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理想与现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图书馆论文,现实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应用一直是广受国内外IT界和图书馆界关注的一个热门领域。图书馆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打破本学科的界限和传统,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前沿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地。但是,现实中的图书馆在向理想中的数字图书馆迈进的过程中,还有多少距离需要跨越?现实中的图书馆是否已经被赋予了可以达到理想的条件?图书馆的管理者和图书馆馆员在规划现实世界中的工作和任务的时候,应该怎样平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归根到底,我们应该怎样为现实中的图书馆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从而在这个定位的前提下,确定从传统的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嬗变过程中图书馆的任务和职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 数字图书馆概念及定义
(1)多样性和多维性。
说到数字图书馆,对于它的多样性和多维性,是没有人可以否定或者怀疑的。每个人对于数字图书馆都有其特定的理解和认知。我们耳闻目睹的所谓数字图书馆,从内容到形式,往往千差万别。有的是对某种特别选定的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的有效组织的,可以供用户进行信息查询和获取的特色数据集合;有的是可以用来对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工具或者系统平台;有的是可以购买、下载电子书的网上书店;有的是可以支持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多种格式文件的复杂的资源集成体。
从宽泛的角度而言,对于一个用户来说,来自网络的,有一定组织的一组满足了他或她此时此刻的一种需求的信息,就可以说是数字图书馆。这是因为,数字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延伸和扩展学术和文化的边界,支持创新的学术研究方式和终身学习的机会。数字图书馆的这一功能是基于它对多样化的、分布式的信息资源的组织,同时满足不断变化的读者群的需求这两个主要的特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图书馆可以称为一个“数字的服务环境”,也就是一个网络化的信息空间,读者可以在这里发现、定位、请求、获取并最终使用信息。对于信息技术领域和图书馆界的专业人士而言,数字图书馆联盟(Digital Library Foundation)的较为严格的定义则更为贴切:“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信息对象收藏,包括支持用户进行定位、检索和获取这些信息对象的服务,组织和表现这些对象的方法以及将这些对象提供给用户的相关的信息技术。”大部分由国际组织或国家基金资助的数字图书馆项目可以描述为:“数字图书馆是这样的一个组织,它提供包括专业人员在内的各种资源,对数字资源收藏进行选择、组织,提供获取途径、发布、保存,并且保障数字资源收藏的长期有效,这样,一个或者一组特定的社区的用户就可以方便、经济地使用这些数字资源。”有人还更具体地将数字图书馆描述为:“在网络环境中的,包括文本、静止图像、活动图像、声音等不同格式的数据,包括允许发现和表现的管理、检索功能和元数据等技术和标准,以教学和科研为支持对象,并注重系统结构、持久性和数字保存的一个数字对象收藏。”更有人使用普通人可以理解的通俗定义:“一个数字图书馆是一组分布的电子收藏,它包括人类文明的所有领域的内容,比如艺术、音乐、医学、科学、电影、录像、书籍、文学、报纸、手册或者目录等等。”
(2)数字图书馆的要素。
虽然论述的出发点和着重点不同,上述种种定义却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这样几个数字图书馆的核心组成要素:收藏、服务和技术。收藏在这里指不同于图书馆传统馆藏(通常是印刷版馆藏)的数字信息收藏,是数字图书馆的内容;服务在这里主要指网络环境中的对信息资源进行检索和定位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得以发挥其作用的手段;而技术除了指一系列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诸如超大用户数访问技术、检索技术、海量存储技术以及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技术外,还包括数字图书馆相关的标准,比如元数据标准、检索标准等,技术和标准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基础。
(3)一个概括描述。
要全面地勾勒出一个理想的数字图书馆的轮廓,至少要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描述。
对象:为一个或者一组特定的群体提供服务;
组织:不是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而是分布式的知识环境;
系统: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围绕一个统一的逻辑的组织结构运转;
环境:是信息的获取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的知识中心;
基础: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
检索:提供快捷而有效的,多样的信息获取途径;
服务:提供免费的信息获取(可能只针对某个特定的群体);
资源:拥有并控制其资源(其中包括购买的资源和共享的资源)。
也就是说,数字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分布式的知识环境,这个环境由围绕着一个按照统一的逻辑的组织结构运转的多个系统构成,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为来自一个或者一组特定群体的用户提供免费的服务,用户可以在这里通过快捷有效的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途径进行信息获取与知识学习相融合的活动。可以看出,理想的数字图书馆与现实中的图书馆有着这样几个显著的区别,它是分布式的,而不是集中式的;它不但强调人力资源,而且还强调对技术资源的利用;它的信息获取途径较之现实中的图书馆的信息获取途径更为多样;而它的资源,不言而喻,是指数字资源。
3 数字图书馆项目举例
国内外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应用项目也反映出与其定义相一致的多样性和多维性。简单而言,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应用项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技术研究为驱动的技术型项目,一种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应用型项目。
技术性项目可以以DLI为代表。DLI一期是由美国国家资助、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的数字图书馆先导项目(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s)。DLI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项目管理机构(DARPA)及美国宇航局(NASA)合资赞助,项目的初始目的是为来自各个领域的使用者,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信息系统与相应的服务,使其能够安全、快捷地获得分散在不同地区并且具有一致性的信息资源。项目的研究目标在于促进收集、存储、组织数字化资源的技术手段的发展,使数字化信息能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存取与管理。项目涉及到多种学科和主题的信息资源,资料形态包含文字、影像、地图、声讯、插图及多媒体。围绕着这些信息资源,建立与使用者相关的各种电子资料库,主要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环境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地理信息系统、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数字视频图书馆、伊利诺依大学的科学文献联合存储资料库、密执安大学的信息定位的智能代理和斯坦福大学的异构服务间的互操作机制等。可以看出,DLI一期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将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与科技革新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的专题研究及技术攻关。与DLI一期相较,DLI二期的目的是开展数字图书馆相关课题的基础性前沿研究。虽然项目仍然围绕某种特定的信息资源展开,但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信息的生成、获取、使用、归档和保存的整个生命周期。DLI二期与一期的一个显著不同在于其资助机构中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可能与图书馆界的介入有关,二期的研究项目虽然仍然关注基础性的前沿项目,但其中也不乏有关可广泛适用的信息发现、查询、处理的方法,数据采集、表现、保存与存档的方法,元数据标准以及互操作性等方面的研究。另外,数字图书馆所涉及到的相关社会、经济、法律等软课题,也在二期的项目中有所涉及。
以DLI为代表的技术型项目一般由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机构和专家为主导,由国家机构提供资金赞助,其特点是强调创新和自由思考,强调基础学科与科技革新的完美结合,而对于现实世界中的现实问题所带来的局限性往往没有特别的关注。这一类型的项目通常以一种特定的资源为对象和出发点,进行相关技术的攻关。项目的成果通常是令人兴奋的,但是,令人兴奋的研究成果,除了具有一定的演示效果之外,往往很难被转换到实际操作中去,如果开展研究的环境与现实环境相差较大的话,这种转换就更是不可能实现的了。因此,技术型项目对于现实中的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的最终用户往往没有直接的意义。
应用型项目可以以美国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简称CDL)项目为例。CDL由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直接领导,由全部9个加州大学分校共同参与组成,号称加州大学第10个图书馆。CDL的宗旨是促进学术和科学的进步,激励教学和学习的完善,并向公众提供服务。具体手段包括:进行资源共享系统的设计、建立和实施;建设并开放共享资源;应用适当的数字化技术影响并支持学术交流中的创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图书馆经费在逐年削减,而书刊价格却在不断飙升,因此,在加州大学各分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尤其是对分散在各个校区的大量的印刷版馆藏实施资源共享,成为CDL的核心任务。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CDL首先投入服务的两个重要项目是加州大学联合书目数据库(Melvyl)和加州联合期刊目录数据库(简称PE)。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数据库完全向公众开放,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WWW或者Z39.50进行检索访问和数据下载,继承了图书馆为公众提供免费的信息和服务的传统,也体现了在最大范围内进行资源共享的宗旨。除致力于对学术资源的管理和共享之外,CDL还致力于应用数字技术影响和支持学术交流和数字出版的创新,以鼓励和推动学术界开放的交流。同时,CDL也密切地关注着研究型数字图书馆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努力在实践中应用诸如DLI等研究型项目推荐的技术和标准,同时也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相对独立的实验型研究项目,比如以地理信息资源为对象的亚历山大数字图书馆项目等。但是,CDL明确地将自己的任务与大学的核心任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而不是相对独立的试验。
应用型项目一般由某个独立的机构组织并实施,其目标往往与该机构的核心任务紧密结合,着重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项目参与者中除了计算机专家之外,更多的是来自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比如图书馆馆员和大学教师等,这些专家和学者直接参与项目的规划、实施、运作和评估等全部过程。对于应用型项目的评估往往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这促使项目的成果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应该说,技术型数字图书馆项目与应用型数字图书馆项目的目标不同,资助者和参与者不同,评估的出发点不同。我们观察到的是,以计算机专家为主要成员的研究型项目和以图书馆馆员为主体的应用型项目就像两条平行线,方向是一致的,但由于项目的背景和环境不同,基本上各行其是,很难找到交叉点。当然,技术型和应用型数字图书馆项目也不是完全没有共同之处,其共同点之一是它们往往都是联合项目,由数个组织或者机构合作进行,而不是由一个组织或机构,比如一个图书馆单独进行。作为一个联合项目,其目标与每个参与项目的图书馆或者其他信息机构的任务和目标难免有所偏离,对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参与应该或者已经成为现实中的独立的图书馆规划其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的背景,对数字图书馆技术和应用的强调应该或者已经渗透到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去,这是目前图书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考虑到数字图书馆项目的一些特殊背景和任务,它远远不是图书馆工作的全部。
4 混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的概念和图书馆的现实
可以看出,与在第二节中描述的理想的数字图书馆相较,现实中的图书馆,包括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等,正在扮演着更加复杂的角色,承担着更为多样化的职能。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作为信息保障机构的图书馆,一方面仍然在提供着主要以纸介质为载体的传统资源为主的信息服务,一方面又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包括电子书、电子杂志和网络资源在内的数字资源,并创新了一系列相应的服务模式。这两个方面的角色和职能将是现实中的图书馆以及其他信息机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都必须担当的。在第三节中介绍的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应用项目,无论技术型也好,应用型也好,既不能完全包容现实中的图书馆所承担的全部任务,也不能解决现实中的图书馆所面临的全部问题。
基于以上观察,尤其是对在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局限性的现实世界中的图书馆的困境的观察,混合图书馆的概念于1998年由参与了eLib项目的数家英国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人员提出。混合图书馆是“处在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嬗变的这样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中的一个动态的阶段。在这里,电子的和基于纸介质的信息资源同时得到使用。对于这样一个混合图书馆的管理的挑战是怎样去鼓励、引导读者通过一种整合的、流畅的方式,对格式多样化的、本地或者远程的信息资源进行发现和使用。”换言之,混合图书馆的任务是在一个真实世界中的图书馆的背景下,将不同资源以及它们所携带的技术(或者系统)组织到一起,同时开始在电子和印刷环境中探索整合了的系统和服务。
与数字图书馆的三大要素相对应,混合图书馆,也就是现实中的图书馆最为突出的特征也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资源、服务和系统。应该说,混和图书馆较之理想中的数字图书馆,在资源、服务和系统这三个方面都面对着更为复杂的情况和问题。除此之外,多样化的用户群以及随之而来的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也是混和图书馆的特征之一。
(1)资源类型。
在现实的图书馆中,我们面对的资源通常可以简单地划分为非数字资源和数字资源。非数字资源一般也称为传统资源,主要包括以纸介质为主的资源,如图书、报刊、文件、手稿、地图、图册、图纸等,除此之外,还有照片、图片、胶片、胶卷、缩微平片,以及唱片、录音带和录像带等。传统资源虽然也有着丰富的格式,但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读者必须通过对原件或者实物的直接接触才能够进行信息获取。这一特点决定了读者主要是通过对图书馆进行物理上的访问而获取信息。非数字资源也并不是完全隔离在数字世界之外的,事实上,图书馆早已使用数字化的手段来支持对非数字资源的管理。比如,图书馆书目就是以数字手段来为读者提供对传统资源进行查找、定位、请求和借阅服务的。当然,大部分传统资源,以及大部分传统资源所蕴涵的内容仍然被隔离在数字世界之外,这是因为数字化需要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这样的投入对于大部分图书馆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的读者们必然要与传统资源长期为伍。
数字资源指存储在计算机或者相关介质中的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信息检索和访问,其表现格式包括文本、图象、音频、视频和多媒体等。图书馆不但拥有大量的非数字资源,而且已经在过去的20到30年时间里积累了相当规模的数字资源。一个典型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通常至少包括下面几种:本地书刊目录(telnet/Web)、联合目录(telnet/Web/Z39.50),本地的或远程的文摘索引数据库或者其他二次文献数据库,本地的或远程的全文电子刊、全文电子书或其他一次文献数据库,电子教学参考资料,本地的各种自建数据库,本地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独立的光盘工作站(Standalone CD-ROM),离线的光盘和磁盘(off-line CD-ROMs),网络光盘库(networked CD-ROMs),等等。这些数字资源有的是通过购买获得的,有的是由图书馆自行开发建设的,有的是与其他图书馆或者信息机构进行资源共享获得的,来源不一,因此使用的方法不一。
如果细分下去,数字资源还可以划分为转换的数字资源和原生的数字资源。转换资源指传统资源进行数字化后获得的资源,转换通常指从一种载体向另一种载体的转换。之所以进行转换,是因为原有的格式或者载体不利于信息资源的检索和访问,而转换以后,原本秘而不宣的资源内容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揭示,从而为更多的用户所访问和利用,同时该资源的原始载体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原生的数字资源应该是理想的数字资源,但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图书馆所拥有的每一种原生的数字资源基本上都由特定的数据库商提供,在特定的系统中开发,并且有着特定的使用方法。每一种资源都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获取多种不同来源资源的用户需求往往很少得到充分的考虑。其结果是,我们面临着不断增长的电子资源,包括正式出版的电子期刊、电子书、数据库和各种格式的数据集合(书目、全文、图像、地图、视频音频、统计数据和各种数字等等),同时面临着不断增长的不同的系统。
(2)系统。
隐含在资源,尤其是数字资源的多样化之后的,是系统的多样化。正如上面提到的,图书馆的现实是,对应于每一种数字资源,都有一个独立的系统在支撑着它的使用和服务。从系统的角度,我们面对的清单与资源清单一样长。这些系统由不同的厂商开发,开发商往往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保护出发,非常强调其资源与系统的个性化。每一种资源,其系统结构、数据格式、检索方式、用户界面等都具有独特性。从读者的角度来看,需要学习不同系统的不同的检索方法,需要熟悉不同的用户界面,需要记住不同系统的不同用户名和密码以便登录系统,需要将在不同的系统中检索到的结果进行人工的归并和查重,还需要不断从一个系统中退出再进入到另一个系统中去,从二次文献到一次文献的链接往往也无从获得,必须进行再次检索。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购买这些资源的谈判当然是与不同的数据提供商分别进行的,因此图书馆在作出购买决策之前必须对每个数据库的内容进行一一检查;读者培训需要针对不同的系统分别进行;系统和数据的维护和备份也需要分别进行;为了为读者指点迷津,图书馆员需要准备和提供大量的资源使用说明和工具,以及整合了的目录。
(3)服务。
回顾图书馆发展的历史,资源和服务一直是构成图书馆的两大要素。而近30年来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可以简单地归结为由资源的扩展和技术的渗入带来服务的持续不断的变化的历史。30年前,图书馆的任务通常可以被描述为:选择并获取图书期刊,进行组织和保存,为读者提供使用方面的帮助。30年后,选择并获取的资源除了传统的纸介质的图书期刊外,还包括电子资源。而对电子资源的使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往往越来越不再需要读者和图书馆员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操作。这样,人的因素似乎被渐渐地淡化,而技术的因素被加强了。随之出现了有关在数字图书馆时代,传统图书馆继续存在的必要性的讨论。事实上,对技术的应用是数字图书馆的一个特征,但是,技术和资源本身并不构成数字图书馆,一个真正有效的数字图书馆必须时时刻刻将人的因素(包括作为用户的人和作为服务提供者的人)考虑在内。人的因素是数字图书馆区别于网络信息服务商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对于现实中的图书馆而言,服务一直是将用户和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而资源的丰富性和系统的复杂性为服务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变化。
首先,信息检索和获取的途径和手段多样化,其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一点在上面提到系统的多样化时已经有所涉及。信息资源对象本身的形式多样化,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20年前数量有限的数字资源的主体基本上由二次文献组成,而20年后的数字资源则包括了越来越多的一次文献。信息检索及获取的环境不仅局限于本地,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的一个显著的趋势是,远程访问越来越成为信息检索及获取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网络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并且随着对新技术的应用而迅速发展,从异步咨询到同步实时咨询,从个体咨询到联合咨询,发展迅速。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它不再围绕图书馆的物理环境这个中心进行,而是围绕着每一个用户当时所在的物理环境为中心,提供服务的也不再是一个图书馆的一位馆员,而可能是多个图书馆的多位馆员。这样,可以说,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是图书馆既保持了它一贯的服务传统,又适应新的要求和新的环境,成功地应用新技术来应对变化和挑战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说虚拟咨询为读者提供了远程服务,打破了图书馆之墙的界限的话,个性化服务则为用户提供了不仅与资源内容相关,而且与使用资源的用户的背景密切相关的服务。个性化服务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它不再围绕着图书馆的资源这个中心进行,而是围绕着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这里,用户使用信息的背景变得非常重要,每一个用户的每一次信息诉求都是唯一的,获取的资源应该也是唯一的集合。这样的个性化服务一方面降低了用户使用信息的成本(包括学习使用各种资源和系统的技能的成本以及由不同的途径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等),一方面又提高了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个性化服务往往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它通常是与推送式的主动服务结合在一起。“我的图书馆(MyLibrary)”、“当前提醒(Current Awareness)”、“最新信息报道”等是个性化服务的典型应用。
随着资源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变化,图书馆读者培训的内容——不论是针对资源的还是针对服务的——都变得前所未有地丰富和复杂。除此之外,由于对信息资源的使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有关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方面的普及知识也成为读者培训的必备内容。开展这些培训,一方面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对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可以说,混合图书馆服务的变化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面向网络,网络环境越来越成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成为图书馆服务模式演变的必要契机和重要基础,随之而来的是服务发生的中心由物理上的图书馆向用户所在地的迁移;二是面向个体,如果说资源和系统的多样化已经为图书馆服务带来很大的复杂性的话,用户群的不断扩充和用户素质的变化所带来的后果,是服务本身以群体用户为对象向以个体用户为对象的迁移,使服务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应对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不是人力所及的,需要成熟的技术作为支持。总之,服务的变化是巨大的和不可避免的。混合图书馆的任务是在兼顾传统服务的同时,不断地应用新的技术,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以便鼓励、引导读者通过一种整合了的、流畅的方式,对格式多样化的、本地或远程的资源进行资源发现和信息使用。在图书馆现有的条件下,怎样兼顾新旧模式,使它们得到整合,是需要继续进行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5 混合图书馆的任务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目标应该定位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实现,而混合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则是我们在现实中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混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嬗变过程中的一个困难的阶段,但它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渡,而是实实在在的、长期的存在。作为一个自成一体的存在,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存在,混合图书馆是应该可以得到发展和改善的。那么,混合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它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它的资源和系统平台的建设,就是需要我们首先关注的问题。只有将工作的着眼点落实在现实中的混合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时,才能够在工作的规划和实施中避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目前可以在大部分图书馆观察到的几个重点问题,包括资源和服务的整合机制的建立、对图书馆系统及相关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服务模式的持续探索和创新、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与上层机构和其他机构的协作与联合、整体馆藏的规划和建设、数字资源的保存和版权处理以及图书馆评估等。首先,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用户服务仍然是混合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新的服务模式将会持续不断地出现,虚拟咨询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将成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混合图书馆是一个在具体的环境中,为具体的用户群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它已经不再可能关起门来自成一体,而必然与社区中的其他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大学图书馆,与大学校园信息化和数字化组织机构的关系,与各种图书馆联盟的关系,以及与各种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关系,是应该重点强调和关注的。对这些组织和项目的参与是混合图书馆得以维系其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再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问题一直是国内图书馆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这个阶段中,将显得更为突出。图书馆怎样通过有效的机构改革和人员聘任制度改革,培养、引进和保留人才,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是图书馆发展的先决条件。另外,在图书馆近百年的发展史中,评估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处在不断动态变化过程中的混合图书馆,已有的传统图书馆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已经不再完全适用,而有关数字图书馆的评估方法则没有得到与数字图书馆研究项目和应用项目的同步发展,有关评估的研究和实践还处在初始阶段。在这样的状况下,对混合图书馆进行评估面临很大的困难。在没有形成公认的正式评估方法和指标之前,对于混合图书馆的评估将围绕用户这个中心来进行,用户的满意度成为图书馆评估的主要指标。
除了以上几个问题之外,整合与系统是混合图书馆所面临的两个较为关键的问题。资源和服务的整合机制是目前混合图书馆实现从传统到未来的跨越需要重点解决的基本问题,而对图书馆系统和相关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是目前需要澄清思路、稳步进行的一项实际工作。
(1)整合。
“整合”是当前图书馆界流行的一个词语。简单而言,混合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尝试将新技术、新项目和新服务与已有的各种服务和功能结合起来,为读者打造出一个整合的环境。换一种比较正式的说法,整合是将分散的资源和独立的服务按照一定的知识管理规则和服务目的组织在一起。在这里,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新的和旧的项目、系统和服务之间,不同的新的项目、系统和服务之间的不兼容性。我们往往需要对每一个系统、项目和服务进行单独的决策,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这个系统、项目或服务的必要性,而且还包括这个系统、项目或服务与已有的系统、项目或服务相融合的可能性。整合表现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面。我们大致可以观察到图书馆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这样几个循序渐进的层次:首先是基于界面的整合,它对分离的独立应用进行统一的表现,即通过一个统一的表现层(通常是Web)来获取不同的资源。这可以称为一种整合,但只是表面的浅层次上的整合。读者最终面对的仍然是一个个独立的系统。图书馆主页基本上属于这一层次的整合。第二层次的整合是基于数据的整合,它对来源不同的二次文献数据进行归并,或者提供一次和二次文献之间的链接。这种整合在不同的资源和系统之间建立关联,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检索的结果,还有对检索结果的理解以及建立在这种理解之上的继续使用资源的途径。图书馆的各种导航系统,如电子期刊导航和数据库导航,可以归纳为这个层次的整合。第三层次的整合是基于系统的整合,通常指对异构系统的整合。这种整合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连接到一种机制,或者是软件,该机制或软件试图按照语义的一致性(Semantic Consistency)而获取目标资源。利用Z39.50协议进行检索,以及当前方兴未艾的统一检索系统,均属于这一范畴。第四种整合是基于服务的整合,是整合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整合应该是脱离了数据和系统的,它以资源为基础,以终端用户的需求为中心,通过对技术的应用,从不同的资源和系统中挖掘相关信息,加以组织并向用户推送,其目标是形成一个学习和研究的有机环境。围绕资源,不论是一种资源还是一组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按照较高的相关度选择的),也不论是基于数据还是系统,往往更容易为用户建立一个有用的或者可用的整合了的机制。但是,如果要为图书馆的用户建立一种整合了的服务的话,将涉及到个性化的问题,就不会这么容易了。这一层次的整合应该是我们目前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与整合密切相关的问题是认证。对于数字资源的使用,已经不再像以往对印刷版资源的使用那样,只要进入图书馆,或者使用图书证就可以进行了。能够确认身份和资源使用权的用户名和密码成为使用数字资源的必备钥匙。由于每一种资源都有独立的、不同的认证过程,当资源越来越多的时候,认证就会变成一个主要的问题。对于用户而言,不得不使用的众多的用户名,密码组合使得使用数字资源的代价大大地提高了。因此,怎样建立一个无阻碍的认证机制,是我们在考虑整合问题时首当其冲的问题。认证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包括图书馆所属机构的IT架构、图书馆系统、用户权限和版权等等。
(2)图书馆系统。
考虑混合图书馆的问题,一个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是图书馆系统。通常提到图书馆系统,一般指的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一直是图书馆业务工作和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担负着对传统的信息资源,主要是非数字资源如印刷版信息资源等,进行组织、管理和揭示的功能。传统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曾经作为图书馆业务工作和服务工作的主要依托,不仅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起到了引导和定位的作用。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发展肇始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主要解决传统图书馆资源——主要是书刊——的管理问题。到了混合图书馆阶段,图书馆面对的资源的种类和格式已经大大地超出了书刊这一比较单一和狭小的范畴,“图书馆系统”,已经从LIS系统的专指词汇渐渐演变为那些支撑着已经和正在不断增长的多样化资源的多样化系统的泛指词汇,而图书馆要面对的“图书馆系统商”也已经不再仅仅是LIS系统商的专指,新的软件商、数据库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携带着新的系统、资源和服务不断地加入到图书馆系统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的行列中来。在这些系统商及其系统中,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仍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混合图书馆仍然要长期与传统资源为伍,也就是说,仍然要继续使用传统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本身的功能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扩展,LIS系统商凭借其在图书馆行业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对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正在尝试转变。
近年来,随着需求的变化,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中最为显著的两个转变是:从在图书馆内提供服务到在线提供服务,从提供单个图书馆资源到提供多个图书馆的资源的转变;从只提供传统的图书馆资源(主要是书目记录)到提供多种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比如音频、视频、图像等),从着重功能的集成(采访、编目、流通、期刊控制等)到着重对不同类型资源的整合的转变。第一个转变的诱因是因特网的应用和资源共享的需求;第二个转变的诱因则可以归结为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应用。随着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应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包括持续的需求变化、持续的行业整合、服务方式的创新和产品的改良及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商近年来在继续保持对原有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软件进行不断的更新优化的同时,开始以更多的人力等资源投入进行转型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它们在产品创新方面采取了两种适应性举措:一种是开发更新换代产品,这类产品仍然延续传统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但又增强了提供一次文献服务的功能和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比如全文电子书和全文电子刊服务、万维网搜索引擎服务等。另一种类型是完全独立的产品,各大厂家均有不同产品推出,这些产品名称各异,但功能趋同,主要包括下面几种:一是统一检索(或称联邦检索)产品(Single Search Product),这种产品一般以整合由图书馆著录的传统的MARC格式书目数据,和后来兴起的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一次、二次文献数据库为目标,为用户提供跨数据库、跨平台的一站式检索服务。二是参考链接产品(Reference Linking Product),这种产品主要解决参考链接问题。参考链接技术为读者集中提供链接到多个不同信息资源与服务的入口,允许用户以图书馆拥有的信息内容为入口追踪到图书馆内部或者外部的信息单元,解决一种信息的多个复本问题,使得读者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资源复本(Appropriate Copy)。三是数字媒体管理系统,这种产品一般以XML、Metadata等数字图书馆标准和技术为基础,以处理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古籍等特殊馆藏、非书资料为主要目标。四是最近崭露头角的知识管理与组织产品。这类产品的主要功能包括有选择地采集信息资源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信息资源内容;引导读者发现和获取信息资源内容;并且按照不同的目的、读者类型或者主题揭示、表现和推送内容。联邦检索功能和参考链接功能与以上功能无缝整合。从读者的角度来看,通过选择不同的“Context”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相关有用信息而避免被动地接受大量无关的垃圾信息;可以主动地学习经由推送技术表现的相关内容;由专业人员定义并定制的信息资源之间的概念或者结构关系(Contextual Relationship)可以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不同需求。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表现;图书馆可以按照主题、目的和读者类别而定制不同的信息Context从而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检索与传递服务;来源不同的信息,比如网络信息和图书馆本地的信息资源可以按照一定的概念或者结构关系(Contextual Relationship)被组织到一起;而对使用率的统计也因此可以得到具有内在联系的结果。这种产品还不能算作图书馆门户,但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是围绕用户进行资源的选择、组织和服务的,这种整合应该可以归纳到整合的第四层次中。
除了传统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商外,由其他厂商推出的系统通常与具体的资源或者功能相关。目前可以看到的包括这样几种:一是数字加工及管理系统,这类系统为图书馆提供资源转换的全面解决方案,包括数字加工流程的管理和相应的元数据著录、版权管理等功能;二是网络资源采集及管理系统,这类系统主要面对浩瀚的网络资源,进行网络资源的自动采集、组织和发布;三是电子期刊管理系统,主要针对电子期刊的特点,强调对动态数据(包括URL)的追踪、维护和管理。
以上这些产品将是图书馆在完成了LIS系统的选型和应用后,面临的新的、需要认真考察和选择的产品。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相互兼容的产品和服务,将使得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组织、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会有各种层出不穷的系统。图书馆因此面临着选择的困难。可以预见的是,不会再有任何一个系统,像传统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那样,可以担负起全面的职能。多个系统并存的状况将会持续下去,但是,系统之间将有所联系,通过标准也好,协议也好,多样化给读者带来的问题,最终还要通过整合来得到解决。
6 结语
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实践活动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展开后,一直持续到了21世纪。不论对于数字图书馆的认知有何不同,这些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资源的活动可以大致被分为两种类型:研究型和实践型。研究型直接考察有关未来图书馆或者数字图书馆的模式的问题,或者是数字图书馆的不同方面和组成部分,不受任何实践操作的限制和影响。实践型则考察在真实的经济和机构的背景(Context)中,在各种局限性和可能性的背景中一些发展的(Developmental)和操作性(Operational)的问题,它们关注的是“市场”的应用。现实中的图书馆正处在由传统图书馆向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动态嬗变过程中,将它命名为混合图书馆是为了反映图书馆目前所面临的转换或嬗变的状态,那就是,我们今天的图书馆既不是完全数字的,也不是完全印刷的。对于混合图书馆而言,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实践活动是具有指导和参照意义的,但是,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实践型,又都不能为现实中的混合图书馆提出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因此,对于混合图书馆的问题和任务的分析和阐明是非常迫切的工作。在混合图书馆所面临的一系列任务中,资源和服务的整合机制、系统和相关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是两个尤为突出的重点任务。混合图书馆的目标是在一个现实的图书馆框架下,为其所服务的社区的用户提供对于广泛多样资源的经过整合的获取和相应的服务。混合图书馆的任务是通过一切努力而获得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技能和经验,需要强调的是,新的资源,新的技术和新的服务的获取、应用和创新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整合机制中,将新的资源、技术和服务与已有资源、技术和服务结合到一起,为用户提供一个流畅的学习和研究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