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琴 湖北省利川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岩洞寺小学 湖北 恩施 445400
【摘要】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语言,学生能正确地朗读,可以增强人物角色感和文学体验;恰当的开展人物语言教学,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语言描写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物语言;形式视角;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2-057-01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记叙类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往往会有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基于形式视角,组织学生思考这对于人物形象的展现是否会起到一定的影响,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语言描写的能力,下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移动法,内化应用
移动法主要指的是移动语言中若干词句的位置,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的形式。移动法主要运用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移动提示语的位置,鼓励学生关注一下自己写提示语的时候,位置一般在哪里,课文中的提示语位置又在哪里,思考将提示语放在话语前、中、后分别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其次是移动话语中的词句,将其颠倒顺序,看看语言的意思是否发生了变化。
在教授《父亲、树林和鸟》时,鼓励学生展开思考:“不少同学在对话描写时,总是将提示语放在话语的最前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课文中的提示语放在什么位置。”学生发现:“有的在前面,有的在中间,有的在后面,有的地方干脆没有提示语。”此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如此多,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呢?”学生认为:“我觉得挺好的,让人觉得很自由,很生动。”“在什么情况下,作者会省略提示语呢?”学生认为:“如果读者肯定地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就能省略提示语。若说话人在说话时没有其他要描写的表情、动作之类的,也能省略提示语。”此后鼓励学生关注课文中话语的顺序:“在说到鸟也有气味的时候,父亲说了很多的话,你觉得这些话语能调换位置吗?”学生认为:“不能,这是按照鸟准备唱歌的顺序写的,所以不能调换。”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使用移动法弄清楚了语言描写的各种不同形式,写作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
鼓励学生使用移动法进行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搞清楚提示语的位置,在自主写作时也会思考怎样安排提示语的位置,让文字变得不那么生硬。此外还能让学生思考怎样安排语句的顺序才能更符合逻辑性,促使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二、删改法,品味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文章中一些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围绕作品中的关键词句展开解读,尝试将它们删除或者修改掉,然后说说自己感受到的情感是否发生了变化。这样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阅读感受,能更好地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在学习《青蛙卖泥塘》时,鼓励学生分析最后青蛙自言自语说的那段话:“这段话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能否将它改得简练一点呢?”学生认为:“可以改成‘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地方’,这里青蛙主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在删改之后,你还能体会到青蛙的情感吗?”学生认为:“我能感受到青蛙是喜欢这个地方的,但是这种情感很显然没有原来那么浓烈。”“原来的语言中多了什么内容呢?为何能从中体会到情感?”学生围绕删除掉的部分展开了思考,认为:“删除掉的部分是具体介绍泥塘为何好的,有了这些描写,就能体现出青蛙回味自己泥塘的状态,能表现出青蛙一点点品味到泥塘的好處,最后放弃了卖掉它的想法,这样就能更好地表现出青蛙十分喜欢自己的泥塘。”在这样的一番删改后,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当时青蛙的情感,感受到青蛙在经历一番劳动后,让泥塘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而产生的内心激动之情。
三、增补法,深度探究
增补法指的是用自己的想象围绕语言的留白处展开添加,补充话语中的隐藏信息。这样的活动能促使学生展开深度探究,思考人物话语中隐藏的真实意图。这样教学能让学生将书读厚,促使学生借助人物语言这个角度深入挖掘下去,探究作品的主旨。
在学生阅读三年级上册第8课《去年的树》时,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若干段鸟儿的问话,并且尝试探究此时鸟儿的内心情感,尝试用增补法补充一下此时鸟儿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试着做了增补,在“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后增加了:“我很想找到它,现在就给它唱歌”;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后增加了:“我现在十分焦急,怎么还是不能找到它呢”;在“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后增加了:“我现在心如刀绞,难道我真的再也不能看到老朋友了吗?”这些增补的部分添加了鸟儿的情感,表现出鸟儿的心态逐步变得焦急,最后变得绝望,能很好地体现出鸟儿当时的心理状态。在填补后,鼓励学生思考:“大家已经体会到了鸟儿的内心变化,那么,在文章中的对话里,为何不直接点明这些情感呢?”学生思考后有所认为:“这样就能让读者展开想象,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情感。”
四、转化法,个性表达
转化法指的是在阅读课文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既要尝试写出自己的个性,又要保持原来的意思。这样就能起到读写结合的教学效果,能让学生思考怎样围绕作品展开自主创作的活动。
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每当小蝌蚪发现有小动物可能是自己的妈妈后,都会说“妈妈,妈妈!”鼓励学生围绕这个句子展开改写,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思,还要体现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有的学生在尝试表达中体现出了小蝌蚪的焦急之情,将句子改写成了:“妈妈,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我们可着急了。”还有的学生想要着重体现出亲情,表现出小蝌蚪对妈妈的爱,改写成:“妈妈,妈妈,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好吗?你知道我们看不到你有多着急吗?”还有的学生比较喜欢风趣幽默的风格,于是就尝试改写:“妈妈,妈妈,我们刚刚将大鲤鱼认成是您了。再不和您相见的话,我们都快想不起来您的样子了。”在这样的自主表达中,学生发现不管怎样变化词句,只要符合文章的语境,都是可以的。
基于语言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围绕人物语言展开的读写活动,这样能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层层递进地得到提升,进而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语用能力,发展语言建构和应用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莉.试论文学作品的语言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4):86.
[2]黄国才.聚焦人物语言 体会表达效果——《落花生》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6,(31):42.
[3]顾善海.形象塑造引领语言实践——例谈塑造人物形象的教学方法[J].小学语文教学,2013,(12):23-24.
论文作者:向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自己的论文; 提示论文; 泥塘论文; 人物论文; 青蛙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