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电量正在增加,对电力的巨大需求既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电力调度环节是电网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所以对电力调度工作的发展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安全风险管理环节中的任何问题都极有可能使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降低,引发电力调度安全事故。文中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护措施
1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具体分类探讨
1.1设备应用中隐藏的风险
这方面的风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现阶段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开展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一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整体应用规划和功能发挥的合理性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与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有直接的关系;第二,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以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系统支持来完成的控制调度方法,如果操作人员不能按照科学的运行方式完成设备的操作,则会引起系统应用效果上的问题,不当的应用,必然是会给设备本身造成损伤,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
1.2故障处理技术不成熟
在上文中,主要是从引发风险和故障的因素对相关的风险进行分析。而关于故障发生后的处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力调度工作带来相应的风险。如果故障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或处理过程中应用到的方法和技术不得当,则会直接导致风险的发生。在实践中,这种风险确实存在,主要是由于技术人员没有全面掌握故障问题解决和维护的技术,部分技术人员即使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能力,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实战经验,因此,也不能保证应用合理的技术解决故障问题。
1.3管理层风险
这种风险通常是指一种在宏观上由于对相关单位和企业的整体管理制度未得到及时的健全和落实,导致实际工作开展中产生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和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到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就表现为各种技术应用和操作上的不规范或不全面,从而直接影响到实际工作的质量,进一步引发相应的风险。
2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防护措施
2.1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为了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防护,电力企业应该注重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作为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以便于在电力调度运行中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发现系统潜在的安全问题,维护电力调度的安全。对此,电力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员工能力培训,切实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并且应该注重员工责任意识的培养,从而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保障电力调度的稳定运行。
2.2利用冗余技术进行数据备份
在系统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会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进而对电力调度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对于系统中的服务器等重要设备,可以利用冗余技术进行重要数据的备份,以便于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第一时间及时提供备份数据,降低安全风险,避免因数据丢失给电力调度带来不便。同时,电力企业应该注重设备检修工作的有效进行,降低设备损坏带来的安全风险。此外,如果发现部分设备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应该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予以更换,降低因电力调度系统缺陷产生的安全风险,切实提升电力调度的安全性能,发挥防护作用。
2.3加大技术改革投入
电力调度工作中包含许多大型电器设备的管理,电力企业应该针对设备管理中容易发生的故障情况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通过加大技术改革投入为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防护提供有效措施。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电力设备的管理,并且应该对电力设备进行改良,通过技术改革弥补调度设备的缺陷,进而在设备性能得到提升的情况下促进电力调度的安全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高效运用远程监控技术
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在对电力调度风险进行防护时,电力企业也应该对远程监控技术进行高效的应用,利用科技的力量维护电力调度的稳定运行。一方面,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工作人员发现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排除隐患的高效性提供便利。另一方面,远程监控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助于在电力调度事故发生时进行妥善处理,能够为事故现象的深入分析以及设备状态、负荷损失的情况掌握提供依据,有利于安全风险的排除和防护。
2.5利用操作控制预防安全风险
所谓操作控制,具体是指掌控人为风险,去除自然风险,其是电力调度运作中的严重安全隐患。要想充分运用操作控制,第一步要依据电力调度室的设施容量、调度范畴以及工作属性等方面编制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和要求,以及工作人员技能培训规范、职工上岗安全认识培训制度等。帮助职工拥有危机认识,让其能敏锐的察觉出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安全风险,怀揣质疑、认真的心态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电力调度展开全方位的检查,确保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职工的具体操作行为规定一个范畴标准是明确操作标准和要求的主要目标,以此杜绝人员擅自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培训职工的工作技能目的在于提高其操作专业性,防止其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不良操作、漏诊等问题。
此外,还要创建一个操作控制的数据体系,让职工能把自身操作的信息资料录进计算机内,其中主要涵盖:操作人员、监护人员、操作环节、操作对象、使用技术、操作结束后设施情况以及操作项目等有关操作和操作转变的全部资料,方便未来发生问题是能及时找到问题根源。当然,这样做还能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责任制度。
2.6提高职工对普通故障的排查水平
企业要注重塑造职工普通故障排查能力,针对一些出现率较高的谐振跳闸、供电系统破坏以及CT保险丝熔断等问题,职工要具备相应的排查水平。比如,在供电系统发生跳闸问题时,职工要运用有关知识做出正确鉴别。例如,可以对输变电变压器直流电阻与绝缘电阻展开检测,看其潜油泵有无发生保护状况。与此同时,还要实时观察继电器的运作状态,看其变压器油液有无游离碳等。一个具备优秀的技术基底,故障自检自查认识的职工,可以花费较少时间排查出故障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7确保电力自动化设施的先进性
现阶段,社会发展非常迅速,诸多老旧的设施都处于淘汰的边缘,如果想提高电力调度运作中的调度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要拥有优越的电力设施体系。企业要搜集相关信息,紧随时代脚步,实时的对供电体系展开升级改造,老旧的电力设施易于埋下安全隐患,加大安全事故的爆发概率。因此,加快电力调度安全建设势在必行。就电力设施方面而言,必须要全面避免各种安全隐患,以此提升电力调度体系的总体安全性,确保用电安全。
2.8认真检查电力调度的申请票
相关人员要认真查看其填写方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工作的内容与实践和设施编号是否记录详细,有没有特殊状况等。若通过检查后发现申请票没有达标,必须要马上责令再次填写,通过检查后要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安排阅历丰富且对调离调度程序有深刻了解的工作人员来担任工作票的拟写作业。在拟写前要再检查一遍申请票,且检测现场设施的运作状况。
3结束语
总之,电力调度是保证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内容,只有电力调度工作出色地完成,才能确保生产生活安全用电,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研究并预防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对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从电力调度运行工作本身的角度上来讲,其工作开展中也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要求,只有切实针对风险和问题做好针对性的控制,才能更好地完成具有复杂性和技术性的调度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峰.简析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科技资讯,2017,15(17):23-24.
[2]林冰冰.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中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6):169.
[3]王勇.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及电能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1):131.
论文作者:叶斯波力·哈旦别克, 贾依娜尔·达尔汗白, 代启虎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电力论文; 风险论文; 操作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论文;