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创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论文_常松涛

探讨微创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论文_常松涛

常松涛(大庆油田八厂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一定时间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8 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29 例),一组为微创手术组,一组为传统手术组,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残石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3.45% 和27.5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上微创手术方式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关键词】微创手术方式;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91-01

临床上,肝胆管结石为一种常见疾病,其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情复杂等特点,给患者健康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肝胆管结石同寄生虫感染,胆汁滞留和胆道细菌感染之间具有一定关系,手术对其具有一定效果,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大,出血量多和术后并发症多等弊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1],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58 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其中,微创手术组29 例,男14 例,女15 例;年龄23—60 岁(41.58±6.28)岁;病程1—6 年(3.56±1.08)年;传统手术组29 例,男13 例,女16 例;年龄24—61 岁(42.04±5.19)岁;病程1—5 年(3.02±1.15)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1.2.1 传统手术组:解剖患者肝管汇合部,并切开肝总管和胆总管,在直视下取石,术后留置T 管进行引流治疗,1.2.2 微创手术组:患者实施微创下胆管镜+T 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实施全麻措施,成功建立人工气腹,并建立操作孔和镜孔,对腹腔内粘连部位进行分离,并结扎游离后的胆囊管,牵拉胆囊,更加清晰的显露胆总管,对胆总管进行定位,之后用镰状钩刀挑开胆总管,长度为5mm,并通过微型剪做一个切口,长度为10mm,从主操作孔置入纤维胆镜,探查结石,用取石篮将结石取出,对于较大的结石可通过胆镜扩张法或是蚕食咬碎法取石,术后冲洗胆管,并,留置T 管进行引流治疗,1.3 观察指标[2]对不同组别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密切观察,1.4 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58 例患者临床资料, 用“±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为t 检验,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为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时间相比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2 两组患者术后残石率和复发率相比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残石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3.45% 和27.59%),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临床上,肝胆管结石可单独存在,也可同肝外胆管结石并存,并且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恶心和上腹疼痛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给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肝胆管结石疾病同多种因素之间具有一定关系,其具有较高发病率,且给患者带来的危害较大,临床上导致患者出现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为结石阻塞胆管出现阻塞性黄疸,胆汁滞留在患者肝内给肝脏带来一定损伤,同时,结石阻塞胆管,出现各种感染,致使细菌繁殖并沿胆管进入肝脏,出现肝脏炎症,形成脓肿[3],药物在临床上具有一定作用,但其临床效果不理想,多数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传统手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上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盲目性,增加患者术后结石残余率和复发率,致使患者需通过二次手术进行治疗,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较大创伤,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逐渐应运而生,其可有效避免传统手术中出现的弊端,减少给患者带来的损伤,同时明确结石部位,性状,大小和数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石残余率和复发率,在治疗过程中用超声刀切除粘连组织,便于获得良好止血效果,

除此之外,通过蚕食咬碎的方法清除较大的结石,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该种方法缩短肝胆管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4],因此,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上微创手术方法效果较为显著,本次研究中,通过通过不同手术进行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在张汉洋学者研究中,通过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4.9±11.2)min,(75.6±19.8)mL,(3.4±1.3)d,3.13%,0.00%和3.13%,同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从中得出,临床医师在对肝胆管结石患者治疗时微创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综上所述,微创手术可显著降低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 张汉洋. 不同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0):4731.[2] 吴化雷,包福德.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 当代医学,2015,21(3):72-73.[3] 范永宁,杨雁灵,陈 勇,等. 不同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研究[J]. 吉林医学,2011,32(27):5636-5637.[4] 曹承东. 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20-21,24.

论文作者:常松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探讨微创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论文_常松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