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论文

文化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论文

文化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

李春华

【摘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多方面、多层级的,其中,精神文化需要是人的需求的最高层级。精神文化需求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文化生产是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度优势防止资本带来的异化现象发生,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文化生产活力,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无疑是解决当前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 精神文化需要 文化生产 利用资本 超越资本

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在本质上是对人自身所认同的文化意义的追求,也是人类自我创造、自我塑造、自我更新、自我解放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正确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是精神文化需要,马克思指出,精神需要是“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要求”,以及“为自身利益进行宣传鼓动,订阅报纸,听讲演,教育子女,发展爱好等等”。

文化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生产,是解决当前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手段。文化生产与经济、市场、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它依托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规模化的社会化生产活动,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正因如此,在一些人看来,经济功能似乎成为其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功能,从而忽视了其本质特征和最终价值目的。

文化生产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产业,它必须追求经济效益,运用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以市场经济为运作机制,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遵循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来生产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文化生产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直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产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无论是教育活动、科学研究活动,还是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生活的美化活动等,这些现代文化产业的外在是经济形态、产品和服务,但内在是精神文化内涵、价值观。文化产业不仅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传播信息、提升审美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是一种精神的需求,对文化产品的追求既是对人自身所认同的文化意义的追求,也是人类自我创造、自我塑造、自我更新、自我解放的过程。

这时,程晓只有22万元,还差10万元,他以买房为由,向父母和一位朋友各借了5万元,开回了这辆凯迪拉克。

资本逻辑支配下的文化生产与文化产品的价值易发生悖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文化生产是以市场为机制、在资本逻辑支配下进行的生产活动,经济与文化的高度融合是其主要特征。文化生产的资本逻辑,实质是文化的市场化、商品化、资本化。可以说,文化生产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产活动,其产品承载的是“超感觉”的价值和意义,自觉不自觉地发挥着“化人”的功能。然而,资本逻辑又容易导致文化生产的异化现象,消解文化本身的价值。因此,文化生产在利用资本优势的同时又要超越资本的局限,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限制资本带来的异化现象,从而完善市场机制,激发文化生产活力,创造巨大的精神文化价值,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在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上发挥重要作用。

“资本”内在矛盾的两面性,也必然反映在文化生产之中,使文化生产具有了两重性质和两种效益——商品价值与精神价值、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两种效益和两种价值的背离。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文化生产要遵循资本逻辑运作规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与此同时,文化生产活动也容易出现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问题,例如追求急功近利的“眼球经济”、一味追求“文化GDP”等,从而导致一些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泛滥。可见,文化产业本身是无污染的绿色产业,但它也可能是“有污染”的产业,即它可能生产文化垃圾,造成精神文化环境的污染,从而侵蚀人们的精神世界。

超越资本局限:文化生产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

风景园林行业现行的安全技术规范与相关标准有很多,在逐步规范风景园林行业的同时,也扩大了行业管理范畴,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湿地、世界遗产申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进来。相关条例如表1所示。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正确价值取向。从“内容为王”到“优质内容为王”,再到“意义为王”,这一演变过程展现出文化产品生产者对精神文化产品品质的更高追求。当前,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带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文化生产。对此,我们党始终有清醒的认识,在文化生产上强调先进文化的引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始终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生产的最终目的,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强调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坚决对不良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提倡形式的多样化,鼓励生产丰富多彩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由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曲折性,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制度均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必须利用资本的力量来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了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使这一思想得到了深化和发展,而且在实践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与那种将文化生产与资本逻辑(市场经济)绝对对立的观念和实践做法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既利用资本同时又超越资本,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的文化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乃至世界文化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产是社会的生产,任何生产都离不开特定的生产关系,都是既定社会制度下的具体的生产。因此,我们对文化生产的分析也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事实证明,文化生产的健康发展,既需要以高度发展的物质生产作为基础,还需要以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为保障,以先进的生产关系作为条件。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削弱资本逻辑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强政策调控、管理机制、法律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这是文化生产超越资本局限的关键所在。在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等传媒渠道的监督和管理方面,我国强化了对各种媒体的监督和管理,要求大众传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业自律,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媒体形象。

第三,我国在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特别是提高国人对文化现象的评判力和鉴赏力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受体。近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国人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引导人民群众了解文化批评标准,提高其艺术修养,净化和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鉴别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种不健康文化自然就会失去市场。

1.3 血清BDNF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BDNF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用酶标仪(SpectraMax Plus384)在450nm处读取OD值,以单位μg/L表示。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图分类号】 G120

【文献标识码】 A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杨玲玲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梁丹丹对此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  

文化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