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广泛应用,继电保护检修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的管控过程中,有必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做好风险因素分析评价。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预控制措施,并最终采取科学措施实施过程控制,有效控制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前言
不同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进行继电保护工作时,将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由直观的接连线变成了不直观的网络数据信息流,它主要是通过网络数据信息之间的传递从而对变电站的相关系统实行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智能变电站之所以具备这样的特征,一方面是因为计算机网络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是信息化所带来的必然产物,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检修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网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这就要求继电保护的检修工作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确保继电保护的安全性。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内容
1.1保护装置的检修
在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其中的保护装置运行逻辑始终保持不变,只是其中的输入方式发生了适当变化,传统的输入方式为电缆输入方式,在智能变电站中,输入方式改为了数字量方式。在智能保护装置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其逻辑功能以及定值校验方式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在选择检测仪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以上两种方式决定。在此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校验方式并没有明显变化,都是由保护装置的虚端子输入,在整个系统运行中进行输出,其中的站控层遥控、定值召唤等功能的实现可以在监控系统中进行操作,这种方式能够提高保护装置的运行效率,降低其中需要的运行成本。
1.2合并单元的检修
合并单元主要收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并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处理数据信息,最终以系统中的标准形式传输给间隔保护层以及监测系统等。在检修合并单元的过程中,应将检修重点放在数据收集正确性、一致性以及离散性上,保证数据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在实际检修过程中,需要将合并单元目前的运行情况与上一次检修的记录情况相互对比,找到其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而观察各个指标的实际变化情况,根据其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运行计划,最终达到提高合并单元数据收集准确性的目的。
1.3智能终端系统的检修
智能终端系统主要负责的是终端保护、系统测控以及出口装置运行等方面内容,智能终端系统直接与一次设备相互连接,其中主要包括操作箱功能等方面内容。在对其实施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测终端系统的出口继电器以及连接点的完整性个稳定性,这种方式能保证智能终端系统和一次设备连接的可靠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测系统中没一个硬压板运行的正确性,只有系统中的硬压板正常运行,才能保证系统中回路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网络交换机的检修
网络交换机主要负责系统中故障信息的传递,由于目前智能变电站采用的保护装置为直采直跳式,在此过程中一旦系统出现运行故障,需要准确的将故障信息传递出去,这一功能的顺利运行主要依靠网络交换机。在此过程中传输的信号主要包括系统失灵信号以及重合闸闭锁信号等,以上信号在实际传递过程中不需要较高的实时性,因此在检测网络交换机的过程中不需要重点检测网络交换机的信号传输的实时性,只需要检测信号传输的正确性以及完整性。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网络交换机中的信号传递质量。以上检测方式为分系统检测,要想保证其整体的运行质量,还需要将以上系统整合起来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主要包括系统中设备回路的检测、跳闸回路的检测、启动失灵回路的检测以及闭锁回路的检测等方面内容。在完成以上工作后,需要将以上系统与一次设备相互连接,保证最终的智能变电站整体的运行质量。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
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继电保护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安全风险控制中还缺乏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不能保证风险防控措施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还需要不断去进行实践。当前都是采用专家识别来作为风险防控的主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具体如下。
2.1对继电保护检修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
专业的电力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管控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的前提,只有电力基础知识足够专业,工作实践经验丰富,才能够准确把握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不然极有可能会遗漏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导致安全风险无法得到管控,然而当前专业知识水平较高,而工作实践经验又十分丰富的人才却并不多。
2.2在继电保护检修作业中,安全风险管控的各个环节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可以互相影响
可以从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特点了解到,风险管控的各个环节之间是互相配合的,比如只有在识别检修风险因素之后,才可以判定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接着针对风险情况制定合适的风险管控措施,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相关人员。整个管控环节互相影响,但单个环节又是独立存在,因此顺利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管控安全风险具有很大的难度。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对策
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安全风险管控难度较大,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以导致安全隐患的关键环节作为重点,来进行安全风险管控对策的制定,使检修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1提高现场勘查的规范性,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在实施继电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要求电力工作人员充分掌握工作的内容,熟悉工作流程,能够对变电站相关设备、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充分研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因此,要对勘查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规范,在勘查过程中要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故障类型,从而为分析安全风险、评估和处理风险提供便利。
3.2分析检修作业安全风险,进行施工方案和指导书的编制
在充分勘查完现场后,对检修作业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当前影响检修作业的因素主要有检修作业的环境、设备、规模及内容。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要求来编制具体施工方案,同时根据相关问题可以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来提高检修作业规范性,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指导书进行检修作业。
3.3加强风险识别
收集继电保护装置的基础信息,并对这些基础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实现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在风险识别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为专家经验法,具有简单、容易实施的特点,但是对辨识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可能会发生遗漏关键信息的情况。通过专家与群众联合调查的方式来辨识状态信心中的各类风险,能够进一步提高风险因素的辨识细致度,做好风险的识别与防控。
3.4管控实例
以220kV云会智能变电站为例,对其云仁间隔第一套保护装置不停电消缺校验工作进行分析,了解到作业现场风险点主要包括线路保护智能终端跳闸出口;线路差动保护误跳对侧开关;线路保护误自动失灵;两套智能终端之间误闭锁。前三种风险都比较大,后一种风险等级一般。采取控制措施分别为:退出线路智能终端对遥控硬压板进行测控;将220KV光差保护纵联光纤断开;在线路保护中将检修压板投入;将两套智能终端之间的闭锁端子解开。
结束语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广泛应用,继电保护检修作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的管控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做好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预控措施,最后采取科学措施实施过程控制,有效管控检修作业安全风险,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徐勤超,李业峰,李文利,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J].内燃机与配件,2017(9):101-102.
[2]李雪松.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9):176-177.
论文作者:马助兴,李焱,谷浩,李晓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作业论文; 风险论文; 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终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