100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1006至399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976至1227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227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按当年汇率,中国2011年是5447美元,已经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⑨中国的城乡差别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表示,从2000年的2.8上升到2009年的3.3,近几年略有下降;如果以基尼系数测度则城乡差别占总居民收入差别的60%以上,在全球比较都是较大的差别。 ⑩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除了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外,还包括创新能力缺乏和教育发展滞后等。 (11)关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收入/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动规律,值得仔细探讨;其中高玉伟在其博士论文中,对部分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了考察,发现相关各发达国家也并非表现出一致的橄榄形,而是存在不同的特点;本文以下讨论参考了此论文中的个别表述,但总体观点属于本文。特此说明,参见参考文献[7]。 (12)中间可能要经过“宝塔形”这样一种过渡形态,即其中富裕、中等、贫穷等各个阶层的人口比重相差不多,类似上下同宽的“宝塔形”。 (13)其中,Dollar and Kraay[9]的研究表明,在人口基数很大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应当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林柏强[10]利用1985年我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家庭收入分布也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14)计算表明,要从2010年的收入分配格局变为“理想的”分配格局,将要求有60%的最低收入阶层进入较低收入阶层,100%的较低收入阶层进入中等收入阶层,95%的中等收入阶层进入较高收入阶层,22%的较高收入阶层进入最高收入阶层。 (15)参见高玉伟在其博士论文中对部分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的研究[7]。 (16)党的十八大会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论述了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问题,提出“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及橄榄模式的实现条件_收入分配论文
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及橄榄模式的实现条件_收入分配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