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践活动论文,价值取向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能力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如专业实力、实验、军事训练、劳动教育、社会调查等;二是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提出,突出了社会实践在教育中的方向性作用,强调了实践活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根本途径。因此,加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价值、目的、功能的研究,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活动的一般理论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对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都提出过一些可贵的思想。孔子在其大量言论中强调践仁体道的思想,他说“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道德修养落实到“行”,要言行一致,以行来检验言。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为。”明确肯定了“行”的重要性。朱熹提出的“知行常相须”,认为知行关系总的来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以其地位论,行重于知,知是为了行;二是以其进程说,知先行后,有知才能行。他认为:“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认为“为学之功,且要行其知”,把行作为知的目的。王夫之强调“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认为“力行而后知真”,“力行”(实践)中获得真理。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也提出“好学力行”的灼见。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过程,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主客的关系中,首先是实践关系。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价值目标的推动下,按照内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毛泽东总结了认识的基本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条重要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劳结合”的思想是从分析现代生产、现代科技、现代生产劳动和现代教育的本质中得出的。他们认为大工业需要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而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又必须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现代科学乃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教劳结合”是教育的规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教劳结合”思想,1958年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把“教劳结合”提到方向性、根本性的高度。但在实践中,由于人们认识和理解上的错误,“开门办学”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并对教功结合的目的、任务、方法、途径都作了明确的指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80年代初拉开序幕,从少数学生的自发活动发展到现今全国范围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参加的社会教育工程,为解决教劳结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世纪之交,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四个统一”的要求,强调“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指出了社会实践是人才成长的必由途径。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他站在“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高度,重新审视教育,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重申“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社会实践以社会为课堂,以人民群众为教师,以假期和课余生活为主要活动时间,以学生能动地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特点。“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方针的提出,突出了社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既注意到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也注意到教育目的对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适应性,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教育的最高层次或终极目标上,把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思想推进到一个更深刻、更广阔的领域。
二、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为行为者所认同,并具体化、个性化的结果。从比较完备的意义上讲,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基本要素。一个人的品德同他掌握的知识,虽然同属于精神领域的东西,却有着不同的性质。构成个人的道德品质,不仅需要他认识到,而且必须与他的情感体验相结合,通过意志中介而见之于行动。思想道德不单单是认识或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践履问题。
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实践活动有助于青年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链条上,具体一环常常残缺不全,或失之片面,或失之肤浅,从而导致整个思维的缺陷。他们可以利用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来充实思维的链条,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进而在理性上得到改善和升华。其次,情感体验是构成品德的重要因素,也是行动的动力之一。必须让大学生亲自在实践中经过多次的尝试,亲身感受和证明某一认识的正确性,才能产生情感和信念。再次,实践是意志形成的关键。意志是人的行为心理机制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是行为者使自己的动机、目的付诸实践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心理学证明,认识过程本身并不具有控制情感、情绪的功能,而必须由意志这个中介来完成。大学生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身心的剧变,情感的波动,复杂心理矛盾的增加,更需要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一个人意志由脆弱到坚强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的具体化、对象化过程,在成功和失败的磨炼中得以实现。最后,行为的外在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活动与效果。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大学生只有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展和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才能完成育人的任务。
三、实践活动是拓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人改造和征服世界能力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190).)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也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223).)而且还应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传统教育之所以忽视人的能力的培养,忽视人能动的实践,不能说不与教育从“工具论”出发,而不从人的价值本体出发有关。在欧美,由于民主政治、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的需要,对高等教育提出更注重实效的要求,高校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半工半读、勤工助学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欧美“合作教育”从20世纪初开始大大拓展了适应范围和发展规模,“学工交替”始终是它的一个主导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工作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近年国际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重知识走向重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能力中心,实际上做的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工作。
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一般包括智力、专门能力(知识和技能)、创造能力三个方面。创新能力是诸多能力的最集中体现和最高境界。另外,创造活动本身就是高度复杂的意志过程,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在同困难作斗争中,凭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所取得的,而加强实践锻炼是培养意志的基本途径。
随着就业市场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学历的优势将为高素质、高能力水平的优势所取代,迫使每一个大学生树立“为了明天的生存和发展,今天必须提高素质与能力”的意识。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如果一个人通过积极参加社会结构的活动进行学习,并于必要时在改造这些社会结构的实践中承担个人的责任,就会充分地实现他在社会各方面的潜力”。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锻炼并实现他们在社会各方面潜力的唯一、正确的途径。能力中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践价值。即人必须靠实践创新能力来改造社会不合理的现象,以建设一个促使人的能力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四、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化、个性化的必由之路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掌握知识技能,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心理品质,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实现教育社会化功能。个性化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也是人类开发自身潜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全社会范围内对大学生施教的诸因素;另一是高等学校(包括受教育个体)施教的诸因素。两者既是有机的统一,又各具独特规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观自我与社会自我走向统一转化的关键。主观自我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社会自我是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青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自尊心的发展,自我塑造的意愿上。“我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样的自我存在才是有意义的?”这些问题决定着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自我意识——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模式,作为青年学生心理发展一个阶段的产物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实践上则导致个人主义,非道德主义,缺乏合作精神等,其价值观念同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距。而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化、个性化实现的最主要媒介。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社会公认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吸收或灌输到个人思想中,内化为人格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个体内化的知识还必须通过适当的方式“外化”——即通过角色的扮演表现出来,以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体验升华,逐步确立良好的“角色意识”。从而达到:第一,能够觉察到个体的发展必须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否则个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第二,能够觉察到个体在群体中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即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以及尊重他人。第三,能够觉察并想象到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及行为间的相互反应,掌握和预测、调整自己的言行,保持正常人格。第四,能够觉察到他人对各种事物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从而有意识地与他人交流情感,建立必要的社会联系。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广阔、自由的天地,不仅为大学生社会化打下基础,而且为他们个性的充分发展开辟了道路。
“通过实践而认识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事实证明,在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中,无论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走的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这样一条路子。每一循环往复都促使他们的思想认识,能力素质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他们在实践中表现,实现和认识了自我的力量,并在不断适应与改造中完成从社会客体到社会主体的转化。这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工农感情,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也内在地包含了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不断总结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所取得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由于社会实践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此成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途径和新领域。社会实践以其适应信息社会“教育——社会一体化”的重要趋势,而显示出持久的价值。“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方针的提出,调节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客观上存在的相脱离倾向,为能力中心原则定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受教育者视为教育过程最主要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突出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和终极价值,体现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持久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